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04-21吴妹豆海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7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双减模式

吴妹 豆海湛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加快促使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理念需要转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需要变革,从而实现“减负提质”。“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正是一种高效的新理念教学。有效构建“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并深入实践,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模式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缘起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指出,一是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是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加促基础教育改革深化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上有所改变,在备课、教研等环节上投入更多精力,追求更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此外,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掣肘。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深度转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目前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现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言概之,探索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我们拟探“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理念、策略与模式。开展体验式教学研究,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身心体验,并能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样的研究,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的课改要求,使得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学生乐于学习。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概述

(一)核心概念

體验,也叫“体会”。与经验不同,它不仅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更注重主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体验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机会,还原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活动。体验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应该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由此获得满满的自信心与继续前进的动力。

(二)基本特征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教学的本质特征。体验教学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在自己的行动中概括总结,在情中看、在景中悟、在境中体验,因而具有亲历性。

(2)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体验的主体。体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价值取向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会感受、观察、反思和总结,学会在不同情境中思考、解决问题。

(3)生命性

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扩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4)生活性

体验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体验教学所注重的体验是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感悟。体验教学不但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去发现和感受语言、符号,把知识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于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亲身尝试、体验,生动地感知、了解和掌握知识。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建构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需要转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需要变革。“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正是一种高效的新理念教学。适应了小学数学“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课改要求。“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基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针对“减负提质”的新课改要求,以“情思”“体悟”和“慧用”为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引领学生情境思辨、体验感悟和智慧运用,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教学模式创新,聚焦“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的体验式学习生态,重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思”“体悟”和“慧用”作为体验教学模式的三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在教学设计中都应以生为本,根据教材内容及学情创设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让学生“情思”;然后根据确定的核心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生疑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广度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亲历体验,加强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质疑辩论中明晰,在思维训练中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案例实践

有效构建“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并深入实践,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以吴妹教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课为例,阐析“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教学案例:

(一)“情思”环节:情境激趣,启发思维

1.播放动画小视频《朝三暮四》,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猴子吃的东西变多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3+4=7(个) 4+3=7(个) 3+4=4+3

2.引入课题

师引入:加法和乘法,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

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体悟”环节: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加法交换律

(1)生疑探究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道题。

课件出示:我第一次给笑笑4个苹果,第二给笑笑6个苹果,我一共给了笑笑几个苹果?

算法一:4+6=10(个)

算法二:6+4=10(个)

答:我一共给了笑笑10个苹果。

师:谁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归纳:加数+加数=和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两个加数分别是4和6,和都是10;不同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4+6=10,6+4=10,所以4+6=

6+4。

(2)归纳概念

师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3)举例验证

①请你照样子写一组加法交换律的式子。

例:4+6=6+4

②加法交换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过渡:刚才我们验证了我们的发现,你会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这个发现吗?试试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第2个绿点内容。

师:你能根据生活中的事例解释自己的发现?(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解决?算式中是否也存在我们发现的规律?)

生:35+42表示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42+35表示从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

师小结:两个距离都是一样的,所以35+42=42+35。

2.乘法交换律

(1)生疑探究

師引导:既然加法有加法交换律,那乘法有没有乘法交换律呢?

课件出示:奇奇每天看3页故事书,看了5天,问奇奇一共看了多少页故事书?

算法一:5×3=15(页)

算法二:3×5=15(页)

答:奇奇一共看了15页故事书。

师:请同学们分别读一下上面的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

5×3=3×5

(2)归纳概念

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3)举例验证

①请你照样子写一组乘法交换律的式子。

例:5×3=3×5

②交换乘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你能根据生活中的事例解释自己的发现?(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解决?算式中是否也存在我们发现的规律?)

生1:横着看:每排6把,有5排,总把数是5×6=30;竖着看:每列5把,有6列,总把数是6×5=30,结果一样,所以5×6=6×5。

3.归纳概括

(1)师提问:刚才我们利用很多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一发现,那么,你能用一段话概括地说说这一发现吗?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师小结:像这样在运算中存在的适用所有同类情况的现象,我们才能称其为“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发现的定律称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先试写,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板书: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思维拓展:如果换成其它字母,如c、d代表两个数,你会用它们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吗?

(3)结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解释计算道理。

师: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哪里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出示课件:教材第50页的第4个绿点内容。

①用竖式计算358+276。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师:为了计算正确,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笔算时,要养成口头验算的习惯。

②用竖式计算5×107。

生:用竖式计算5×107时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师:为什么计算更简便。一般情况下,列竖式的时候,将数字多的数写在上面,计算起来方便,并且积不变。因为两个数相乘时,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慧用”: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游戏练习:喜洋洋运动会。

2.完成教材练习题。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3.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

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4.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案例分析:

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课的教学中,“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得到较好的体现。

(一)教学思想

在本课中,吴妹教师主要渗透的是体验教学思想。以“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一知识为载体,以情境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又以探究体验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即先猜想,再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交换律,继而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最后,吴老师通过知识的巧妙迁移,让学生学以致用。整堂课贯穿着体验教学的思想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

本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情思”环节:情境激趣,启发思维;二是“体悟”环节:探索体验,经历过程;三是“活用”环节:学以致用,巩固提升。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推进,完成了教学活动任务。在此过程中,通过生疑探究、归纳概念、举例验证等方法,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升。在“情思”环节,吴妹老师创设情境,引入了《朝三暮四》的趣味成语故事,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体悟”环节,吴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加法交换律”,通过生疑探究、归纳概念、举例验证等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然后,吴老师又运用了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在“活用”环节,吴老师出示课本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得到巩固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吴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策略

在本课中,吴老师主要采用了情境体验、探究体验、活动体验等体验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亲历实践、探索體验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应了“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课堂改革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构建“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并深入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创新的、高效的、富有活力的生本课堂,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有力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21ZJYB03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豆海湛,王林发.体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2).

[2]黄雁鸿.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J].宁夏教育,2014(2):47.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双减模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