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4-20蒋孝银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措施问题

蒋孝银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因其较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增加,数学呈现出来了新的特点---较强的抽象性,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问题;措施

一、当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将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一般来说,初高中阶段更为重视,小学阶段數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但是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形象思维为主,模型意识淡薄、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弱、逆向思维不能够灵活运用等,这是现阶段小学生数学思维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成为了数学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和阻碍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高的绊脚石。就我的实际教学发现以下问题:

(一)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且教学形式单一

这一问题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几乎磨灭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一切可能。固执地认为只要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预习--听课--记录--解题的工作即可,让学生从典型例题中总结一般规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又十分有限,费力不讨好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他们不愿意将较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本可以依靠学习单等辅助材料,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象的行动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感知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然而因为教师授课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小组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进行的非常仓促,甚至有的时候直接给出示例让学生得出普遍结论,就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不加深入思考,因而学习效果不佳。甚至用字母来表示简单的公式,有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数学语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主要载体,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知识的习得完全靠老师的“灌输”。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教师要完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教学设计不搞“一刀切”,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绝非耽误课程进度,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该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但是我们剖析数学案例发现,应用题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具有较强的具体形象性。教师要让学生去主动地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知欲,给学生实践的平台开展合作式探究学习,最终实现“兵教兵”,教师再进行授课就会轻松且高效。

(二)开展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比如在学习“减法的性质”时,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帮助他们理解。如:你有234元的压岁钱,你花费66元买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变形金刚),又花了34元买了自己喜欢的乐高,那么你还剩多少钱?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出自己的算式,再由小组合作分享和探究不同的算法。远比直接给出学生公式让他们去观察不同,经过一番计算,再给出结论效果要好,因为学生接触的不是干巴巴的数字,而是结合具体的实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设置驱动型问题。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几乎毫无抵抗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学生特点充分研讨教材,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情境---“图形争霸”,将图形拟人化,让图形们“说”出自己的“家族产业”(具有形状相似的一切事物),最终由同学们裁定出最厉害的图形。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更加专注,也增进了对图形的理解。

3.开展是实验化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像五年级《可能性》这一课时,我们自制了一个“抽奖”转盘,转盘被分成了7份,其中“一份练习卷”占了1份,“草莓棒棒糖”占了2份,“花样笔记本”占了3份,“橡皮泥”占了一份,让学生随意转动转盘,看看转到不同礼品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并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礼品被转到的可能性最大?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制转盘,验证刚才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猜测-实践-推理-结论-验证这一全过程,可以总结出知识得来的一般思路--数形结合,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结束语

数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时候,能够将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推理、总结、归纳数学问题和知识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东.谈数学思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体现[J].小学生(下旬刊),2021.08

[2]曾美华.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家长,2020.1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措施问题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