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美术剪贴画课堂的探索

2022-04-21黄晓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7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小学低年级

黄晓芳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古老韶关拥有众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老建筑,把这些资源引入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以剪贴画为切入口开展教学,既能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本土文化的人文历史价值,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能增强美术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本土特色建筑;小学低年级;剪贴画;教学探索

一、引言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粤北韶关,古称“韶州”,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因地理位置、文化背景、民族习惯、地形特点、历史变迁等因素,在民俗、节庆、建筑、服饰、戏曲等方面形成了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美术教育,既能使傳统的美术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校美术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又能够引导身处多元化时代的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家乡本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增进对家乡的积极情感,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

二、本土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教学探索

(一)选择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表现的资源类型

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并且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内容,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本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但并非所有的本土文化资源都便于学生转化为美术形式进行美术表现。教师应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筛选,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等因素,选择与之相符的内容开发美术课程。

具有本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历史建筑物是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韶关市区的风采楼、广州会馆门坊;南雄的三影塔、珠玑巷门楼;始兴的客家围楼、周前古村等许多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建筑散落在全市各地,大部分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对象。这些建筑物的造型以几何形组合为主,学生易于理解,是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表现的对象。选择本土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作为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分解、组合、添加形成新造型,符合低年级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选择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表现的转化形式

调查发现,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喜爱手工类的美术课程。剪贴画是把不同的材料运用撕、剪、拼、贴、叠等多种手法巧妙地裁剪组合来表达创作构思,是绘画与手工相融合的美术表现形式,容易满足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愿望,是学生喜爱的美术课程之一。

韶关本土特色建筑以古建筑为主,虽然造型比较复杂,但在美术表现上离不开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原理。小学低年级学生已具备表现简单的形状与基本线条的能力,能理解简单的几何形组合关系。选择平面化、几何化、装饰化的剪贴画作为本土特色建筑主题的美术转化形式,是与学情相符的、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美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

(三)开展有利于学生培育美术素养的剪贴画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应是简单的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的建构知识。”本土特色建筑的剪贴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途径调动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培育美术素养。

1.创设“情境式课堂”感受本土文化

“美术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教师为学生本土特色建筑剪贴画学习置于文化情境中,丰富美术学习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本土文化,获得文化熏陶,逐步形成解读和了解先人伟大成就的能力。

本土特色建筑剪贴画的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共同创设“情境式课堂”。一是通过布置课堂教学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比如,韶关市的地标建筑——风采楼的由来及其与北宋著名谏官余靖的故事,当今的小学生了解不深。教师课前发动学生开展课前探究活动,去实地体验、感受该建筑的视觉艺术价值,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师生共同通过多途径收集相关的图片、照片、典故等图文资料,挑选整理后布置课室,打造课堂教学环境。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声像并茂地展示与对象相关的影像资料,分享该建筑蕴含的历史背景、名人事迹等,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了解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2.赏析优秀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教师精心挑选优秀的剪贴画作品图片和制作实物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和触摸,感受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冲动,并引导学生自由地讨论、表述所见所想和打算。范图的构图形式要多样,表现内容不必局限于建筑形象,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生活物品等各类形象,给予学生思维的启迪,为后续的体验和探究奠定基础。

3.探究体验

(1)感知材料特性,唤起表现欲望

在剪贴画艺术中,材料是一种具有强大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剪贴画创作可用的材料极其丰富,除了常见的卡纸剪贴外,街头广告纸、废旧报纸、商品包装纸、瓦楞纸皮、旧织物、植物落叶及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丰富画面表现力的媒材。各类材料的形态、颜色、质地、肌理与剪贴画作品的外观特征联系紧密,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就材料本身而言并没有直接体现出他的审美价值取向,艺术家在表现某种精神内涵时,对材料尝试的敏感而进行选择表现,使之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在剪贴画课堂,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调动视觉、触觉来感知各类材料的特性,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探究材料的开发利用。比如,利用瓦楞纸的纹路表现建筑物瓦面、利用棉花表现天空云朵等;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用手撕、刀剪、揉搓、弯折、卷曲等实验操作来实际感知材料的特点、加工变化后的形态和可能的用途;探索纸材、塑料膜、植物叶片等不同材质的黏贴技艺,引导学生在有目的的实验中运用语言表达对材料的整体认知。只有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探究,才能积累个性化的操作经验。

(2)开展艺术实践,体验“变废为宝”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剪贴画教学设计应体现趣味性和体验性。完善一幅剪贴画作品需要大量时间。一节课内,学生的体验程度很有限,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课时安排增加学生的思考和体验时间,更好地提高课堂实效。

学生表现建筑主题剪贴画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有序地开展艺术实践。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等方式体验剪贴画表现从构思—画稿到制作—完成的转化过程,学习运用撕贴、剪贴、拼贴、堆贴等手法表现对象,鼓励学生大胆采用剪(撕)绘结合的办法添加细节丰富画面效果,降低表现的难度。最后引导学生把建筑物与植物、人物等形象进行有意组合,从而表现有趣味的画面。教师视学生的探究情况运用适度、适当的课堂演示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

低年级的剪贴画美术课堂需要落实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还要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互动环节的设计和有效性,安排一些看看、玩玩、做做的课堂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热情,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去发现身边不起眼的材料的妙用,“变废为宝”。比如,在“纸箱变变变”的材料改造游戏体验中,有的学生发现,用改造瓦楞纸时撕下的碎纸片来表现泥砖老房子的斑驳感比其它材料来得更自然。同时,允许“出错”是学生探究的底气,使学生有勇气大胆尝试。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引,帮助学生“将错就错”,做出不一样的作品。

剪贴画艺术实践过程的体验和探究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究中收获具体的实践经验,体验“变废为宝”的成就感。

4.选择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评价方式

课标评价建议提出:美术评价既是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成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选择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评价方式,凸显育人功能。

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导向,从学生的参与度、求知欲等方面多元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积极变化和点滴进步,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表扬,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方向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发展美术能力。

运用作品展示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把学生作品张贴在课室、校园等公共环境进行展示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激励。教师应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用心学习带来的进步和喜悦。

三、结语

将本土文化资源引进学校美术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培育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在他们熟悉的本土文化资源中就地取材合理开发,探索美術教学与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对本土文化展开美术探究,既能启迪学生感悟身边的美,增强美术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又能培养学生乡土情怀和人文精神,更好地落实美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五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5]许江.走向综合[J].江苏画刊,1999(11).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小学低年级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