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初探

2022-04-15吴兰娟

课外语文·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诗歌教学朗读

【摘要】每个青少年都珍藏着一颗炽热的诗心,一份真挚的诗情,教师要凭借课的形式来唤醒学生对诗歌的热情。《易经》云:“修辞立其诚”,诗歌韵律、音声、意象等是打开诗歌之门的一把钥匙。教师需要创新多样化的诗歌教学方式,找到诗歌教学有效路径,带领学生细读诗歌,反复感知、涵泳、品味,最终抵达诗歌的最深处。

【关键词】诗歌教学;朗读;意象;涵咏;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9-059-03

【本文著录格式】吴兰娟.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初探——以教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J].课外语文,2022,21(09):59-61.

温儒敏先生说:“因为孩子的天性‘近诗’,喜欢诗,多安排一些诗歌作为课文,可以满足儿童‘近诗’的天性,保护、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促进其‘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的培养 。”先生的初衷拳拳之忱,但纵观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着重分析讲解,而缺少体验式教学、个性化解读引导等问题,因此探寻怎样激发学生的诗歌形象思维,真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诗歌、走向诗意人生值得一线教师思索。

一、重视朗读,吟咏诗情

叶嘉莹先生说:“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而成长起来的。诗歌的兴发感动可以由作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要想得到这种感动,还应该学习诗歌的读诵和吟诵。”学习诗歌特别是古诗,更应该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但纵观当前诗歌教学存在过分重视知识讲解而忽视朗读的问题,教师不敢朗读、不会教读等问题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把有感情地朗读误解成夸张造作地朗读。因此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提高教师的朗读教学能力、规范诗歌朗读入手很有必要。

(一)规范平仄、韵律,有效朗读

提升教师诗歌朗读教学能力,教师首先应增加自身对诗歌音韵知识的积累,掌握古诗的平仄、音韵知识,了解诗歌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朗读。以教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教师应了解本诗的平仄,指导重音落在“尽”“明月”“直到”上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愁心”“随君”应拉长声音,读得柔和舒缓、轻婉低回,表现一片牵挂之情,从而领会诗人对友人的一片关切。还应该关注诗歌押韻,本诗韵脚“啼”“溪”“西”三字,都是齐齿呼,这些字音特点是开口度小,读起来比较低沉、比较压抑、比较短促,这正和本诗的凄凉、悲戚的情感相契合。教师应通过点拨,让学生细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平仄,通过反复感知、涵泳、品味,最终抵达诗歌的最深处。

(二)多种形式朗读,涵泳诗歌情感

“每个青少年都珍藏着一颗炽热的诗心,一份真挚的诗情,教师需要凭借课的形式来唤醒他们,让孩子在活动探究中爱上诗歌,并以此来表现生活、表现生命!”要提升学生诗歌的阅读兴趣和感悟能力,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不仅要在朗读上敢花时间、多花时间,更要在诗歌朗读形式上大胆创新。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能真正地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不仅要采用自读、齐读、指读、范读等多样方式让学生读起来,还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诗歌进行自由编曲、自由吟唱。吟唱可以不要求稳定的节拍和音腔,可以根据四声音高配曲调演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学生的创作热情,演唱自己编配的歌曲,感受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作为音声和感情高度统一的文学体式,采用多种朗读吟唱方式,是走进诗人情感的有效途径。

二、形神兼备,品味意象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节气的变化引起物象的盛衰兴替,而这景物的变化又最能打动诗人那颗敏感多情的心,走进诗人的内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为例,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所选的意象就有“月”“杜鹃”“柳”三种典型意象,因此在初一教学中让学生有效积累这些意象,对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悄然达到浸润感染、潜移默化的功效。

(一)品读杨花

温儒敏先生强调“诗歌的教学中,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就是想象力的激发,以及‘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俄国符号学家罗特曼说:“所有的有符码作用的,引起联想轴上丰富的联想的语码都是与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的。”因此在诗歌的意象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意象的直观形象和情感的联系,更要注重意象的文化拓展。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为何杨柳、杨花意象和别离关联最大?要走进杨花的文化语码,我们先要唤起学生对杨花形态的认知,杨花,是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的绒毛,点点簇簇,如丝如絮,四处飘絮,王国维《水龙吟·杨花》:“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茫茫坠”;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苏轼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应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联想能力,让学生结合物象特点和具有丰富意蕴的诗歌画面杨花,加强学生对柳絮形象的诗意感受,真正了解意象的深意。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杨花形象与旅人的飘零无定的神似,迷蒙、无边无际的飘飞柳絮最易触动离人那颗敏感的神经,弥漫悲凉萧瑟的氛围,而古人“折柳送别”的典故,和“柳”“留”谐音的一片缱绻,更是奠定了“杨花”作为古诗经典送别意象的基础。学生对杨花的文化语码经历了“形似”再到“神似”的审美历程,再走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更能感悟到漂泊无定的杨花影射李白对友人在贬谪途中的漂泊与惆怅,悲痛之情自然流溢。真正走进朱光潜所言“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二)子规意象

“子规”现在也叫布谷鸟,其声如“布谷”。古人认为其叫声如“不如归去”。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以致口中流血,据说子规的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这是望帝在思念故国。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朱光潜云:“子规即杜鹃,鸣声凄厉,易动旅客归思。”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憶三巴。”结合子规的形象特点和传说、诗歌文化,从“形”入“神”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子规”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理解“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奠定良好基础。

(三)“明月”意象

“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最能引发人们思念的意象,但真正走近明月,理解明月为何最能寄托相思还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师应引导学生联想,明月能够突破时空,打破时空界限。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无不突出明月突破时空的特点,因此明月才成了古人最能表达寄托的载体。同时诗歌教学,要尽可能加强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如幼时的歌谣“月亮、月亮跟我走”,在这通俗的语言中本就寄托了明月对人的陪伴,正如李白有诗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由此进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才更能感悟到“明月”意象中诗人对王昌龄跨越时空的深情。

(四)由象入画,多样化方式培养形象思维

“新课程提出改变学习状态,让学生从受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主动地学习。新课程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新课程的教材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教材里面强调儿童的经验、联系儿童的生活,给儿童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个性化的空间,尽量能够让儿童、学生体验到学习跟个人的生活有关系,学习也是一件有意义甚至是愉快的事情。”有鉴于此,要真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象,在学习诗歌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诗歌形象化思维,教师应从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运用多样化方式启发学生联想、想象能力。比如教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种意象丰富的诗歌,教师可以采用“绘画诗境”的方式,让学生拿起笔画出心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景象画面,再结合画面描绘自己的联想意境,让学生展示,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通过精神的‘游历’与‘探险’,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让课堂产生生发性审美。

三、咬文嚼字,领悟诗歌语言之美

西方符号学的理论曾提出一个词叫“显微结构”,也就是说,作者所用的每一个词,它的声音、质地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样的意象用不同的词语连缀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朱光潜先生说:“我们对阅读和写作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真正领会诗歌之美,不妨用替换法领悟诗歌的妙处。“子规啼”即子规鸣叫,如果改为“子规鸣”有怎样的不同效果呢?

应看到落下只是一个过程性描述,而落尽的“尽”则说明全都飘零了,杜甫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所以飞尽的杨花更能渲染暮春时节友人远谪的悲情。正如崔涂《折杨柳》所言:“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

“啼”也是鸣,可是“啼”还有一个意思是“哭泣”。用“啼”字更能引发联想,想到“杜鹃啼血”的画面,更感到子规的叫声的凄凉悲切,更能走进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诗人对王昌龄被贬谪的悲愁。

阅读诗歌,正是要有这样一种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我们才能真正走进诗的世界。理解叶嘉莹先生为何说:“‘杨花落尽子规啼’,实在就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的一句好诗。”

四、知人论世,品诗之格

“凡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定以他感发生命质量的深厚博大为主要的因素。艺术的手法当然也重要,但是他生命的厚薄、大小、深浅,才是决定他作品优劣的一个更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要真正把握诗歌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知人论世是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带领学生思考李白为何将“愁心”寄托给明月呢?

1.知人论世——晓明月之寄托

《旧唐书》本传说王昌龄恃才自负“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殷璠 《河岳英灵集》: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惜 。

“不护细行”就是说,他得罪贬官,不是什么重大问题,只是因为生活小节不够检点。为人处世、才情张扬、锋芒太露,免不了招致同僚的谤议非难。王昌龄因为狂放、不拘小节而惨遭贬谪,诗人用明月陪伴寄托愁心,其实是对王昌龄清白人格的认同,正如李白诗云:“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王昌龄自己也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真正的了解和信任,因此,只有这冰清玉洁的月能寄托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和理解认同。

2.同病相怜——感同身受的悲悯

李白写作本诗之时已被赐金放还。李白少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对国家人民有着满腔治国抱负,李白有诗“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都表现了他的治国思想。但担任待诏翰林期间,李白却没能实现他的理想,因为天子以弄臣待之,让他颇不得意。天宝三年,李白醉酒狂放,由此受到谗言,被玄宗疏远,赐金放还。天宝七年,当他看到自己的知己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谪,他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寄托了对朋友最深的同情和理解,他的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个人的得失,对朋友的一片忠诚,深深打动后世读者。

凯特·汉伯格说:“一首抒情诗歌,不管所写的情事是什么,但是它真正的感情的质量,也就是感情的品质和感情的数量,是代表这个作者的品格和质量的。”李白将愁心寄托给明月时,直切灵妙地表现出于明月和内心的心理空间意义。正是诗人不囿于个人荣辱得失,而对知己的同情性理解,使作品的生命质量更加深厚博大。

五、结语

新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界定为语言、文化、审美和思维四个方面,要求教师注重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朱自清先生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一文中指出:“会读诗的人,多读诗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替古人着想,依然觉得这些诗真切。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识的真切。”语文教育的旨归是人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读诗能力,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人生审美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点拨学生关注诗歌的音声、意象和形式、扩充文化背景知人论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和诗人真诚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带领学生领略人生的诗意。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小学语文的“诗教”[J].课程·教材·教法,2019(6).

[2]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8.

[3]肖培东.以诗歌的方式学习诗歌——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20(8).

作者简介:吴兰娟,女,1992年生,江苏张家港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诗歌教学朗读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