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2022-04-20梁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种植责任感幼儿

梁静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入学后适应困难之一,是幼儿社会性适应困难即幼儿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要求携带的物品,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树立该做的事情就必须努力完成的意识和想方设法去完成的能力”。这一现象制约着幼儿入学后的学习乃至成年后的生活、工作。本文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从日常生活中的测评、情景观察到家长问卷,全面综合分析幼儿问题所在,制定详实的研究方案,并利用种植活动通过家园配合等方法展开研究,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感。

关键词:种植;幼儿;责任感;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大班下学期后,教师对幼儿布置完成的任务相对较多,如:回家与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学习的相关资料、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等,但是都会有部分孩子忘记,有一些孩子记得有任务但记不住具体要求。于是教师在三月初对本班进行了调查,通过测评、情景观察及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较全面地了解了本班幼儿责任感的发展现状。

(一)对幼儿布置任务了解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

第一次测评:在一次绘本教学中幼儿们发现一个“鲇”字,他们很感兴趣,有人把它拆分念作“鱼、占”,有的求助老师,于是我把查找这个字的答案作为一个任务让幼儿回去完成,并在第二天告诉我查找的结果。

第二次测评:一次集体绘画活动,活动前我向幼儿提出下列要求:“画完画,把画放在老师的钢琴上,收好彩色笔放回美工区,再把椅子搬到楼道”。

(二)从家长们调查问卷了解到情况:

(1)幼儿在家能自己整理第二天入园的书包吗?

A能 13% B偶尔能 42% C不能 45%

(2)幼儿玩完玩具后能按要求收整自己的玩具吗?

A能 30% B偶尔能 22% C不能48%

(3)能完成父母临时交给的任务吗?

A能 35% B偶尔能 55% C不能10%

(4)能把老师交给的任务传达给父母吗?

A能 21% B偶尔能 13% C不能66%

(5)能关爱长辈,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A能 11% B偶尔能 73% C不能16%

(6)您觉得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否有必要?

A是 100% B否 0 C无所谓0

综合上述測评、情景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上存在:对完成任务的意识不强,不知哪些事情是自己必须、应该做的;有意记忆、认真倾听、理解及完成任务的能力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感是人对自己的言行和所承担的义务持认真负责和积极主动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幼儿的高级情感——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为自己负责的孩子才会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也才可能将来履行公民的义务为社会和国家尽责。新纲要中的社会领域目标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力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大班幼儿期是责任心产生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可以说幼儿的责任心是构成其社会性发展三维结构(责任心、合作性、自制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可见,责任感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但人的责任心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需要成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而我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每个班级都有一块种植地,种植活动就具备了人人能参与的条件,也是大班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何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呢? 这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研究的目的

(一)探索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策略。

(二)引发家长对幼儿责任感培养的重视,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幼儿责任感,更好实现家园共育。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身兼教学者、调查者的多重身份,担负问卷设计、活动实施、分析的主要任务,并适时对行动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旨在表露种植活动对幼儿责任感培养的作用与影响。

2.观察法

通过观察记录,记录分析教育活动情况。

(二)研究过程

以收集问题——拟定总体计划——实施行动——总结评价的模式进行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边实践、边调整、边总结,每一次实施行动都会结合本班孩子实际情况,在探索中找寻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

1.分组开展,对比种植萌发责任意识

在种植活动一开始,根据我们在中班集体种植的经验,幼儿自主分为三个小组,由三位志愿者妈妈指导各小组幼儿进行种植,这样小组化种植可以便于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满足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且小组间种植情况的对比也会激发幼儿对本组种植物的关注和护理任务的责任心。

2.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形成责任意识

分组种植后,幼儿自由协商自己的分工内容:锄草、松土、施肥、浇水、捉虫、记录,并做好每周护理计划。老师在种植园给每一个小组制作了种植责任牌,把幼儿们的分工、种植指导妈妈公布出来,当每一个幼儿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后,幼儿完成这项工作的责任心就会得到强化。

3.适时总结,用榜样力量激发责任感

每周五我会组织每一个小组进行总结各自工作完成情况,并请负责记录的幼儿公布近期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比如:5月份的时候,雨水充足,但是负责浇水的幼儿还是每天去浇水,结果很多植物的叶子变黄、腐烂;除草的幼兒分不清杂草和蒜苗,结果杂草没有除干净,长得比蒜苗还高......有了总结,幼儿就会不断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责任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4.强化记忆,提高完成任务责任感

幼儿有效完成任务不仅需要责任感,同时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那就是掌握认真倾听、理解语意、记住重点和完成任务的技能技巧。幼儿期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记,记忆短暂,你早上布置的任务到了下午就不一定记得了,所以在一开始让幼儿能有意记住自己种植的任务并认真去完成是有点困难的。我们说的有意记忆指事先有明确任务,并需花一定努力的识记。我每天在放学前都会与幼儿进行关于种植的谈话:你们明天要完成种植地的什么工作了?你们的菜苗现在长的怎么样?你今天去观察了菜吗?......通过这样帮助幼儿强化种植任务的记忆后,幼儿对完成种植任务的意识就会提高,也就更明确自己的责任。

5.家园配合,家长参与开展种植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培养起来的,因此更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鼎立配合。我通过各种形式,如:召开家长会、QQ群上共同探讨、交流、分析幼儿的现状怎样?结合升入小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幼儿责任意识方面的微小进步、面对幼儿现在存在的问题等,大家共同分析、制定措施一起解决。这样使家长对班级工作开展情况了如指掌,进一步认识到责任感的培养对幼儿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愿意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对家长我也提出了以下要求:

(1)每天来园记得提醒幼儿到种植园看看,让幼儿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家长动口不动手,强化幼儿种植任务意识;

(2)经常询问幼儿的种植情况,加强幼儿的责任感;

(3)积极配合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所需肥料收集、种植技巧学习、防害虫护理知识学习等任务,督促幼儿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研究的成效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必须一环连一环,环环相扣。因此在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本研究注重实时观测和及时反思调整,不断寻找激发幼儿责任意识的策略,总结出以下措施:(一)制定计划落实责任主体;(二)拟人化情景提升责任心;(三)榜样带动互促互进;(四)成人放手让幼儿做责任的主人。经过半年的种植活动,我们对班级幼儿进行观察测试,并在家长中投放调查问卷,得出结论:

测试一:针对近期菜地发现蜗牛肯吃菜叶,影响菜苗生长的情况布置任务:每人查找有关蜗牛的资料,如何消灭菜地里的蜗牛,要求第二天团讨的时候交流。

测试结果表明:同类测验幼儿的完成率从原来的34%上升为85%,投放的家长问卷反馈85%的家长反应,孩子的责任意识增强,在家能主动承担家庭中的一些家务,老师布置的种植任务都能及时告知家长,并寻求帮助一起完成。通过教育实践证明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钱志亮.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的八种能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猜你喜欢

种植责任感幼儿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责任感等2则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