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特色水药罐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22-04-21牛燕霞李建萍杨建梅胡艳美王茜陈薇薇袁春光范虹悦连艳玲

河南中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药罐徐汇区颈椎病

牛燕霞,李建萍,杨建梅,胡艳美,王茜,陈薇薇,袁春光,范虹悦,连艳玲

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31; 2.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233; 3.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231

药罐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既有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有中药的药理作用[1],罐内负压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特色水药罐属于药物罐疗法的特色运用,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已应用40余年,主要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等风寒湿痹所致的痛症,本疗法舒适且无不良反应,深受患者欢迎,但是因其传统罐具简陋、操作繁琐,药液漏洒率高,缺乏统一的器械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故该疗法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特色水药罐(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 ZL 2017 2 0239607.4)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针灸科门诊、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34例,脱落4例,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例,脱落2例,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病例90例。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3~79岁;病程1~58个月;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5.42±1.70)分;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questionnaire,NPQ)评分(37.22±9.03)分。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6~76岁;病程4~54个月;NRS评分(5.8±1.66)分;NPQ评分(36.67±8.47)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了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伦理批件号:(2019)科审第(099)号。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有关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①颈、肩及枕部酸胀疼痛;②颈肩局部肌肉紧张,伴明显压痛,头颈部活动功能受限;③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侧位片可见椎体后缘部分重影,侧位动力性片可见颈椎椎间关节失稳。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2~80岁;②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颈背部皮肤缺损或有相关的皮肤病者;④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影响结果判定者。

1.5 病例剔除标准①不能坚持治疗者;②未按治疗方案执行者;③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患者;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疾病或病情恶化者。

1.6 病例脱落标准①患者自行退出(疗效太差、不良反应等);②研究者令其退出(依从性差;出现夹杂症;严重不良事件等)。

1.7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闪火法拔罐治疗,用闪火法将玻璃罐拔于治疗部位。拔罐部位、拔罐时间及疗程同治疗组,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给予新型特色水药罐治疗。罐具:根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一种水药罐,专利号:ZL 2017 2 0239607.4)生产的新型特色水药罐,见图1。特色水药罐的药物组成:当归60 g,红花50 g,桂枝50 g,独活50 g,黄芪50 g,木瓜50 g。用2 000 mL水浸泡2 h后,煎煮1 h,取汁500 mL;再加水2 000 mL,煎煮取汁500 mL;将2次煎汁混合再煎煮浓缩成500 mL,保持温度在45 ℃左右,以备拔罐时用。拔罐部位:分别以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及双侧肩胛骨内上角为中心,共拔3个罐。

图1 新型特色水药罐构造图

特色水药罐操作方法及步骤:①选取舒适的体位,推荐俯卧位(人体较放松,药液与人体皮肤充分接触)。②罐口向上,下拉活塞,倒入45 ℃药液 30 mL,推上活塞。③选中穴位,将药罐置于要拔部位,左手扶持罐身,稍施加压力,右手拉起活塞,药液即接触皮肤。然后右手执抽气枪轻轻套住罐具顶部的抽气阀,垂直向上抽动抽气枪数次,罐内皮肤隆起,患者感觉吸力适宜时即止,药罐即吸附在穴位上。拔罐过程中可通过抽气枪适当调节吸力,以患者有适当胀痛感为宜。将抽气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留罐10 min,可在拔罐5 min后加一次压,治疗效果更佳。④起罐时,用纱布垫保护罐口,左手扶持罐身,稍施加压力,右手轻轻向上提起药罐顶端的放气阀门,患者即感胀痛感消失,然后右手向下按压活塞,药水即挤压回罐内,即可取下药罐。用纱布将皮肤局部药液擦干。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1个月后随访。

1.8 观察指标NRS评分采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从“无痛”到“剧痛”,0分代表无疼痛,1~3分代表轻度疼痛,4~7分代表中度疼痛,8~9分代表重度疼痛,10分代表最剧烈疼痛。患者选择0~10中的任何一个数字来描述疼痛情况。

NPQ评分[3]包括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夜间的刺痛或者麻木感、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疼痛对社交活动的影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做家务、驾驶汽车等的感受。得分越高,说明疼痛对受评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得分最高为100分,说明受评者生活质量最差,得分最低为0分,说明受评者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本研究采用的NPQ中文版,已由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了有效性评估。

2 结果

2.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图2。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

图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交互作用图

2.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图3。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

图3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交互作用图

3 讨论

药罐疗法源于拔罐法,是将拔罐与中药结合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元代萨迁的《瑞竹堂经验方》首次记载了采用中药煎汤煮竹筒拔罐的煮药罐疗法:“吸筒,以慈竹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矾少用些子,又药和筒煮了收起,用时在沸汤煮令热,以节箝筒,乘热安于患处[4]”。

近年来,药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5],药罐常用罐有竹罐、抽气罐及玻璃罐。现临床所用药罐疗法主要有煮药罐法、储药罐法、抹药罐法、药物敷贴法等。药罐疗法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6-12]、面神经疾病[13-14]、妇科病[15-16]、呼吸系统疾病[17]、带状疱疹[18]等疾病。

本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罐中的储药罐法。储药罐疗法是以某种罐为工具,在罐体内放置不同成分的中药液,然后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19],使罐具吸附于体表,药液与作用部位皮肤直接接触,拔罐效果与药物渗透相结合,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储药罐法是拔罐疗法与中药外治法结合的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物理和药物双重疗效[20]。其治疗原理可能有以下几点:①负压作用。拔罐疗法的负压作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组胺的神经递质,红细胞自身溶血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引起机体自我修复是拔罐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②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操作过程中,由于负压的作用,罐缘牵拉局部肌肉、血管,刺激局部神经及皮下腺体,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改善局部组织状态。③温热作用。拔罐本身可对患者局部皮肤温度产生影响,加之温热的中药药液刺激,使皮温升高,血流量增加,加速淋巴循环,提高细胞吞噬能力[21],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出,促进组织修复,加快新陈代谢。④药物作用。根据疾病证型选取不同的中药,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通过经络与穴位途径,使中药成分通过局部透皮吸收直达病灶,拔罐效果与药物渗透治疗的效果结合,达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行气止痛等功效[22]。储药罐疗法与其他罐法相比,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证型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辨证选择相应的中药处方,再选用适当穴位治疗疾病,该疗法集拔罐、中药外用、热敷三者于一体,体现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中医学特色[23]。

特色水药罐在本院已应用40多年,深受患者喜爱,曾以颈型颈椎病为例,进行了特色水药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李建萍等[24]采用特色水药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结果显示,药罐组疗效明显优于水罐组、空罐组,且特色水药罐法安全且无不良反应[24]。研究也证实,特色水药罐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等[25-27]关节疾病疗效较好,近年来开始用于治疗胃肠疾患、疲劳症、顽固性疼痛等,也在尝试用于体虚易感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保健及康复等。但是,水药罐疗法现阶段仍存在罐具相对简陋、操作步骤繁琐、使用不便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水药罐疗法的使用与推广。所以,课题组进行了传统特色水药罐罐具的设计与改良,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特色水药罐(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 ZL 2017 2 0239607.4)。新型特色水药罐改良罐具,可利用活塞来控制液平面,简化药液的加入与排出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用抽气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具吸附于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补气血、祛风寒、活血通络之药物的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具有温经散寒、疏经活血、行气通络、祛风除湿之功效。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系由于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颈部肌筋长期牵掣不利,久之则伤筋耗血,或由于正气虚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窜经络,闭阻经筋而出现疼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低头族”越来越受到颈椎病的困扰。颈型颈椎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沉重感,可向枕部和肩背部放射,局部可触及压痛点,并伴有颈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如不及早治疗则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继续发展可诱发其他各型颈椎病。所以对颈型颈椎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

新型特色水药罐为药罐疗法的一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普通拔罐时见到的不良情况,如晕罐现象(拔罐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冷汗淋漓,甚者瞬间意识丧失等)、皮肤破损、起泡、过敏等情况。晕罐处理方法是立即起罐,使患者呈头低脚高卧位,必要时可饮用温开水或温糖水,或按压人中穴等,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变化,严重时按晕厥处理。拔罐过程中如果出现拔罐局部疼痛,应立即起罐等。若不慎出现烫伤,按外科烧烫伤常规处理。若留罐时间过长而皮肤起水泡时,水泡较小时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头将水泡挑破,用干棉球吸干液体,表面涂龙胆紫药水,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避免碰水,防止感染。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以上不良反应进行如实详细地记录,采取必要治疗措施,严重时中止试验,并随访至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或医学上认为可以停止观察时为止。

新型特色水药罐具有传统储药罐的拔罐、热敷、药物外用等作用,并且在中医学基础上进行了罐具的技术创新,优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更为便捷,保证临床使用安全,促进水药罐疗法规范化,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发展、推广水药罐技术,使之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更可推广应用于社区基层单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作用。

猜你喜欢

药罐徐汇区颈椎病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药罐
药罐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上海徐汇区公园绿地系统空间演化研究
拓展网格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
药罐
徐汇区绿化规划与建设探讨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