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2-04-13彭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辨性论点自然段

摘 要:近年来,高考语文学科試题中对写作的测试,越来越注重对关系类作文的考查,而内容的逻辑思辨性是写好这类作文题的关键,与此同时,结构的清晰明朗,语言的优美脱俗,例证的厚重新颖,同样考验着考生的文学底蕴和思维的深度,本文将从文体特征、结构、语言、内容等若干方面对关系类作文的创作技巧进行剖析,并且进行实战性的具体创作演示,以便学生掌握一种方便快捷的考场创作方法。

关键词:关系类议论文 逻辑思辨性 创作技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11

针对近些年来的高考语文测试中对关系类作文考查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考生普遍在复习阶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具有逻辑思辨性的阐述、语言文字的严密性与文学性的结合、结构的层次分明等,但是怎样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高质量的创作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确实对考生的临场应对和文学素养积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接下来我们从内容上如何做到辩证思考、结构的严密性与文学性怎样完美结合以及事例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怎样体现等等几个方面,结合具体实战演示来为考生提供一个操作性强的创作思路。

一、关系类作文要想做到内容上极具逻辑思辨性,并且能充分体现其文体特征,不跑题,就要对其内在特点进行精准把握,在论述中充分阐明其矛盾统一的哲学内涵

关系类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出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和概念,如“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自由”与“不自由”“坚硬”与“柔软”,等等。通过严谨的辩证思考,揭示出看似矛盾对立的关系背后所隐藏的内在深层联系。

例如,“快与慢”的话题,一定要注意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阐述清楚,充分地体现出其哲理思考的严谨性和辩证性,不可偏废,只取其一,“快让慢有了一种时不我待,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慢让快有了一种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从容淡定。没有快,慢就失去了时间和效率,而没有慢,快就与节奏的把控、良好的心态、欲速则不达的生活智慧无缘。快,不意味着急于求成,而慢,也不意味着一味地等待、有失于行动。”以上的论述将“快与慢”这一对儿看似矛盾的关系统一在一起,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了辩证统一,这才是关系类作文的关键所在。

再如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作文题“有了鱼,还捉老鼠”的漫画作文,对所涉及的猫、老鼠和鱼的辩证思考,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辨性,首先要考虑到猫捉老鼠的责任和角色意识,同时也要考虑到猫吃鱼角色丰富多样性,也就是所谓的全面看问题,而不是以偏概全。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事物矛盾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也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猫、老鼠、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猫而言,鱼我所欲也,老鼠亦我所欲也,猫捉老鼠的责任与担当和猫吃鱼的天性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矛盾的统一和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如果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单论“责任担当”,或者“天性兴趣”都是缺乏逻辑思辨性的表现,而二者的结合才是正解。除此之外,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也是逻辑思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始终事发展变化的,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存在的稳定性,还要看到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论证问题时,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哲学的思辨性来源于对材料所涉及所有概念的精准把握和解读,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完整地认识材料,从而得到一个深刻、具有普遍联系性的观点来,并在接下来的阐述中进行辩证分析,才是关系类作文的精髓之所在。

二、关系类作文的例证,要展示出考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感

关系类作文的创作正如前文所说的一样,新颖而独到的观点,深刻而丰富的哲理,真挚而充沛的感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所列举的事例的选择也决定了作文的品质。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国外,从书本上的故事到社会中的实例,可以用来说明同一观点、说明同一个道理的例子浩如烟海,考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也具备了相当的材料储备,那么什么样的事例才是高考关系类作文的首选呢。我认为要从厚重感和时代感两个方面着手。所谓厚重感,就是在人类历史或者发展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的,为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的。这些事例本身具有深刻丰富性,用于论点的证明,不仅能体现作者的知识面宽泛和广博,也能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文学素养和深刻的人文精神。

例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它抹去了勉强别人所带来的压力,也减少了被他人勉强所带来的痛苦,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姜太公钓鱼也是双赢,他避免了垂钓人枯坐求鱼时的心焦,也减少了池中鱼儿嬉戏时的忐忑,带来了两不伤害的和谐;孔明七擒孟获是双赢,它带来了和平、安宁和发展,也消除了内患和隐忧,带来了国家和民族的和谐。”这个针对“输与赢”的关系类话题作文论述中,笔者以历史文化名人孔子、姜太公、诸葛亮为例,不仅恰到好处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还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深入了解,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也使文章本身有了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笔者对“功利与道德”这一关系类话题的阐述,“功利需要道德的约束,如果说功利是一朵娇艳而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道德,它就是人们从心底升起的太阳,阳光驱赶了阴霾,道德赶走了邪恶,给功利以正义和人性之美。薇娅之流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为了金钱铤而走险,致国家利益于不顾,疯狂的代价就是灭亡。韩红高调行善,慈善家的财富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了这个物质世界里温暖而真诚的人性感动。可见,功利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让欲望膨胀,也可以让善行更有力量和温度,这一切源于道德的约束。”此文中,作者从明星财富与德行这一热点问题出发,联系了当前明星偷漏税和做慈善这些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不仅能吸引阅卷人的注意,也能引发阅卷人的思考,从而达到展示考生人文积累和创新思维的目标,这样的实例充满了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灵活敏捷和视野的宽广,极具魅力。好的例证求精不求多,应该以质取胜,不是堆砌成文,给人以单调重复之感,各个例证要服从于同一论点,而针对性、论证角度、侧重点应各有不同。尤其要注意例证不能就事论事,要重分析轻叙述,对例证的分析要深刻透彻令人信服,要阐述出事例内在的哲理性,从而使文章在丰富与深刻兼备的基础上,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三、关系类作文需要在内容上充分體现逻辑思辨性和语言文字的文学性

议论文创作成功的关键是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所以必须要从题目的拟订、开头结尾的先声夺人和收束有力、阐述过程的严谨有序、结构的清晰明朗等方面入手,以散文化的优美文笔将逻辑缜密的辩证思考组织起来。接下来,笔者将以“曲与直”这个话题作文为例,详细解读关系类议论文考场创作技巧,为考生提供一个极具可操作性的创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关系类作文而采取的一种创作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一类关系类型的作文,例如,“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此类作文的话题的各要素看似是对立矛盾的,实质上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即在对立的背后有统一。下面介绍一种创作此类作文的模式,我们简要称之为A+B+AB。全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字数要求至少850字。

第一自然段:开头一般采用散文化文笔开头或者历史人物典故开头,构成排比句式,再摆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类作文的中心论点一般要求将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因素统一起来,整合成一句符合生活逻辑,而且又简洁富有哲理的一个观点。

例如,话题“舍与得”,观点可以整合成:有舍才有得是人生的一种智慧。观点必须包括话题的两个因素,不能只提一个不提另一个。

下面以话题作文《曲与直》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写作方法。

开头一:直是方,曲是圆,外圆内方成就了人生的精彩;直是大道,曲是车轮,驾驭人生需要不同事物的和谐共存;直是山,去是水,阳刚和阴柔都是美。完美的人生需要能屈能伸的智慧。

开头二:有人说,曹操败走华容道,成就了关羽的义,自己也落了个枭雄的千古骂名,缘于过曲;有人说,项羽身陷垓下,自刎乌江,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也葬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缘于过直;我说,曲是气度,直是气节;曲是忍耐,直是坚守;曲是屈,直是伸: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中心论点将看似对立矛盾的话题的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组织成一个符合生活逻辑,认知正确的观点,这是此类文章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二自然段:首先议论话题的第一个要素,也就是A+B+AB的A。

下面以《曲与直》为例,继续介绍其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坚守是一种高尚的信念。(首先提出分论点一)//人生需要宁折不弯的气节,时代也需要对崇高理想,高尚情操的坚守。(对分论点进行简要精炼的分析解读,议论分论点内在所包蕴的人生哲理,也就是阐述观点的合理性)//屈原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发出“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疾呼,“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千百年来受到民众的爱戴与缅怀,“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却世世代代活在人民的心中,像一座丰碑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令人景仰,这就是坚守信念的魅力。(选取若干名人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例子要求言简意赅,知名度高,最好选取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方便引用其名言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直从来就是一部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一首荡气回肠的诗篇,一幅气势恢宏的画作,让每一个人心潮澎湃,充满感动。(最后还必须再总结一两句,即强调一下论点,同时还揭示了例子所蕴含的意义)字数在200字左右。

第三自然段:接着议论话题的第二个要素,也就是A+B+AB的B。

下面以《曲与直》为例,继续介绍其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忍耐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弯曲是一种韧性和力量的积蓄,不是一种退缩和逃避,恰恰是生活的智者蓄势待发的一种理性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死摆在司马迁面前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是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末世,文采不表于后世”,终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古,能屈能伸能弯的背后有一个铁骨铮铮的脊梁。||曲就是山间的涓涓溪流,就是细腻的小夜曲,就是清新淡雅的风景画,让我们领略着生活的别样风情。

写法同上,字数在200字左右。

第四自然段:最关键的一个自然段,必须将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阐述二者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而且不能是简单的A+B,而是AB,也就是A中有B,B中有A,一般采取A让B怎么样,B让A怎么样的议论形式。字数在200字左右。

下面以《曲与直》为例,介绍第四自然段的写法。

成功的人是能将曲与直结合起来的人。||弯曲让挺直具有了理性,韧性和灵活性,挺直让弯曲具有了信念,气节和对原则的一份坚守。//韩信对胯下之辱选择了忍耐,历史证明,英雄敛起雄鹰般的双翅,是为了追寻那心中从未泯灭的梦想;勾践在会稽山上选择了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隐忍不是怯懦,霸主的梦想值得用一切去坚守。//曲是变通,直是执着,变通与执着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个个精彩的人生。

下面再列举“自由与纪律”的辩证议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没有自由,纪律就丧失了价值与意义。

再列举“继承前人的传统与发挥自己的特色”: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发挥了自己的特色,才是对前人传统最好地继承与发扬光大。

再列举“表扬与批评”:没有表扬,批评只会让人心灰意冷;而批评让表扬多了一份理性与冷静。

第五自然段:结尾,写法与其他模式结尾一致,一般也采取排比句散文化文笔结尾。

曲与直就像潺潺的小溪和飞流直下的瀑布,引人入胜而又酣畅淋漓,就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风景画刚柔相济,浓淡疏密运用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像一首动人的诗篇时而磅礴,时而缠绵,在节奏的变化中演绎完美的乐章,完美的人生离不开能屈能伸的智慧。

总之,关系类作文作为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种重要考查方向,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其创作的难度不仅仅审题立意和材料解读,更难在对其“矛盾”关系双方的哲学思考和辩证分析,议论文创作无怪乎两个核心方面,一是论述逻辑的严谨缜密,滴水不漏,二是事例的罗列富有历史底蕴和时代感,抓住了这两个方面就抓住了解开创作成功大门的钥匙,只要我们能认真积累,丰富认知,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再加上对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就一定能创作出一篇精彩纷呈、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来。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性的审查、诗意的传统、文化的体察、内在的辨析,从来都是一篇充满美感和思辨的议论文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彭阳,1971年生,男,任职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中教一级,汉语言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猜你喜欢

思辨性论点自然段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秋天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美丽的秋天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