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2022-04-21徐文倩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徐文倩

摘要:人格教育具有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生态和谐的理念,是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在初中阶段,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持续的渗透,可以逐渐地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并逐渐地形成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加强其个性的吸引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前言

目前的教育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而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品德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语文是“道”和“文”的统一媒介,而语文又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主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就是让语文和人格教育有机统一。语文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个性建构的完美关系。所以,把人格培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

1.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而语文教育自身也是“道”和“文”的有机统一,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人格修养。初中语文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和知识的培养,也是对其精神的一种影响。

2.加强初中阶段的人格教育

随着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导致了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许多初中生在集体观念和社会道德方面都极度缺乏,存在着自我利益的倾向。长此以往,对学员的身心都会有很大的危害。在初中时期,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注重个性的养成。初中语文课应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加强高尚、健全的人格的培育,从而促进了初中的全面发展。

3.今后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人格培养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天才,关键看他有没有品行端正,有没有品行端正。在新一轮的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高低,是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所必需的一项基本素质。为此,新一届初中语文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素质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已成为其基本内容和终极目的。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缺乏人格教育的问题十分突出,教育工作者发展,形成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人格。

1.明确学科教学目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将其作为一个表面的识字阅读,其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健康的身心,提高学生的素质,树立坚定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

(1)为人格教育提供有规律的演讲或训练。通过邀请教育界专家学者定期对其进行教学,使其能够真正地把握人格教育的关键。

(2)利用广播和布告板进行人格教育思想的传播。通过传播人格教育的精神,以传播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3)激发教师创新的动力。通过网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人格教育,并对表现出人格教育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2.探寻教材深层内容,分析素质教学模式

语文课本由字、词、句组成,但一切的文章都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对结构进行分解,就很难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例如《丑小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理解丑小鸭在受到打击和挫折后,对美的渴望和渴望,从而增强对自己内心的克服。《在山的那一边》的讲解,是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追寻理想的理想环境,激发他们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探索教科书的真实含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塑造学生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初衷。

首先,按照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教学。人格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体现了教育的民主理念。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起到领导的作用,而人格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人格的影响,因此,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进行人格素质活动,提倡体验阅读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主要途径。教科书是学生形成人格、知识和技巧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人格教育材料,有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有歌颂英雄事迹的,有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有做人的道理。老师们利用这些素材,把高尚的情感和理想传递到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体会人生。

(1)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富有哲理、引人入胜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道德风尚,生活的追求。比如《孟子》一书中的“鱼得所欲也”,就是因为人有了羞耻之心,所以才能做到大公无私。从孟子的观点来看,人的生命和“义”都很宝贵,但“义”却要远远高于生命,一个有尊严的人,为了“义”,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孟子的性格和孟子所处的年代,才能真正体会到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思想。

(2)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约束的的提高

许多初中生不能积极自律地进行学业,与他们不能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业和人生的是非有直接关系,知书达理是文化与理性的结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分辨是非,首先提高他们的判断力,使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开端。

(3)透过语文课堂教学,学习中华民族美德

在教师中,存在着不孝顺父母、不敬师长的情况,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传统道德教育。在初中课本上,有很多章节都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如《背影》、《父母的心》、《散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爱国意识,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有关爱国的话题,在中国的语文教科书中比较常见。例如: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都德《最后一课》,萧乾《枣核》,等等,这些都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由于大多数的家庭成员话题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害怕困难,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拼搏精神,敢于战胜困难。例如《愚公移山》,就是以经典名著为载体,对初中生进行人格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初中生人格。在课堂上,藉由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剖析,讲授教科书中的故事,使学生透过文章中的善恶、忠奸,了解人性之美与恶。从角色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4.透过写作训练,渗透人格教育

(1)在阅读中融入写作,培养学生的品味

通过读书可以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传递出内在的欲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达成交流与理解,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触动心灵的敏感,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

(2)在人生中创作作品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从生活入手,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关心生活、热爱生命,把生命当作一种娱乐,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把它们当作写作的主题,并把它们当作一种压力和困扰。

结语

语文专业的工具性、人文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任务,除了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识字、阅读、理解、写作等基本技能外,还要注意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初中生的判断力、是非观念和观念都比较薄弱,容易相信别人,处于一个健康的心理期,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人格的培养,要注意人格差异,理解他们的思想,使其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叶敏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语文建设,2015(35):11-12

[2]王海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分析[J]语文建设,2014(35):12-13

[3]袁磊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15):19-20

[4]李章升淺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9):277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