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法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建议

2022-04-20王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状改革

王冉

摘要:法律教育是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法学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教育规模和基础条件都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但也存在就业难、工作方向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法学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状;改革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法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局面,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法学教育,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法学教育現状

1.法学教育水平趋于多元化,但师资力量薄弱

法律教育水平不仅是专科学校的一般专业水平,而且是专业水平相当高的博士后学位,因此很多毕业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这些毕业生的进入不仅增加了社会就业的压力,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此外,一些学校的法律专业是为了建设综合性校园而设置的,事实上,教师是不够的。这些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学生。一方面,他们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相应的教育经验。尤其是法律,是一个无聊的职业。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不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

2.法学教育结构在不断调整,但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近年来,法学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结构也不断完善。从学术教育开始到现在,都提供专业学位。目前,我国高校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但是,一个合格的法人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处理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件。同时,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获得需要积累和反复实践,需要有经验的导师和充足的教学资源。然而,中国的法律教育大多以直接获得文凭为目的,并且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虽然有全国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法律工作者的门槛,但仍然存在文凭泛滥、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

3.法学教育更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但缺乏实践经验

法学教育虽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目前,学生知识来源的方法不是教科书而是教师的讲解,而主要是被动记忆,所以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而不是积极的、重要的问题,而法律工作者最需要、最重要的是批判精神。然而,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仍然是基于科研成果和理论文章,而不是实践经验。那么,在中国的法律教育中,培养法律专业的学生是主要的任务,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如何培养不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呢?尽管开设了法庭调解、法庭辩护、审判实践或律师实践等课程,但学生并不十分担心入学考试和就业等各种毕业问题带来的压力。实习机构不相信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愿意投资培训费用。因此,许多职业技能培训往往成为“零工”或流于形式。

二、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控制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要解决法学专业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如前所述,法律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和高校法学专业的开放,导致了招生规模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培训严重不足。因此,控制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是法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步。第一,整体减少法律专业的招生人数。通过控制招生,法律专业的学生总数将会减少。其次,根据师资力量和专业实力,招生名额应在高校之间进行不同的分配。在整体招生规模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高校间招生名额分配,可以缓解法学专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同时可以提高法学专业的整体专业水平和质量。因此,高校重视招聘教师,并聘请那些已经亲自进入社会实践或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人,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不足,进而引导和帮助他们。我们亦可以培训新毕业的研究生和研究生当助教,让他们累积经验,在各方面成熟时,成为正规的法律教师。

2.调整法学教育模式,结合能力培养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调整中国法学教育结构,首先要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力、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确立不同的、可能的教育目标。因此,实践法学教育自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法律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实践所必须的,也是一个或多个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培养。比如在处理经济案件时,要对公司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基本的了解,在处理医疗纠纷时,要对医疗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研究型法学教育旨在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人员,培养方向更倾向于学习法学理论,提高科研能力。

因此,中国法学教育的分层应该更加明确其不同的教育目标。高等学校的本科、成人和在职法律教育以及基础法律教育,应当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普及法律知识为目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基本理解和掌握中国现行法律体系。本科和法学硕士教育应以培养法律实践人才为目标,既要学习现有的法律体系,又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法学硕士、博士教育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法学教育工作者。

3.注重法律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除教学外,高校法学教育应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审判和法庭辩论,组织学生出庭和在律师事务所执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应有自己固定的实习场所,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也要安排一些实践性课程,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一定的实践性课程学分。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议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4):124-125.

[2]周林.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措施探析[J].才智,2012(18):262.

[3]苏雪菁,乔素素.高等法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以西藏自治区高校为例[J].西藏教育,2015(05):46-48.

[4]蓝蓝.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现状的观察与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40-141.

猜你喜欢

法学教育现状改革
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研究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