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为每个学生而教

2022-04-21方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职业素养心理健康

方娟

摘要:老师要想教好每一位学生,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能够走进学生心里,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充分展现自我,做学生的引路人。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书育人;心理健康

一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的聪明好学,有的平庸懒惰,但是他们都有同一种身份:我的学生。无论学生带给我喜悦、挫败,作为一名教师,都要为每一位学生负责。

先不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种“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心态”,即使一名学生再差劲、调皮,老师也要有一颗责任心。他是我的学生,我有这样的义务再拉着他向前走一步。实际上老师具有这样的一种责任心其实是最低级的,老师是带着一种迫不得已的、任务似的去“拉扯”学生进步,而更高一级的是从内心的深处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有所欠缺、在纪律方面有所不服从管教,但是我们要看见他们有别的闪光点,他们乐于助人、有担当……一个老师要发现所有学生的优点,从心底去欣赏每个孩子的不同闪光点,老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每个学生而教,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热情带动了学生学习、成长,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积极向上。

当下的社会形式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重在文化教育和文化学习,老师的教学重点也放在了知识讲授上。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那么如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了一个大难题。但是在我看来,做到以下几点老师就没有放弃任何学生。第一,老师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知课本,将教材好好研究,尽量做一份完美的教案,将所有的知识点牢牢把握在心中,根据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讲清楚,做到课堂高效;第二,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一般都是根据中等学生的接受能力去教授所有学生,这一点应该是能够被理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想要完全兼顾是不可能的,特别好的学生和特别差的学生占比不多,因此着重照顾占比最多的中等学生能达到相对的公平;第三,课后对于特别好的学生和比较差劲的学生,老师也要额外付出一些精力,对于好的学生,向他们推荐一些拓展自己能力的习题册,对于成绩较差一点的学生,给他们补充一些更加基础的知识。

虽然当今社会最为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清楚教书和育人是紧紧相连的。老师绝不能把自己的工作范围窄化到教授知识,而要清楚交给学生做人的道德也是必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做人的道德才是更加需要教授给每一位学生的。实际上老师是在教书中育人的,也是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教授他们做人的知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布鲁纳说过“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课堂上教师认真讲课、举止从容会使得学生将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也是认真严谨的;课后,老师和蔼的对待每一名学生,谈吐文雅、温和待人,这也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成为一名谦逊有礼的人……总之,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渗透在与学生接触的方方面面中,老师就是每一位学生心中的标杆,老师要把好自己心中的道德的尺,才能为每一位学生道德的培养做一名优秀的榜样。

以上其实都是对老师自身能力和道德的要求,教学素质要高,道德教养要高,只有教师自己足够优秀,才能为每一位学生真正的负责,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只关注自己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职业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

现在的孩子被社会、家长、老师以高标准要求着,他们十分关注孩子们的成绩优异与否、孩子们是否做到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的道德标准,这样的压迫很有可能会使得孩子在心中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机器:一个学习机器、一个标准的名为“好孩子”的机器,这样其实孩子们的心里健康已经受到了威胁,一名教师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们雪上加霜,一味地给他们灌输教学知识和道德理念,而是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探寻不是社会家长所强加的,而是他们心中自己的真正的想法。

在我看来,最简单的关心孩子真正的内心的方法,是去关注他们的喜好。一名教师不妨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有的同学喜欢做手工,有的同学喜欢运动,有的同学喜欢读书,甚至有的同学喜欢玩电子产品……在和他们沟通交流他们的喜好时,我认为不要把他们的喜好和学习挂钩起来,不要说读书有助于学习发展,不要说玩电子游戏,对学习毫无益处,在谈他们的喜好的时候,更多的将他们的喜好和他们这个“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和他们沟通交流,而不是张口闭口就是学习、道德。再给他们学习上的压迫的同时,也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放松空间,他们的喜好就是他们的放松空间,不要再把他们这个放松空间去压缩了,张弛有度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老师可以更加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也许因为自己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而感到自卑,老师就要更加在其他方面去引导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对于喜欢运动的同学来说,可以夸耀他们是运动健将;对于喜欢手工的同学,可以表扬他们动手能力强。

既然谈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我们就再深入的去研究一下。当下各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的忽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其实老师做一般的引导就够了: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了解自我,获得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额外关照:那就是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们可能是离异家庭的子女,贫困家庭的子女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从小受到的打击和挫折相对于同龄人多,他们可能更加的自卑、孤僻,对他人猜疑、嫉妒,同时缺乏安全感。教师对于不同情形的,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如贫困家庭的学生常常因为家境贫寒而感到自卑,行为上也比较的退缩,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教会他们“人穷志不穷”,可以带领他们参加敬老院,孤儿院的帮扶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使得自己富有责任感、变得自信;离异家庭的学生最主要的是得不到家长充分的爱,他们的爱只有一半,相对于其他的学生较为缺失,老师在这个时候补充上这部分缺失的爱就尤为重要,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让他们知道没有被遗弃……总之,对于弱势家庭子女,我们要根据他们所面临的不同的困境,给予不同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心理基础。

如何为每位学生而教?首先要保证老师自身有十分优秀的教学资质,其次,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学习教育,心理教育,生理教育。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对老师提出“自省”、“时习”的要求,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這么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的实用性得到了验证,至今为止,它们仍然适用。如何为每位学生而教,这需要每位老师对学生付出足够的爱和精力,但如果真的做到了,我相信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受益匪浅的。

参考文献:

[1]叶存春,李顺龙,梁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2]加里· D .鲍里奇,鲍里奇, Borich,等.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职业素养心理健康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