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砖中军戎服饰探析

2022-04-15刘云霞

东方收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画像砖铠甲

摘要: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群出土的大量画像砖,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民族融合等内容,其中有很多关于军事方面的描绘,为我们探析魏晋时期军戎服饰提供了充实的图像信息,使我们能够从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嘉峪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少数民族多在此聚居,又因当时中原地区多战乱,大量流民迁徙到此,因而促进了当地服饰文化的大融合。军戎服饰在魏晋时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既承袭了汉代服饰的形制,又吸收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改良后更加适应嘉峪关地区的气候、经济、文化、习俗等。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军戎服饰;画像砖;铠甲

引言

我国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通常提及我国服饰文化的亮点时,人们一定会想到辉煌华丽的唐代服饰,但其实在我国古代服饰文化中,还有另一个精彩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承袭了汉制,追求尽情于山水的潇洒气质,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喜欢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这种款式。男子穿衣力求宽松自在、随意不羁之感,女子服饰则长裙、大袖、配饰层层环围,整体给人以飘逸之感。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必经之点,同时受到当地气候、习俗及多民族文化的影响,服饰也多呈现出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地域风格与民族大融合聚居的特点。而戎装是我国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不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且多飒爽、刚性的风格,同时它也影响到日常服饰的发展变化。例如魏晋时期的裲裆铠多用于士兵穿着,后来百姓们发现其妙处,出现了棉质、皮质裲裆,同样起到保暖防护之效。

一、嘉峪关魏晋墓的相关问题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处于古代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由此通过。古墓群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约20公里处的新城镇,分布在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

魏晋时期,匈奴、氐、羌、鲜卑等民族迁徙于此,在这里聚居、生息、屯耕和游牧。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中,人物不同的相貌与服饰都表现出魏晋时期此地多民族聚居并和睦共处的情景,而与此同时,魏晋时期的中原地区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导致大量移民入迁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政局也稳定,促使经济与文化均有了发展。从魏晋壁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期河西地区民族杂居融合、交流、迁徙与文化的碰撞融汇。大量的士人、平民、贵族等迁入这一地区,带来了中原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區的经济发展,也使聚居在此的少数民族接纳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与文化,他们从游牧生活逐渐转化为半农耕生活,共同创造了一处安居乐业之所。

嘉峪关魏晋砖画大量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画面,出土的壁画砖有出行、采桑、驿传、车乘、狩猎、宴饮、博弈、乐舞、进食、酿造、畜牧、屠宰、庖厨、营垒、屯垦等生活题材的画面,记录与反映了当时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二、壁画内容的形成与特征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群,自1972年到1979年前后,一共考古发掘了18座墓葬(9座素墓、9座壁画墓),发现砖壁画760余幅。砖画多以一砖一画的形式表现,多以表现现实生活场景为主。现在墓区供参观的墓葬只有6号墓,其他墓葬为了保护砖壁画都进行回埋,封闭保存。

2018年1月20日,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甘肃省博物馆专场推荐的三件国宝分别是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其中,驿使图画像砖便出自魏晋壁画墓,其曾在1982年被用来作为中国邮政的标志,成为中国邮政全国通行的“形象代言人”。此幅砖画出自5号墓室,画匠用概括抽象简洁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一位驿使,只见他头戴黑巾帻,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靿靴,手持凭信,驿马四蹄腾空,驿使稳坐马背,生动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信使骑马飞奔送书信的场景。砖画上的驿使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差形象,砖画上面特意没有画出驿使的嘴,据说是为了表明昔日驿使的守口如瓶。

根据画像砖的画面内容,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反映当时农牧业生产劳动的场景;第二类,描绘墓主人出行豪华奢侈的场景;第三类,描绘军屯和民屯的场景。

三、魏晋壁画砖中军戎服饰分析

(1)《出巡图》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群的3号墓、5号墓及7号墓中的出行图均有描绘军士穿着戎服的画面,尤为经典的是5号墓前室东壁的出行图。只见图中队列分八排行进:第一排是一位头戴墨巾帻、身穿皂缘领中衣的文吏,他骑马为队伍前导;第二排是与前排着相同服装的文吏,骑马紧随其后;第三排有两位武士,戴兜鍪披甲,持矛骑马前行;第四排为墓主人也是巡主官,戴巾,这种巾称为福巾,无角,着绛标,系络带,持鞭;第五排是三位骑马的武士,着装与前两位武士相同,右边的武士手持红色旗幡,中间的武士手持浅绛色旗帜,旗杆上为旄牛尾做的装饰,左边武士手持枪矛,并排骑马紧随其后;第六排为一人,是一位武将,着戎服,戴冠,着绛标,系皮带,身佩弓箭,手持长矛似为驻军主将;第七排为四位将士,皆戴兜鍪,披甲,右边的武士手持黑色幢旗,其余三人皆持矛;第八排为四位武士,与前排相同,戴兜鍪,披甲,手持矛。画匠采用了藏头露尾的绘画手法,表现当时出巡规模的盛大与浩浩荡荡。画面第七排与第八排画匠画了四个马头、五条马尾,并不影响整幅画的协调感,反倒给人以一种千军万马之感,感觉后面还有许多武士,表明出巡队伍规模盛大,人数众多,气势雄浑。

(2)兜鍪、帻、帢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无论男女皆长发,为了行动方便需将头发加以固定,由此出现了冠帽、帻巾等头上饰物。当时,贵族男子20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而平民百姓则在20岁之时以巾覆发,奴隶们则会剃发。到了魏晋时期,冠是官吏们的专用物品,戴冠代表地位较高,而位于河西地区的嘉峪关在魏晋时期并不多见戴冠者,常见多为戴福巾、帻,这也说明当时在嘉峪关并未有较高级别的官员,主要为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吏。

帻为一种便帽,在魏晋时期主要是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所佩戴,材质一般为质地较厚实的方形布帛,折叠成固定的形状,也为一些较高级别官员冠的衬垫之物。后人们发觉扎巾比戴冠轻便,文人雅士常戴巾为风雅,武士束巾帻以为儒雅也较为轻便。帻又分为平上帻与介帻两种,平上帻形状顶部平坦,帻后加高,为武官所戴。介帻顶部高起如尖角屋顶,为文官所用。着巾不分尊卑贵贱,人们多以巾裹首,可为常服,也可为戎服。因嘉峪关地区常年风沙较大,昼夜温差大,着巾有利于防风保暖。

嘉峪关魏晋墓群砖壁画中有许多描绘戴帻的官吏,较为典型的是6号墓《出行图》中三人,中间者捧剑戴帢,前后两者则戴介帻。帢,也为一种便帽,用缣帛制成,乃上尖下大的帽子。嘉峪关魏晋画像砖7号墓《宴饮图》中便有戴帢的画像场景。

魏晋时期,军士所戴比较常见的是匈奴式的尖锥顶兜鍪(多用于打仗时所戴),有耳护,顶部中心插有一束长缨,多为红色。

(3)铠甲

由于魏晋时期连年战乱,军铠主要为裲裆铠、筩袖铠、及明光铠三种。而在嘉峪关魏晋墓群画像砖中发现此时嘉峪关地区军士铠甲多为筩袖铠与裲裆铠。

筩袖铠是早期使用的防御性装备,一般用皮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甲片连缀在一起形成圆形的甲身,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缀成甲身,肩部向下装筩袖,上下连接可护肩。上身作筩袖可护心脏,下着护髀,可护大腿部位。此筩袖铠坚硬无比,防御力很强。

裲裆铠是一种背心式的铠甲,前后分别两片,前护胸,后护背。一般多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也有少数用兽皮制作,常见于胸部位置,采用小型魚鳞纹甲片,方便武士活动,同时为了防止甲片磨损皮肤,身上常衬一件厚实的裲裆衫。

魏晋时期中原动乱不安,百姓多效仿裲裆铠制作成裲裆服饰,常用布帛制成,内填丝棉,有一定的防御性,又因嘉峪关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着裲裆可保暖御寒,便于生活劳作。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中典型的为6号墓,《采桑图》中,一位女孩双手持桑叶,身着裲裆。此外,推测当时嘉峪关地区的士兵在穿裲裆铠甲时,也有可能内着棉裲裆保暖,来适应当地的气候。

而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可能还有单、皮、棉之分,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外出游牧,可能穿着皮裲裆御寒,也方便狩猎。裲裆可外穿也可穿在里面,实用性较高。

明光铠之所以这样称,据传与其胸前、后背的圆护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圆护的材质多为铜、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并且一般圆护都要经过细致的打磨,打磨到很光滑,类似铜镜。所以当将士身穿铠甲在阳光下时,圆护会折射阳光,战士穿上就犹如天神降世,发出耀眼的光芒。因此,得名明光铠。这种铠甲是在裲裆铠的基础上加上圆护跟护膝、护肩等,但腰间通常都系有一条皮质的束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光铠逐渐代替了裲裆铠的使用。

(4)袍

魏晋时期的官服形制基本上承袭汉制,为一种较长的袍服,乃文武百官常着服饰。袍服长达脚面,有表有里,宽衣大袖,袖端收敛。袍服内衬为皂缘中衣。袍服穿着后领部呈鸡心状,所以称为鸡心领。袍服内根据气候表里之间可填充棉絮等,以起到保暖御寒的功能。天热时,袍服为单里,易散热。魏晋6号墓《出行图》中三人,中间一人捧剑戴帢穿袍,后两人穿袍,戴巾帻持笏,三人袍服样式皆同,说明当时文武百官皆穿袍。

而百姓也穿袍,百姓袍服皆为短袍,长至膝盖处,方便行动劳作。衣袖较宽,更加合身,没有裤裆,有的则膝下绑腿,如魏晋墓5号墓前室东壁牧人身着衣饰。后随着丝绸之路的通行,少数民族文化与该地区文化融合交流,逐渐形成南北风俗相互渗透的现象,这种方便劳作的宽袖短衣袍服,之后曾在中原地区风靡一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5)袴褶

袴褶之所以在嘉峪关地区较为流行,一是因为该地区本就为多民族聚居地,服饰文化相互吸收交流;二是因为该地区还是以畜牧业、农业生产为主;三是因为该地区常年风沙较多,袴褶窄袖口,裤腿可下扎口,能够有效防止风沙入侵人的身体,提高劳作效率。军士之所以选袴褶为基本常服,也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褶为上衣,制衣材料多为缣帛或织锦,也有用皮革者。其款式多为短衣、圆领或交领,衣褶最长均不过膝盖。

袴为裤子,其材质多选用木棉布,柔软且牢固耐磨损,其款式为现今的合裆长裤。古时人们常穿的“胫衣”相当于两个裤筒,像极了现今的套裤,是专门用来给腿保暖的。无裆之裤,谓之袴。而北方民族则多穿满裆裤,一是方便骑马放牧;二是塞外寒冷,开裆裤不能保暖,而满裆裤便于骑马且更利于保暖。

(6)靴

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用品,后传入中原地区,为军中使用广泛。胡人的靴分为高靴、短靴。靴可长至膝,多用于外出打猎、乘骑,又俗称马靴,多用皮革制成,也多为军将士卒所用。短靴多用于日常穿着,多用丝织品、毛毡等制成。长靿靴便于涉草,行动方便,同时可保护腿部肌肉皮肤少受到摩擦碰撞,所以深受嘉峪关地区军士喜爱,由于当地多有少数游牧民族,受其影响,使得靴在当地颇受欢迎。

表1   魏晋墓室画像砖中武官服饰与士兵服饰比较

表2  魏晋墓室画像砖中军戎服饰与文化服饰比较

结语

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的军戎服饰吸收了北方游牧、狩猎和西域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如兜鍪、袴褶、靿靴等方便了军士的活动与生活,减少了平时的磨损,提高了效率。根据魏晋画像砖中描绘的士兵形象,发现此时期军士的戎服还是防御性与功能性大于审美性。军戎服饰也多影响着民间百姓的服饰,深受百姓及贵族的喜欢。同时,军戎服饰也见证着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夷.中国服装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陈东生.新编中外服装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

3.甘肃省文物队等编.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林少雄.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M],兰州.2002

5.王明泽.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6.吴欣.中国消失的服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5

7.谭蝉雪.中世纪服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

8.薛长年.嘉峪关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3

作者简介:

刘云霞,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

猜你喜欢

画像砖铠甲
《国王排名》:用极致的纯粹,击穿成年人的“铠甲”
陈凯致力盔甲工艺的文化传承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听《长安十二时辰》甲胄师讲铠甲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一块特殊的东汉马纹砖鉴赏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
鲜花铠甲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