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思维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索

2022-04-20周楠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索

周楠

摘要: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各地的普通高中相继开设了以注重培养高中学生工程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不同于常规的教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要求,是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导力量,通过主动探索了解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因此,对于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课堂,可以在工程思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工程思维;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索

引言:

工程思维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执行过程 拆分为多个小的工程步骤,从而逐一实现的整体思维模式。工程思维是从事工程行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迸发出解决问题的靈感,与创新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教师可以从工程思维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通用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利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需要一定的科学性与技巧性,如此,才能够使得这一教学效果得以有效的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首先需要重点关注项目任务的合理制定。在以通用技术的学科内容展开这一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提高对于教材内容的认知,综合性的评估教材内容并进行分析,进而选择恰当的内容设计项目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展开项目的实施与实践。

在有了明确的主题方向之后,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将主题进行细化,以明确分配学生的项目实施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相关主题下的系列内容展开项目学习,使得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从而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发现更多的细节性问题,优化通用技术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时,教师就可以选定相关的主题,例如对一件衣服进行推广营销的案例,让学生对其制作出相关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方案的额制定进行客观、完整的评价,从工程思维出发,分析学生方案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对学生思维漏洞进行及时的补充,从而逐步培养、锻炼学生的工程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创设相关情境,促进学生方案设计

前文所述,通用技术的学习是以解决生活问题,因而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性,因而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具体的项目内容时,则可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内容,将学生代入到生活现实之中,进而使得学生得以在直观明了的事态上,结合生活展开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得以提高方案的设计效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选修2中的《建筑构造及其设计》时,教师可以以教学楼的修建为例,将教学楼的整体修建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给学生。而后,学生需要通过教学楼的修建视频,对其中的施工方案以及建筑物最终形成的整体流程进行分析与规划,锻炼学生的工程思维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养成工程思维,培养其能力[2]。

三、合作探究,实施项目

项目这一词汇的意义,在工作中则具有团队协作、共同任务的含义,因而将其应用于教学课堂之中亦是具有相似的含义,学生在进行项目任务的实践时,则需要多个成员共同合作与探讨,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力,将项目高效地完成。因而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亦需要帮助学生组建适当的合作小队,均衡学生间的能力水平,以优化各个合作小组的实践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参与其中。此外,在引导学生具体参与实践活动项目实验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们还可随时进行全程监督与主动引导,让全体学生独立参与完成具体项目实践任务,避免直接帮助学生操作。

四、指导与评价

在学生的方案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让各个小组分别将其所做的项目内容展示于课堂之中,同时对所做内容加以介绍和描述,教师则可在此过程中,分别对各个小组的项目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根据所有小组所呈现出来的项目任务结果,教师则需将其所出现的集中性疑难问题展开讲解,再针对不同小组项目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能够完善并学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知识内容,同时,在听取其他小组所出现的问题时,亦是对于自身学习的警钟,避免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以提升学习效果。

五、对课堂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

在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面临着紧张的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再通用技术课堂中,教师尽量将其中的通用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压缩,缩短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对学生展开灌输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通用技术素养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开放通用技术课堂,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改善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这是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开放式课堂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根据学生地思维模式以及学习水平,制定出相关地创新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创新[1]。

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也在不断加大。工程思维是从事工科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但无论学生最终是否选择学习工科专业,工程思维的存在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言十分有利。因此,教师也应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思维认知出发,构建多元化的通用技术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 章盛智. 在实践活动中让核心素养软着陆——以”工程思维”的培育为例[J]. 中学理科园地, 2019, 15(1):3.

[2]陈斌.浅谈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通用技术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81.

猜你喜欢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索
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力学”的实践思考
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