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中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2-04-16张启才

大医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符合率多普勒例数

张启才

(利津县中心医院介入超声科,山东东营 257400)

乳腺癌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该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存在乳房胀痛、触诊存在肿块、乳房表面呈橙皮或乳头凹陷状变化等典型症状[1]。值得注意的是,因乳腺并非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器官,因此,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随着病情发展,癌细胞间连接逐渐松散,极易脱离,导致游离癌细胞随血液或淋巴扩散到机体各组织、器官,成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致死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早期发现、确诊乳腺癌,并积极开展治疗,是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纵观临床,在乳腺癌的诊断方式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虽准确性高,但检查耗时较长,可重复性较差,对患者有一定创伤[2]。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腺X线钼靶检查亦在乳腺癌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检测出未出现肿块的乳腺癌,且对微小的肿块也能及时发现,并做出相应的诊断;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即辐射大,对患者正常细胞易造成损伤[3]。鉴于此,还需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对分析其影像学图像特点,此次研究选取利津县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利津县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中,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0.35±2.12)岁;婚姻状况,已婚63例,未婚17例。80例疑似乳腺癌研究对象通过病理学诊断,肿块直径≤1cm的患者有15例;肿块直径1~2 cm有24例。本研究经利津县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均伴有触诊乳房肿块、疼痛、乳房内陷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未有过乳腺癌患病史者;③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或妊娠期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1.2 检测方法 对所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方法如下。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型号:Q7Vivid7)、线阵探头及特定乳腺检查软件、探头频率设置为5.0~14 MHz。指导受检者处仰卧位或斜卧位,并叮嘱受检者抬起手臂,保持乳房与双侧腋窝完全暴露,若遇外象限较难检查的情况时,可增添横向位置进行检查。检查期间,于受检者乳房表面皮肤涂抹偶联剂,并将探头置于乳房表面,对受检者进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乳腺纵横切面、腋窝,并加强对可疑病变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的检查。以受检者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从1至12点顺时针方向进行扫描,确保扫描过程中不存在盲区,避免漏诊,密切留意受检者是否存在肿块,观察肿块位置、大小、性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等)与血流状况,并动态监测受检者病灶处与周围血管关联及皮下组织的状况。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血流及走向,依据Adler血流半定量分级法,评定病灶肿块的血流分级状况,再采取脉冲多普勒取样,判断分析血流信号性质,进行声束与血流夹角<60°的调整,并进行血流阻力指数测量[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①肿块边缘存在毛刺状形态、边界不清晰,且有高频回声。②肿块形态不规则,形态各有不同。③肿块内存在分布不均匀的低频回声。④肿块周围存在较弱回声。⑤存在不明显的钙化病灶。⑥纵横直径比值>1,且肿块内部血流丰富。⑦平均血流阻力指数>0.70,Vmax>20 cm/s。⑧血管呈穿入性。满足以上3项则可确定为阳性及为乳腺癌[4]。血流信号分级标准:0级: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I级:肿块内部存在少许血流信号。II级:可见1~2处点状的血流信号,长度多>病灶半径。小血管数量≥3条。III级:血流丰富,血管呈网状[5]。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诊断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诊断符合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髓样癌检查符合情况,计算诊断符合率。③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图像特点。④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特点。⑤分析乳腺癌典型病例图像。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例 (%)]表示,分别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9%(39/43)、94.59%(35/37)、92.50%(74/80),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分析(例)

2.2 诊断符合率分析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髓样癌等符合率均高达80%以上,见表2。

表2 诊断符合率分析[例(%)]

2.3 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图像特点分析 观察发现,确诊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主要呈低回声,超声检测出肿块最大直径≤1 cm的有15例,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边界清晰,边缘毛刺5例、钙化灶7例;检测出肿块最大直径1~2 cm的有24例,多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晰(或模糊),边缘毛刺13例、钙化灶10例,详见表3、图1。

表3 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图像特点分析(例)

2.4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特点分析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流形态以穿入性血流、中心性血流为主,血流分级多属于II、III级,病灶内平均血流阻力指数为(0.76±0.13),详见表4、图1。

表4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特点分析[例(%)]

图1 彩色多普勒超生血流显像

2.5 乳腺癌典型病例图像分析 图2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回声均匀、病灶中心有粗大血流信号;图2为肿块中心血流频谱,阻力指数为0.84。

图2 乳腺癌彩超示例

3 讨论

乳腺癌为危及女性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与内分泌紊乱、遗传等生理原因,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等心理原因及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尽早发现乳腺癌,并积极采取手术或化疗方式治疗后,约90%以上的患者生存时间可维持在10年以上。由此可知,早期确诊,积极治疗为控制病情,降低致死率的关键[6]。

此次研究,即对利津县中心医院所选的8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9%、94.59%、92.50%,均高达90%以上,而在丛新丽[7]等研究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90%、93.80%、96.80%,均在90%以上,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检测准确性较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辐射、无创、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手段,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检查是在高分辨率的高频线阵探头辅助下进行,其是利用不同组织声阻抗的差异,实现二维图像成像,可清晰反映出被检者乳腺是否存在肿块,即使对<1 cm的小肿块也能探查出,对尽早发现乳腺癌,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8]。另外,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通过对患者的疑似病灶进行多切面、多方位的反复扫查,利于影像医师准确定位肿块位置,清晰观察肿块数量、形态大小及血流信号、有无钙化等影像学图像特征,有效对比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细微差别,对提升<1 cm的乳腺癌病灶,鉴别肿瘤类型,提升诊断符合率有积极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髓样癌等的检测符合率均高达80%以上,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图像特点分析结果显示,确诊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主要呈低回声,超声检测出肿块最大直径≤1 cm的有15例,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边界清晰,边缘毛刺5例、钙化灶7例;检测出肿块最大直径1~2 cm的有24例,多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晰(或模糊),边缘毛刺13例、钙化灶10例。可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利于医师清晰全面地掌握受检者肿块的性质情况,便于医师通过影像学图像特点准确鉴别肿瘤类型,显著提升肿瘤类型的诊断符合率[10-11]。另外有研究显示,由于乳腺癌患者存在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血流阻力指数较高的特点,因而可作为鉴定乳腺癌的重要参考依据[12]。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流形态以穿入性血流、中心性血流为主,血流分级多属于II、III级,病灶内平均血流阻力指数为(0.76±0.13),可知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捕捉病灶血流信号,为乳腺癌肿块的评估提供病理性基础,提升诊断准确率[13]。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价值较高,可依据乳腺癌典型特征性表现结合影像学图像特点,准确判断受检者是否发生乳腺癌,并有效鉴别乳腺癌类型,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利于尽早控制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符合率多普勒例数
经支气管镜灌洗对提高耐药肺结核诊断阳性率的价值分析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