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4-27邹艳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邹艳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学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的理念,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得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明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采用神话故事导入及文化表演等形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愿意全身心参与课堂内容,与教师双向互动,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意义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到平时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便于文化的良性传承。当前,许多小学生会看国外的优秀电影和动画,崇拜或者对于外国文化充满好奇心,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了解的内容又十分有限,这对于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现有课堂之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加深理解后进行文化传承。其次,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增添课堂的趣味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再次,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愿意尝试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尝试更加有趣并且有效率的学科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文化环境和氛围,践行更多的教学方式,在慢慢地尝试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传统文化渗透对健全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平时语文教师未能全面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就会让学生错失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语文教学变得完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话题,互相分享自己对于某个传统故事的看法,在表达与交流中提升教学效果。需要补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停滞不前,需要打破固有的模式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传统文化的普及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国家的强盛,提升内心的自豪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享受知识的熏陶,通过自己不断地丰富积累,形成自己的语文阅读和写作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遇到的共性问题

1、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限制

小学教师可能一直面临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会忽视传统文化建设,也缺乏长远且可持续的文化传承计划,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平添陌生感,学生如果在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是非常遗憾的。时下我们少部分语文老师课堂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输出课文内容上,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只有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才能便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尊重传统文化。

2、学校的教学设施存在差异化

目前我国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多媒体电子设备的配置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传统文化的影片或者音乐等,使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一些条件不太理想的偏远地区学校可以获得的资源比较有限,多数时候传统文化的渗透只能来源于教师的课本知识讲授,显示出片面性的特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还有一些教师通过已经设计好的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存在部分程度的生搬硬套的现象,没有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差异化的传统文化课程设计,缺少应有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教学的针对性有待提升

一些语文教师在运用教学方式的时候比较僵硬,无法真正做到创新,没有办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教学方式的针对性不足,在实行新方式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对于学生的兴趣点把握不足,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爱好不太匹配。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没有关注到传统文化与语文的契合度所在,没有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足,自然也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纪小,对于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中引入神話故事等有趣的元素,让课堂的趣味性增加,优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比较有限的水平上,对于抽象的课文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等吸引学生的关注,在有意思的故事情节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也能降低理解难度,实现语文教学与故事输出的联动效应。当然,在神话故事的文本选择中,教师也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年龄及个性发育的特征,有所取舍,寻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故事进行趣味性教学,使学生从故事中懂得一些道理,提升语文学科的实践意义。

比如,在讲到部编版《牛郎织女》这篇神话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们自己默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讲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口才的有用措施,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学生充满奇思妙想,对于新奇的事情充满求知欲,神话故事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也蕴含着一定哲理,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2、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小学生的专注时间比较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授课效果,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正在面临的问题。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并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小学教材中占有一定大的比重,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中华古典诗词具有充沛的民族特色,打上时代的烙印。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可以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明白蕴含的人生哲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的走向,树立远大的理想。另外,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发挥古诗词的价值,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因此,教师可以在讲到古诗词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朗读者的音频,让学生们在充沛的感情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及想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把同时期其他诗词作者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增加记忆程度。

例如,在讲到部编版《夜宿山寺》、《枫桥夜泊》以及《长相思》等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将本单元的诗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在课程开始前用多媒体播放有感情地朗讀声音,使学生们充分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一组诗词进行对比讲解,使学生们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思维模块,并将诗词装入其中,在想要表达思念之情的时候可以反应过来用这些优美的诗词进行表达。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外阅读的资料,寻找一些与比本单元诗词相匹配的素材进行阅读,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同时也能够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3、引入传统节日进行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可以算作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传统节日活动运用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趣味性,是非常有效的文化普及项目。小学生可能对传统文化或者传统节日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并不十分清楚节日背后的演变,对于相关历史人物的了解也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节日风俗习惯等,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教师再将传统文化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就能够共同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

比如,在讲到涉及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诗词或者课文的时候,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都会有哪些庆祝活动,家人们都会带自己做些什么事情来感受节日氛围,每当过这些节日的时候自己最思念谁,原因何在等。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学校范围内组织相关传统节日的活动,普及传统节日的由来,让学生们认识纪念的历史人物,在端午节包粽子,在中秋节赏月并尝试写一篇中秋游记,制作黑板报等,烘托节日气氛的同时,记录自己的心境,使学生们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4、利用学科竞赛,丰富传统知识

小学生正处于好胜心比较强烈的时期,对于各种比赛都想要尽全力取得胜利,良性的竞争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竞争实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学生实力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组织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将以往学习过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并制作成素材库打印分发给学生们,学生们有一周的时间进行准备,将素材库中的知识点充分熟悉和掌握。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节课进行知识竞赛,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竞赛的题目大部分来自素材库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小部分来自课外,用来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程度。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奋勇争先,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奋战,并在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丰富了文化储备,有利于未来语文学科的成长之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过程中对于学生未能回答上来的题目要有所解析,要求学生进行适当记录,从一点一滴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在竞赛的最后,教师要总结竞赛结果,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们在今后也要保持细心耐心积累的态度,丰富自身的实力。教师也要在活动过后进行反思,总结活动组织的可取之处和欠考虑的地方,争取在下次的活动组织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5、引入生活化方式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大多数只是被动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点,主动性不强,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显示出厌烦的情绪,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尝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例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畏惧心理,消除隔阂。生活化的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趣味。比如,在讲到部编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之后,可以请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环境保护或者节约资源的标语?如果自己能够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最想做的是什么?或者尝试写一篇呼吁保护地球的演讲稿,适当引用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百姓们为保护环境作出的努力,自己能够效仿并提出更加有用的举措呢?使学生们通过各种有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护地球的态度。

四、结束语

综其上文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小学生是新时代的希望,需要勇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有限,教学设施存在差异化,教学方式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学校和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探索更加全面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如结合传统文化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节日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学科竞赛,丰富传统知识,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妍. 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10):2.

[2]梁慧花.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16):1.

[3]王博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J]. 学周刊, 2021(13):2.

[4]胡晓毅. 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新作文:教研, 2021(6):1.

[5]吕曦. 探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J]. 好日子, 2019(10):1.

[6]陆莉. 让传统与现代相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 2016(12):2.

[7]张敏. 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1):1.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