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民间小学语文名师的精神光芒

2022-04-17陶继新

新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齐威王田忌孙膑

陶继新

笔者在翻阅支老师所写的文章时,惊喜地发现,早在2008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刊登了他所写的《我这样一路走来》,文前的“编者按”,则不失为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的支玉恒简介——

支玉恒快40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做语文教师,结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于是,他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在他身上缺少一些人们通常看得很重的荣誉光环,他不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没有被评过“全国优秀教师”,甚至他不是特级教师,但他并不缺少同行的认可。在小语界有“四大天王”之说,支玉恒便是其中之一。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样的话:来自同行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认可,来自同行的尊敬才是真正的尊敬,来自同行的荣誉才是真正的荣誉。

“名师人生”栏目自开办以来,选取的人物至少是有影响的特级教师,而这次是一个例外……

不过,真想要写出支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绝对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即使笔者对他进行了相对全面的采访,也只能从其“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教学大观园里,取其某几个“景点”略作描述。尽管如此,相信读者依然可以窥见其具有超越意义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之道。

由教体育改教语文的生命跨越

在我采访的众多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中,绝大多数在担任教师之前就已喜欢上了语文,有的还发表了一些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可是,支老师却是一个绝对的“另类”,他不但不是科班出身,而且19歲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之前,对语文没有丝毫的兴趣,此后在小学教了19年体育,对语文亦是处于近乎“无知”的状态。

在那个“深挖洞,广积粮”的特殊时代,支老师中止了体育教学,连续挖了10年防空洞。洞内阴冷潮湿,又要日夜兼程地拼命掘地挖土,他的膝盖严重受损,待到1978年再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一身的体育“武功”已经处于报废状态。

当时学校教师严重缺失,于是,校长对他说:“现在缺一个数学教师,既然体育没法教,你就教数学吧!”从小学到初中和体校,对数学毫无兴趣甚至连四年级混合运算都不知其所以然的支老师难当重任,所以,他既不失礼节而又坚定不移地回绝了。校长并未就此罢休,而是步步紧逼:“你会不会说中国话?”支老师毋庸置疑说:“当然会。”校长把手一挥:“你就去教语文吧!”

校长之命不可违。可是,让支老师教语文,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支老师第一次走上语文课堂,究竟教的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不知。而校长似乎早有所料,尚未上课,就已端坐在教室后面,像学生似的来听课了。下课铃声一响,他便冲上讲台,大声对支老师斥责道:“你自己看看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说完,连全班学生都不看一眼便扬长而去,让支老师尴尬地呆立在讲台上许久才满脸羞愧地走出教室。

支老师是一个从来就不服输的人。从此,只要一有时间,哪怕是晚上,他都要到黑板上练写粉笔字。

一天,一位家长见支老师如此用心良苦,便告诉他:“支老师,你这样做是写不好字的。”

“为什么?”

这位家长说:“你要好好练写毛笔字才能写好粉笔字;毛笔字练好了,什么字就都能写好了。”

于是,支老师便买了一本小楷字帖,天天看着字帖写小楷字。可是,尽管百般努力,却是长进不大。

他又想起了那位家长的话,便又买来毛笔、墨汁等,一有空就练写毛笔字,就是写教案、批改学生作文,也一律用起了毛笔。三四年之后,他已经写出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在黑板上所写的粉笔字也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校长看了,惊讶不已,转而在教师大会上对支老师进行了表扬。

要想教好语文,仅仅写好字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他从小就没学过汉语拼音,在教到与拼音相关的知识时,难免捉襟见肘,甚至闹出笑话。不过,他不服气,相信从头开始学习,照样可以成为后来居上者。为此,他决定向与他年龄相仿的一位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拼音,并与她约定,下午放学之后,便到她的家里做她的学生。这位教师既乐于助人,也深感荣幸,不但认真教支老师汉语拼音,连晚饭都全包了下来。经过三个晚上的认真学习,支老师不但学会了汉语拼音,而且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体育出身的支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短板几乎是“全方位”的,比如他的朗读水平,休说远没有达到优秀语文教师的水平,即使一般朗读好课文,都难以如愿以偿。如何办?他想到了曾邀他演出节目的张家口桥东区文化馆有一台录音机,尽管还是比较原始的大转盘式的磁带录音机,可在那个时代却是稀有之物。文化馆的领导为支老师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不但一口应允下来,还对他鼓励了一番。

他高高兴兴地把录音机搬回家之后,每讲一篇课文之前,他就对着录音机试读,然后再放出自己的录音认真地听,发现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便再行录制。反复次数之多,已经不可胜数。可是,只要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不管录制多少遍,他也绝对不会停止。

真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录音朗读训练之后,支老师的朗读水平大大提高,甚至让一些朗读水平高的教师都有了自愧不如的感觉。

在教学语文第四年以后,支老师被推荐到省里讲课,并得到了大家的好评。1989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成都举办首届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大奖赛,支老师应邀前往做一场示范课。为此,他选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并作了精心准备。这场大赛每个省推荐一名选手参赛,可其中却有四位选手要讲《草原》。支老师心想,自己在大赛之前做示范课而先讲了《草原》,会不会对后面的四位选手产生影响。反复思考之后,决定放弃《草原》,临时找了一篇参加比赛的教师都不讲的《第一场雪》。

此前他对这一课毫无准备,第二天就要上课,能上好吗?可他心意已决,便不再犹豫,随即投入备课之中。

以前长期的朗读训练,让他有了不一般的水平。于是,他就发挥朗读的特长,在一般教师讲解的地方,他多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课文的意境之中。学生也为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振奋不已,与支老师共同演绎了一场高水平的朗读教学“交响曲”。这让听惯了师讲生听、平淡无奇的课堂教学的人们顿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于是,大家都为这一匹出人意料杀出的黑马拍案叫绝。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杨再隋对支老师的这节课大加赞赏,随后还写了一篇很有见地的评论发表在《湖北教育》上,让支玉恒的大名走进了更多语文教师的耳里。

“触景生情”和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之活

请名师讲课,一般来说,讲前便已定好讲课题目,学生也多为此做好准备。可是请支玉恒讲课,即使早已定好讲课题目,可他有时因“触景生情”而突换题目,让人感到出其不意的时候,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出尔反尔”和机动灵活。

一次,他应邀去杭州讲课,在前面一位名师讲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在礼堂门口稍坐以待,无意间,发现地上有一张被人丢弃的报纸,于是随手取来,消遣性地浏览一下。不料,一个“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穿校服”的文章标题赫然映入他的眼帘。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想法也瞬间产生。

几分钟后,前面名师的讲课刚一结束,他便欣喜不已地走进礼堂。上课铃声一响,他就在黑板上刷刷刷地写下“创意校服”四个大字。

他朗声问道:“同学们!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作文!”

支老师指指写在黑板上的“创意校服”四个大字问学生:“大家喜欢不喜欢自己的校服?”就在学生欲言又止的时候,支老师发现校长就端坐在学生的后面,于是很真诚地对他说绝对不是针对这所学校而来。好在校长宽容大度,连续说了几个“没关系”。这个时候,学生才畅所欲言地谈起了不喜欢自己校服的理由。

支老师见火候已到,便对学生说:“今天的作文课,就是要你们自己设计一套有创新的校服。大家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可以当‘个体户’,也可以组成一个‘小公司’。关键是要真喜欢,有创意。不但写成作文,还可以配上插图。”

听闻这位远道而来的名师这么一说,学生个个兴高采烈,随后,“个体户”思维飞扬,创意迭出;“小公司”的学生各支高招,讨论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展示“创意校服”环节,堪称精彩绝妙!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之童趣横溢的解说,让在场的校长与教师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讲课结束了,学生依然兴致盎然,与这位虽然年已老矣却童心荡漾的支老师难舍难分。

无疑,这是一节极其精彩的作文课,同时,它也向教师传递一个信息: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所写作文,只要有感而发,定会写得妙趣横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课也应当突破传统旧规的束缚,走向创意无限的天地,在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课的同时,进而步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审美境地。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爱上并写出好的作文,还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以至让这种幸福的情趣继续在未来的生命里回旋。

随后,支老师又到了义乌,讲课之前,学校领导陪同支老师参观了名扬全国的义乌商品城。那些样式繁多、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上课伊始,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夸夸义乌的小商品”八个大字,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这节课要写的作文的范围,大家可以自拟文题。于是,学生像探囊取物一般把自己喜爱的义乌小商品等素材写成作文,同时,身为义乌人的自豪感,也在行文中自然流淌出来。

看到支老师让学生不作准备的现场作文写得既快又好,听课的教师,从此也开始让学生去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学生不但爱上了作文,写作的水平也渐渐地高了起来。

于是就有人问支老师,为什么能够在一般的场景中,触景生情,随机应变?支老师回答非常幽默:“这里的情‘看似无情却有情’,即景在课堂之外,而情却在学生心里。”

诚哉斯言!

心有学生,很多看似与教学无关的景与事,才能进入课堂教学之中,且产生出人意料而又情在理中的效果。由此观之,教师要想把语文课上活,不但要让学生去写与自己生活、感情相近的人与事,而且还要与学生心灵相通。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并生成更有价值的教学效果。

提出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方能回答的问题

支老师的提问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一看课文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绝对不问;二是不问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问题,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三是不问学生思考不到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根据课文而深入思考琢磨出来的问题。

在教《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时候,支老师所问问题不但出人意料,而且很有深度。

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这一课,多是讲,到第二次比赛时,由于孙膑为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第二场田忌取胜后,齐威王失败也成定局了。于是,第三场比赛田忌继续取胜已无悬念。随后,教师也许还会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要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得胜利。”

可支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有其道理,可又绝对不应如此简单。他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齐威王在第二场比赛中输给了田忌,要想在第三场比赛中取胜,还有没有可能?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先是一愣,随即便认真思考起来,结论是,如果第二场输了,第三场也必输无疑。因为这个时候齐威王参赛之马只有二、三两种等级了,而田忌却有着一、二两个等级的马。所以,在齐威王出二等马的时候,他出一等马;齐威王出三等马的时候,他出二等马。由于田忌和齐威王三个等级的马“就差那么一点儿”,如此而赛,田忌当然必胜无疑。看来,第一场比赛成了田忌取胜的关键一局。

正当学生为孙膑妙计惊叹不已的时候,支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孙膑为田忌的谋划是不是万无一失?”

学生认为当然是万无一失。可是,支老师却笑而不语。学生似乎明白了支老师的意思,于是,再行思考,有的同学还聚集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结果,他们发现了其中的玄机,认为孙膑此计并非万无一失。因为课文中有一个隐性的线索,就是每次比赛之前,都是齐威王先决定出什么等级的赛马,田忌再行决定应对。如果齐威王在第一次取胜之后,稍微警觉一下,就会发现,田忌用了三等马与其一等马进行了比赛,不然就不会如此轻而易举取胜。如果在其后的比赛中,让田忌先行决定出什么样的赛马后,他再决定的话,则有可能取胜。比如田忌出一等赛马时,他用三等赛马应对;田忌出二等马时,他以二等马应对,虽然同是二等马,可齐威王的马略胜一筹,所以照样可以取得胜利。

既然如此,支老师便问:“齐威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骄兵必败”。因为这样的比赛正像打仗一样,某方过于骄傲,往往招致失败。齐威王在之前比赛中取得了三连胜,所以,认为再行比赛,照样稳操胜券。二是齐威王不知道第二次比赛时对兵法深有研究的孙膑已经为田忌进行了谋划。《孙子·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膑知彼知己,暗中调换了比赛时参赛马的顺序,所以,一举取胜。相反,齐威王在一点儿也不知彼的情况下,招致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支老师仍然不善罢甘休,又追问一句:“比赛是不是需要一定的规则?在第二次比赛中,是谁违背了这一规则?”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深思之中。有的学生则从课文第二自然段发现如下的内容:“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如此回观课文,学生不由得“啊”了一声,发现孙膑虽然极有计谋,可在第二次的三场比赛中都违背了比赛的规则。

于是,支老师随即又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你们平时同学与同学、小组与小组、班与班、校与校比赛的时候,如果也像《田忌赛马》一样,各分成三个等级的赛手,那么,是不是可以像孙膑一样以谋取胜呢?”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随即热烈地讨论起来。尽管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而支老师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则是,学生平时参加比赛是要讲究规则的,破坏规则而得胜,是不足取的。由此可见,支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但活,而且深,学生学习的质量自然也高。

所以,听支老师讲课,要“于无声处听惊雷”,在那些“活”的水流里,发现不为人们所见的潜流和漩涡。

(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齐威王田忌孙膑
田忌赛马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孙膑与庞涓
田忌赛马
聪明的孙膑
我的故事show
田忌赛马(原文)
孙膑和《孙膑兵法》
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