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的真诚表达:朱新建戏曲人物绘画分析

2022-04-19祖媛媛何建波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物画新建笔墨

祖媛媛,何建波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在中国画的转型阶段,朱新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作品传达出了对传统水墨画的创新,实现了对传统风格的全新改进。在他的笔下,体现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始终追求的是在求真状态下的创新,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朱新建在诗歌、绘画等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绘画作品借助于线条,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备独特的风格,以京剧人物为主题的作品风格强烈,传达出了戏曲人物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一、朱新建戏曲人物画风格形成的背景

(一)戏曲人物画的发展

戏曲人物画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传达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中国绘画中的戏曲人物题材,在清末民初的戏考、绣像等载体中都有体现,涉及京剧和豫剧等多种不同特性的戏种。在我国,戏曲艺术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很多绘画大师都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创作[1]。

从20 世纪中后期开始,戏曲人物画更加直接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随着更多元的艺术思想不断出现,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不断更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此过程中,戏曲人物画也逐渐发展,经过了关良、林风眠、叶浅予等人的长期探索后,我国的戏曲人物画展现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并且从中也展现出了当时我国的人文面貌,蕴含着社会和时代的背景。随后,韩羽、高马得等人的出现,更加丰富了我国戏曲人物画的风格。从80 年代开始,我国诞生了一大批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朱新建等。他们通过戏曲人物画展现出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更加丰富了戏曲人物画的内涵,展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实现了对传统戏曲人物画的创新。

(二)朱新建成长历程

朱新建出生于南京,家庭较为富足,家人非常支持他从事艺术创作。在老一辈二画家的长期影响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艺术的思考,树立了自己的艺术和审美风格。同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非常喜爱阅读一些古代小说和民间故事。同时,长辈们在休息时都会听越剧等戏曲。在这样的艺术熏陶之下,朱新建得到了艺术启蒙,逐渐展现出对于戏剧人物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正是因为这样,他独特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为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奠定了基础[2]。

朱新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画创作有了更深的思考。当时,很多画家开始基于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灵活运用中国绘画的材料,展现出明确的政治思想。朱新建的作品更加展现的是个人的思想情感,他从齐白石等传统画家的作品中吸收灵感,更加展现出自己的真性情,抒发个人的独特思想和情绪。在此过程中,他的艺术风格也逐渐形成,开始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我,通过笔墨和色彩来传达个人情感和思想[3]。

朱新建对传统的学习没有固定的师从,对一切优秀的大师都进行刻苦的学习、钻研,正是这样广博的学习吸纳,让他可以采众家之所长,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同时他以专业作为原点放眼看古今中外的经典,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全都汇入他的研习视野。朱新建古取石涛八大的深沉笔意,今学齐璜关良的朴拙趣味,西方马蒂斯作品中热烈情感的传递也被他纳入笔下。他将情感的表达贯彻在自己终生的艺术创作之中,一步步趋向于用绘画表达自我,在笔墨、色彩之中杂糅他全部的嬉笑怒骂[4]。

二、朱新建戏剧人物画的艺术风格

(一)初始阶段的秀丽清雅

在学生时代,朱新建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此时他的专业并不是中国画,更加侧重于人物造型的设计。从1980 年开始,他开始先后负责了《老鼠嫁女》以及《选美记》等多部国产优秀动画片的人物造型设计。通过经验的不断累积,他发现自己对于中国戏曲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艺术家都从传统艺术中提取了很多灵感,同时开始尝试进行创新和发展。而传统的剪纸和皮影等形式也开始融入绘画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基于对朱新建早期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受到了连环画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朱新建开始尝试基于平面几何来进行绘画,对客观物体进行概括式描绘。他的绘画也受到传统的剪纸、皮影等形式的影响。除此之外,他逐渐开始从马蒂斯等西方艺术家的绘画中提取灵感,借鉴了一些人物的造型和绘画技法。通过对客观物体的剪纸化处理,人物的外形更加简练,去掉了原本烦琐的细节,更加侧重展现人物神态。在笔墨运用上,线条灵动,富有变化,展现出飘逸自然的画面氛围。

从1988 年开始,朱新建开始把精力集中于戏剧人物的绘画。通过对此时作品的分析,其受到了早期连环画创作的影响。比如《霸王别姬图》(见图1)中虞姬和项羽分别处在画面的左边和右边。虞姬身穿红衫蓝裙,挥舞着剑,同时微皱眉头,展现出一种克制悲伤的情感。而项羽则穿着黄袍,一只脚放在前方的案几上,凝望着远方,充满了悲切和凄凉的情绪。在人物的整体廓形上,使用了流畅而简单的线条,线条的变化非常轻快和自然。而人物比例则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头大身小,更加侧重展现人物的面部神情。在衣服和装饰上,极尽简单,但是同时也点缀了一些精巧的图案。在大的人物动态上,比如臂弯、腿弯处略施两笔,非常灵动。虞姬脚部比例和身体比例构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使得画面趣味盎然。此外,画面中的题跋占据着很大的空白位置,同时其看似歪歪斜斜,却和人物造型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一种轻松、趣味的风格。

图1 朱新建《霸王别姬图》纸本水墨1988 年

扇面作品《状元媒》(见图2)使用了满构图,没有展现具体的故事情节,仅仅突出表现了其中人物的造型。三生二旦依次排开,同时也呈现出头大身小的造型特点。此外,人物脸型很长,笔触流畅自然,更加强调了人物的个性化特征。从中可以体会到画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对人物形态特征的提炼、概括,通过身体比例上的夸张,展现出人物特殊的造型,呈现了人物个性化的情绪氛围。

图2 朱新建《状元媒》纸本水墨1988 年

画面背景有竹石和枝丫。不同人物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其中密布宋朝诗人欧阳修的诗句:“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工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顾我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但是画面中没有“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这就表示,朱新建和欧阳修沧桑的人生经历不同,他追求的是人生的自由和随性。

(二)成型阶段的恣意风流

从1992 年开始,朱新建的作品中人物的面貌特征出现了改变。在早期的绘画阶段中,他更加重视图式和视觉的形式。但是通过生活和绘画经验的理解,他的艺术想法也出现了转变,对于中国画的艺术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发现中国画在笔墨运用上的特殊魅力,并开始灵活运用笔墨的轻重缓急,浓淡变化,从而展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更加强化了人物的生命力和情感。郎绍君曾经评论道:艺术的单纯是视觉的高度凝练,其是人物造型的最高水平[5]。朱新建成熟期的作品更加重视笔墨的运用,通过随性却灵动的笔墨,展现出更加趣味和生机的艺术语言。在1998 年,他在一幅美人图中的题跋写着:“若得见地脱透,只需放笔直扫。”从中可以看出,早期对水墨的运用较为谨慎,后期则更加随性,侧重展现个人情绪。

在这一阶段中,朱新建创作了很多有名的作品,比如《风尘图》和《京剧图》等。以《京剧图》(见图3)为例,一个妇人跪坐着,神态凝重,似乎在阐述自己的悲伤和无奈。而右边老生的表情非常威严。除了这两个人物外,画面中还有一个倾斜的案几和一瓶花,并题上了《五灯会元》中的句子。其中两个人物的外形都使用的是粗笔勾勒,但是在面部和手部,进行了重点描绘,使用细笔强调了其中的细节。此外,运用浓墨展现出了女性人物的服饰特点。在颜色的选取上,披帛的蓝色实现了对浓墨的划分,同时其和右边老生的领口蓝色相呼应。朱新建的颜色运用也非常有个人特点,往往不会直接将色与墨相混合。在他的作品中,藤黄、曙红等颜色兑水后就平涂直抹,画面更加随性和自由。而笔墨则富有变化,笔力浑厚又具有动感。通过对笔墨的灵活运用,他传达出了个人的情绪,是一种自由和随性的艺术表达。画面的风格也和个人的气质相呼应。

图3 朱新建《京剧图》纸本水墨1994 年

在他的戏曲人物画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更加侧重展现其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体现人物的情绪。在他的作品中,虽然画面中也有一些小景的刻画,但是整体来看,人物的面部特征更加突出,神情非常生动,展现出了个性化的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其中也蕴含着浓厚的情趣,展现出令人难忘的情调氛围。

三、朱新建戏曲人物画的审美特征

(一)画面内容的主观选择

在朱新建的作品中,并没有特别突出展现戏曲的故事情节,而是更加重视对其中人物的刻画,侧重描绘人物的神态以及动作。在他的画作中,可以观赏人物优美而灵动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戏曲的“瞬间”形式,具备很强的视觉审美效果。相比于其他的戏曲画,他的作品没有展现戏曲舞台的实况,更加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通过文献查阅和整理,可以发现,我国民间年画的人物形象通常存在很强的性别差异性,比如“武将要威风煞气,美女要窈窕秀气”。对于女性形象而言,要展现出女性的情感和性格,突出人物的聪慧。针对将士而言,则要重点展现他们的英雄气概,表现出他们勇敢和拼搏的精神。针对反面人物而言,要表现出其邪恶和奸诈的内心。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塑造,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联系,树立对善恶的认识。绝大多数画作的主题都是统一的,即是表现大众对于正义的捍卫,对于邪恶的对抗。但是,通过对朱新建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风格非常特殊,画面内容独树一帜。画面中的人物非常复杂,存在矛盾的情感,他绘画的武将的内心情感更加丰富,不仅仅有勇敢的情绪,同时也蕴含着智慧和睿智[6]。

在1985 年,武汉举办了“中国画探新作品展”,朱新建和周京新两位画家,共用一张宣纸,临场发挥进行作画,各作一武林人物。周京新画了一个正在飞奔的壮士,朱新建画了一个“状貌猥琐的小瘪三”。随后,他继续进行了作画,展现出了一幅暗器伤人的画面,令人赞叹[7]。在栗宪庭的研究中,对中国文人进行了分类,指出其中第一种是投靠官府的人,第二种是正直廉洁的人,比如嵇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则是装傻之人,比如刘伶,追求个人表达和自由的情感。朱新建同样也属于最后一种人,在他的画作中,人物的形象也是有着戏谑的风格,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和自由的情绪。结合当时的时代历史背景来看,他的作品是在文革背景下的对生活的反叛和抵抗。通过对社会和当下时代的嘲弄,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心理上的抗争。对朱新建来说,绘画是他展现个人情感的窗口,他常常说自己实际上就是“玩玩的”,而无论是他画面中的英雄,还是“小瘪三”,都是他个人情感的呈现。

(二)画面形式的主观表现

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在朱新建的作品中,主体人物在位置上往往都是重叠排列的,同时画面没有关注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聚焦于人物。他从一些特殊的物象中提取到灵感,通过精巧的笔墨进行画作,展现出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人们通过欣赏他的作品,可以置身在他所构建的场景之中,走进人物,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得到“身临其境”的独特感觉。在他的作品中,完全没有遵守所谓的“状唯体物”的形式,而是非常随性和灵动,将一些具体的对物体的审美情感融合到自己风格化的笔墨表达之中,即使是对一些小物体描摹,也在形状、颜色以及构图等方面极具风格和特点,展现出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审美。

针对人物的造型,朱新建的人物并不是完全写实的,一般会基于亮相式的人物铺排来进行展现,不是简单地描述情节发展。在朱新建的观点中,认为客观的造型是所有画家都可以达到的,仅仅是一种绘画技巧的体现。但是画家对于事物、人物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只有展现出个人化的情绪,自己的感悟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魅力。所以,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造型非常独特,头身比例非常夸张,更加突出展现了人物的面部神态和表情,而身体部分则比较小,形成了独特的团块感[8]。

针对画面的色彩表现,朱新建更加喜欢使用一些明亮的颜色,使得画面非常明丽和鲜艳,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在他的作品中,墨是其中的“主色”,同时一般会配合使用藤黄、花青、赭石等颜色。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颜色的“明度”和“纯度”的调节,更加突出画面的重心。通常而言,人物色彩和舞台的颜色存在相互之间的衬托,观众会更加聚焦于画面中的人物,更直观体会到画家对于人物的情感描述和表达。整体而言,色块是墨线的补充,画作中色彩与线条相互协调,共同配合了主题的展现[9]。

朱新建的笔墨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从宋元开始,画家往往在人物画中更加侧重展现“抒情”的追求,因此会强调对笔墨的运用。在朱新建的作品中,整体以中锋用笔,存在很多看似混乱的信笔勾勒,但是随后可以通过线条而展现灵动的情感变化,人物的头发、眼睛或者衣服装饰等部位都会存在一些浓墨点染,营造出一种松散闲适的笔墨氛围,这也展现出朱新建“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他追求个性和自我表达的思想内涵。

通过和其他画家作品的对比,可以发现,他的笔墨非常洒脱和灵动,没有严格遵守古法“十八描”的形式,更加展现出了一种随性和率真的氛围。针对笔墨的排列,朱新建对笔墨本身的干湿浓淡进行了运用,传达出了一种灵活和自然的变化。在他的画面中,虽然是以戏曲为核心主题的,但是因为更加突出展现的是人物和情感,而笔墨的主体意识更高。此时戏曲主题仅仅是一种载体,是呈现笔墨风格的基础。

朱新建的下笔非常连贯和通畅,对线条的运用非常灵活,他非常擅于湿润的宿墨来展现出一种柔滑的线条。同时,线条自身带着一种涩和钝的氛围,进一步营造了画面的趣味性,呈现出一种看似混乱却非常有内在秩序的笔触,使得画面妙趣横生。在造型上,朱新建因为受到齐白石等画家作品的熏陶,刻画的物象更加简练,突出了物体单纯的几何结构和特性[10]。

朱新建的线条虽然非常飘逸,但是并不是干涩的,也不是混乱烦躁的,而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律动感,是随性而自在的。画面中的线条非常圆润,线条的延伸和变化都富有美感。同时,线也是展现画面内容的基础,通过线条来描绘人物和图像,实现了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有机融合。线条和墨色之间相互映衬,更好地传达出作品的情绪和审美风格。

除此之外,题跋也是他作品中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很多作品中,都存在一些形状歪歪斜斜、大小不同的题跋。其位置在画面的空白部分,形状非常灵动,和画面的人物与景象也是相互融合的,实现了整体上的和谐。一般而言,画作中题跋的内容是各种常见的俚词。朱新建非常重视对题跋的应用,将其视为画面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鉴赏他的作品时,也要重点关注画面中的这部分内容,并结合人物等进行分析,深入体会画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朱新建的戏曲人物画有着轻松和闲适的风格,他自己也曾说道,很多作品都是在轻松的情绪下所创作的。他更加追求的是一种随性和自由的情感,最终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四、朱新建戏曲人物绘画的价值启示

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专门创作戏曲人物画的艺术家。他们普遍都在学院派教育下形成了较强的绘画技巧,同时开始通过戏曲人物画来展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传统笔墨的独特氛围,在画面色彩和线条等的映衬下更加具有视觉审美效果。通过不同风格的戏曲人物绘画,艺术家们展现了自己的个人情感,抒发了自己的情绪。而朱新建的作品,则带来了对于戏曲人物画的全新认识,促使艺术家和大众都得到了新的思考。

(一)笔墨反映人文信息

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对自身情感和情绪的捕捉,画家可以提取得出其中的关键元素,并基于对色彩、绘画结构、笔墨等的灵活应用,展现出自己的艺术体验,传达自己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在朱新建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非常独特和富有视觉效果的人物造型。此外,画面的色彩非常丰富,线条非常灵动,传达出一种随意、自然的氛围。这就展现了朱新建独特的艺术思想,对事物的个性化感知和理解。除此之外,他的笔墨运用、色彩选择、构图和晕染技巧等也非常耐人寻味,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他的作品的鉴赏和学习,能够进一步发掘传统文化因素的魅力,并通过创新思想和精神,促使传统文化展现出全新的生机和力量。

朱新建通过绘画作品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化情绪,展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独特追求,体现出一种随性、真诚的艺术主张,表现了摆脱名利、向往自由的思想内涵。薛永年曾经评论道,“朱新建自己不会也没有必要成为主流画家中的一个,他在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上非常成功,具备非常显著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魅力,已经是中国绘画界的杰出人物”[11]。通过对他的作品的鉴赏,可以沉浸在画面中的情境中,感受和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思绪。他的作品中和了对现实的关照又饱含文脉的传承,作品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绘画语言等一系列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元素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

(二)艺术表现生命情感

朱新建曾提出“画画最终表现的是生命的感情”,“审美的层次就是比谁更真诚”。他不主张形式上的新奇花样,而是用所有的作品表达他个人真挚的情感。他的作品借用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想和观念。他在舞台情节的基础上,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朱新建并不着意于对戏曲人物的现场写生,而是兴之所至,以这种熟悉的类型化的题材来表达内心情感。但正因这种“得意而忘形”,他的作品在许多地方还带来了这一题材的突破。

朱新建执着地以笔写心、寓情于画,作画只顾抒发自己的天性,只为真诚地表达自我。我们可以通过朱新建的绘画作品清晰地看到他对艺术的品评标准——“比谁更真诚”,这种追求不断重复映像在他的作品中,强化着他的艺术价值。

目前,艺术家们的艺术风格和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对朱新建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表达,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以戏曲为题材进行创作,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戏曲人物绘画的创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人物画新建笔墨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笔墨童年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董辰生水墨人物画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