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溪《六柿图》禅逸画风的体现

2022-04-15刘士涵

东方收藏 2022年3期

摘要:禅逸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用来形容宋代开始出现的一批禅画家。牧溪作为禅逸画风的集大成者,在日本被称为“画道的大圣人”,在中国近代也有“墨气深沉集大成者”的美誉。其笔墨中的自由洒脱、不费装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本文从《六柿图》这一作品出发,从笔墨、构图、题材等方面探讨其禅逸画风的具体表现方式。

关键词:牧溪;《六柿图》;禅逸画风

一、禅逸画风

禅逸是逸品的一个延伸含义,主要用来形容南宋时期画坛上出现的一批禅僧画家,牧溪(法常)亦在此行列之中。可以说,想要看懂他的画,就必须明白禅逸画风。那么,什么是禅逸画风呢?

《说文解字》中对逸做出如下解释:“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由此可见,逸最早的含义是“走、逃跑”,之后将其应用于诗文书画等不同载体中,才慢慢衍生出“自由、豁达、缥缈”等含义。而“逸品”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范畴,最早由唐人李嗣真在《书后品》中提出“超然逸品”,这里的“逸”是用来品评书法的一个概念。之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将“逸品”与其他品格分离。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作了进一步的引申,他说:“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这里张彦远并没有明确提出“逸”格,却在神妙之上还加了一个“自然”,不少学者也将这个自然与之后“逸”的含义相联系。至宋代黄休复才在《益州名画录》中明确地将“逸品”立于神、妙、能三品之上,彼时“逸”的概念已经作了进一步的引申。可见,不同时期对于“逸品”的表述以及重视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之后亦发展成了清逸、雄逸、飘逸、禅逸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溯其本源,“逸”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存在时,其所代表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超越、闲适、放纵”的审美品格。

禅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问,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禅强调的是对自然的感悟,这与美学中“逸品”的概念不谋而合,于是禅逸一词应运而生。综上,禅逸是一种不拘常法,旨在追求自然、抒发自身主观感悟的美学追求,而落实在画面上常常通过简笔泼墨等技法营造出画面空灵缥缈、静谧悠远的深沉气氛。

二、《六柿图》中的禅逸画风

在牧溪传世的绘画作品中,花鸟蔬果题材所占篇幅甚广,后人常将《六柿图》(图1)、《粟图》(图2)、《萝卜芜菁图(组图)》(图3)放在一起评述,却唯有《六柿图》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牧溪禅宗绘画艺术的代表。牧溪作为入世禅僧,他的绘画作品中有非常浓厚的禅意却不乏生活气息,而这些禅意通过他的笔墨展现开来,从而形成了禅逸画风。

1.笔墨造型

《六柿图》中以简逸的笔墨绘出六个柿子,上方留出大片空白,下方的柿子或勾勒、或点簇、或阔笔涂抹,浓淡不一、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看似随意却井然有序而不显呆板。左右两端的两个柿子以清墨用线勾勒,不做晕染,看似简单的线条却在圆润有质感的同时也做到了虚实、粗细之分,足见画家功力。中间右侧的两个柿子都以浓墨染出,却也有微妙的差别,后方的柿子墨色最重,当是以浓墨阔笔横扫,其形象也最为方正;右侧的柿子墨色稍淡,且有浓淡变化,柿身稍侧,靠近中间的部分作直线,做出了一种类似遮挡关系的视觉效果,这两个柿子构成了整幅画面最主要的视觉中心。左侧的柿子与下方的柿子则是以淡墨点染,却分别留出右下角的空白,构成了类似于“反光”的效果,这在传统中国画中是相当少见的。此外,柿子的柄部也别具一番趣味,柄部当是用焦墨以行书入画,充分表现了柿子柄部相较于柿身更为坚硬的质感。在造型方面细看也有所不同,最右侧的柿子柄部向右,而其余柿子则向左,中间黑色的柿子柄部最长,平衡了中间下方的柿子,同时通过柄部的朝向又将视线牵引回中间的黑色柿子上。由此可见,画者老辣的用笔及墨色的熟练把握。

2.构图空间

《六柿图》中五个柿子成一字排列,中间一个位于下方,构成了左二右三的构图比例,且六个柿子均位于整幅画作的中下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居中式构图并不少见,《六柿图》也是采取了这种构图方式。此外,这幅画中三分之二都是留白,观牧溪所作《萝卜图》《白菜图》《粟图》不难看出,这其实是非常有牧溪个人特色的表现形式,营造出一种宽阔的空间,通过色墨与留白空间的分割以寻求画面的平衡,从而达到一种“静”的美感,但与牧溪其他作品不同,《六柿图》也有其独特性。在这幅画中,原本俯视的柿子应当是最近的却最小,平视的柿子应当是最远的却最大最深,且与其他柿子位于一条直线上,并对右侧柿子做出了遮挡,打破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局限。在谢赫六法论中,“经营位置”便在其中,牧溪的《六柿图》却是一种不符合常理的构图方式,在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少见,甚至是独一份的。然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牧溪以这种奇特的构图方式,以及他那随性洒脱的笔墨语言,将视觉中心巧妙地放在中间那个黑色的柿子上,但与此同时,其他柿子与这个黑色的柿子又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分主次,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打破画面的平衡,正因此,才显得牧溪在“经营位置”上的良苦用心。

3.意象表现

潘天寿在《佛教与中国绘画》中指出:“可是木石花鸟,山云海月,直到人事百般实相,近是悟禅者自己对照的净镜成了悟对象的机缘。”对于禅画家们来说,他们所作的绘画其实是对自己“悟”的体现,牧溪自然也不例外。

《坛经》有云:“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中,“念”是念想,而禅宗追求的是“无念”。“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其意并非是要放下所有念想,而是“自性起念”,从自身的佛性起念,达到一种“自在”的境界,这里的“宗”是宗趣,故有“无念为宗”。“相”是佛教的概念,是一种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所谓“无相”,是“于相而离相”,并不否认事物本身,而是強调不执著于事物本身,不为“相”所锢,超脱物外,方得真如,是谓“无相为体”。“住”在汉语中有停留的意思,延伸至禅宗则是一种不可解脱的状态,往往可以理解为执著,“无住”是“为人本性”,《六柿图》正是对无念、无相、无住的最好体现,左右两边留白的柿子、不做描绘的柿身是为“无”,也就是“无念”,但柿子用清墨勾勒是为“有”却不被禁锢,于无有之间寻找“自在”,是一种梦幻般的悟境体验,类似于美学之中的“酒神精神”。中间右侧两个黑色的柿子不为柿子的物象所禁锢,特别是中间的柿子,造型最大,墨色也最为单一,为无相之实相,所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中间左侧的两个柿子离观者最近,形象也最接近现实中的柿子,可以比喻“人之本性”。此外,六个柿子在画面中几乎处于一条直线,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可以见得就像这六个柿子一样,无念、无相、无住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取一而舍其他,他们之间互相联系却也独为个体,从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在强调事物本身的自在。由此来看,《六柿图》并不仅仅是对蔬果的描绘,更多的是通过柿子来暗示禅宗思想,这也是禅逸画风区别于其他绘画风格的关键之所在。

三、牧溪绘画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牧溪并不是一个“野狐禅”,而是一个被时代淹没、才情兼备的禅画大家。那么通过《六柿图》我们可以总结出牧溪的一些绘画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这位被画史遗忘的画僧。

1.超越性

这里的超越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画面本身的超越。牧溪的《六柿图》打破了心与体的界限,超越了现实,达到一种禅宗中“悟”的境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甚至“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对于这一层的超越,学者徐建融认为,超越性也可以与深刻性同义,“这是真正的禅宗画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尤其可以看得清楚”。二是从当时的绘画发展角度来说,牧溪所处的时代为南宋,彼时院体之风盛行,文人绘画初具雏形,减笔画经禅画家之手尚在起步阶段,牧溪的绘画融合了文人畫之审美情节、减笔画之笔法,从而达到笔笔之间尽显禅意,这在当时也是一种不小的超越。

2.抽象性

牧溪所生活的时代是南宋,避世写意人物已经日趋成熟,写意花鸟却还在萌芽阶段。从牧溪的作品《观音、猿、鹤》可以看出,牧溪已经将写意人物画的技法运用到花鸟画之中。这样一来,在画坛中,牧溪被评为“笔墨粗恶”也就可以理解了。重新看《画鉴》,不难发现牧溪“粗恶无古法”是与赵孟坚比较的结果,赵孟坚《岁寒三友图》中竹子的表现接近文同的笔法,松针劲健,整体来看属于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而反观牧溪,用笔挥洒随意,不具形似,这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因此不被当时所接受,不得不说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3.破坏性

牧溪的绘画对当时的画坛风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且不只是绘画风格,《历代名画记》中说:“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呼画”。沿袭至后来愈发变本加厉,而像牧溪这种“无古法”的画家很容易被归为异类。此外,谢赫“六法”中将“骨法用笔”“应物象形”排至前列,而牧溪这种“多用蔗渣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无疑是对古法的破坏,但诚如徐建融先生所说:“对于传统的破坏是一种反常思维,一切新的发现无不始于反常……禅宗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艺术,并通过对传统的‘破坏而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结语

如今“禅逸”一词并不少见,无论是在国画领域还是在设计领域,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然而究竟什么是“禅逸”,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另一方面,牧溪和他的画作在经过长时间的埋没之后,在近代才逐渐被人发现,这幅《六柿图》也是于高居翰先生的《日本收藏的中国宋元禅宗绘画》中才在国内首次亮相,而这幅作品在日本早已是国宝级的画作了。通过研究牧溪《六柿图》,不仅对“禅逸”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禅逸”概念的指导下,也对理解牧溪的画作有了深刻的研究意义。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正在于此,通过详细分析《六柿图》中的笔墨技法、构图位置、意象表现,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禅逸”,同时也能通过“禅逸”来了解牧溪的绘画特点。南宋时期禅宗兴盛,这种融合了儒道释三家之言、探究生命的学问在绘画领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那些灿若星空的禅画作品中,牧溪或许不是最大最亮的那颗,但也是有相当重要意义的启明星。牧溪的作品不仅对日本水墨画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值得当代中国画家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建融.法常禅画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J].法音,1989(03):36-39.

3.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霍然.宋代美学思潮[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7.

5.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高居翰,林小平.日本收藏的中国宋元禅宗绘画[J].美术研究,1983(02):70-75.

7.天秀.南宋牧溪《写生蔬果图卷》[J].文物,1964(03):36-37+62+5+7.

8.刘洪彩.《六柿图》与悟境层次[J].国画家,2013(04):67-68.

9.王雅茹.浅析牧溪《六柿图》的创作意境表现[J].大众文艺,2011(18):129.

10.庞东爽.牧溪《六柿图》禅画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11.刘肖肖.中国画禅宗审美取向及其现实意义[D].北京理工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刘士涵,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