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2022-04-13江开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文本

江开龙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采用“巧用教材,发挥单元优势”“类文阅读,提升阅读品质”“以一带多,增强情感体验”“举一反三,迁移拓展应用”的策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04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双减”背景下对打造高效课堂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作如下阐述。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依据事先设置好的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并且紧紧扣住议题,选择多篇文本,然后根据议题、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和集体构建,最后达成一致认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1.选文

选文是教师根据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即“议题”,在深入钻研教材内的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选择的一组文本。选文通常以教材内的1-2篇课文为主,再加上若干篇教材之外的文章。当然,它们不是1+1式的简单拼凑,它们之间必须有着联结点——议题。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文阅读。

2.议题

议题是教师所选择的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结点,这也是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因此,议题要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空间,要有思考的价值,要合理、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议题可以一个,可以多个,还可以在一个主议题下确定多个子议题。

3.集体建构

集体建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有声与无声的对话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议题”为导向,对不同文本积极思维、探究、求同、比异、整合,最終达成共识的过程。

4.共识

共识不是统一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的武断做法,而应该认真虚心倾听、分析学生的意见,进而获得“议题”的共同认知。

(二)厘清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的联系、区别

崔教师讲道:“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应运而生,没有单篇就没有群文阅读。”单篇教学是“例”,是精读和讲读;群文阅读是“组”,是“群”,是略读,是浏览。精读以单文为例,是得意得言得法,是举一;而群文阅读是“以广见深”,是“以博见专,是反三。”单篇阅读教学,是围绕一篇文章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对语言文字潜心涵泳,抓典型的表达形式,抓阅读方法和训练点,要进行积累和运用,要从“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等方面进行教学。可见,处理好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关系尤其重要。单篇精读课文是基础,我们要用群文的“博”来弥补单篇的“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构建,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是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灵活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式,体现出单篇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特点。

(三)理清群文阅读教学与单元阅读教学的联系、区别

从文本的数量来看,群文阅读教学与单元阅读教学的文本都是多篇文本,但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通常为2-5篇文章,单元阅读教学的文本通常为4或5篇文章,并与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组合为一个单元。

2.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常常以教材内的1—2篇文章为主,再加上1—3篇教材外的文章组合成一组选文,并且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对多个文本的阅读。单元阅读教学的文本都是教材上的,但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仅需要完成一个文本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文本是教师根据确定的“议题”选择组合而成的。单元阅读教学的文本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按照一定“专题”编排的,各个单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完成初中阶段语文的教学目标。

(四)群文阅读教学的独特性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它有自身的独特性。

1.多样性

群文阅读教学的多样性是指文本的议题的多样,议题既可以是语文基础知识,也可以是文本的标题、作者、内容、情感、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

2.联结性

群文阅读教学的联结性是指不同文本之间要有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以此形成联结点,构筑共同的话题供学生探究。联结点是群文阅读课的导向,因此,如果没有联结点的群文阅读课不是真正的群文阅读课,是“伪群文阅读课”。

3.思辨性

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辨性是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议题”的导向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比较、讨论、求同、存异的思维活动。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低效

阅读教学往往缺少多样性、灵活性,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果造成教学效果不令人如意,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实施不畅

初中生处于认知水平不高、认知结构不完善、思维品质较低的阶段。但是,群文阅读学生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阅读多个文本,同时还要进行积极思维,达成共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内容比较浅显

阅读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常常将阅读要求、阅读知识一股脑儿抛给学生,针对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式训练,所讲授的内容也比较浅显,表述也只是纯粹使用文字,不注重内容和思维的深度,缺少了让学生渐次消化、系统理解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学生的深度阅读思维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巧用教材,发挥单元优势

依据单元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聚焦学生思维的特性,积累知识,学会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品质。这样也能改变以往单一阅读教学方法的弊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主题是《家国天下——传承先贤精神,实现强国梦想》。上完本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先确立一个核心议题“要实现国家繁荣及安定团结,个人应该如何努力”,组织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探究。经过求同、比异、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要实现国家繁荣及安定团结,个人应该做到:第一,如周亚夫一样,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周亚夫》);第二,要像愚公一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努力(《愚公移山》);第三,要提升个人自身道德修养(《孟子三章》);第四,要胸怀天下、有建功立业之心(《春望》等四首诗)。然后围绕一个核心任务——以“强国有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并开展演讲比赛。

如此,依据单元主题选择正确的单元议题,并且紧扣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够获得较好的单元学习效果,也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课本知识,优化个人知识体系。

(二)类文阅读,提升阅读品质

类文阅读,就是将同一种类型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进一步比较、思考与评价。类文阅读是群文阅读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这种阅读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本次的训练目标等因素,把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一起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理解文本的内容。比如:同一种景物,但是在不同作者笔下,却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同一主题的小说,但故事情感完全不同;同一类型的人物,在不同作者笔下却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同一种写作手法,在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教学《一颗小桃树》时,可以比较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两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但两者又有所不同。《紫藤萝瀑布》是写景状物,借景抒怀。《一颗小桃树》是状物抒情散文,通过双线组合,明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暗写我的人生经历,以物喻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贾平凹的《丑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学生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阅读,可以比较容易找到该类文章的共性,能够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特点,而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偏差。再如《愚公移山》,我国还有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外国也有不少值得阅读的神话故事,如《金苹果之争》《神灯》等。在指导学生学习《愚公移山》时,让学生同步阅读这些简短的神话故事,并找出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点。这些内容丰富的神话故事,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样,在阅读时学生根据同一类型的多个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阅读思考,不但体会了文章的多样性,而且拓宽、加深了学习的效果,思维品质、阅读品质也能不断得到提升。

(三)以一带多,增强情感体验

以一带多,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作为阅读的文本,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心情,从而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教学《马说》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议题“韩愈连用11个‘不’抒发其不平之气,那他有哪些‘不平’呢?”,同时推荐阅读韩愈的《答崔立之书》《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通过阅读学生了解韩愈的人生经历:四考得中进士,不得官;三考博学宏辞,不得录;三次上書宰相,不得音。从而走进韩愈不平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深入理解了《马说》一文中11个“不”,即伯乐之“不”、千里马之“不”、食马者之“不”,透露出了韩愈“不平而鸣”的思想,进而让学生与韩愈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样拓展同一作者作品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深度认知,能够真正实现读者、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再如,教学《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时,围绕议题“李清照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联系李清照的身世,通过阅读,学生达成共识:《如梦令》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渔家傲》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传达出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中知音难觅、孤独无依、欲诉无门、极力挣扎的痛楚和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厌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强烈追求。李清照一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所作词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词作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这样,学生从中读出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词人形象。这就是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这是单篇阅读教学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四)举一反三,迁移拓展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材就是“一”,而群文阅读就是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的最好的方法。例如,学习《曹刿论战》时,可以同时学习《子鱼论战》,这两篇文章题材相同——都是战争题材,其中有不少重点字词是一样的,如:师、伐、弗、既、败绩、鼓……还有相同的句式,如:倒装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宋公及楚人战于泓”……鉴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议题”——这两篇文章,同为论战,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曹刿和子鱼的作战思想相同?《曹刿论战》中“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子鱼论战》中“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两篇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读懂文章。然后,通过探究达成一致认识。

这样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感悟,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既迁移、拓展、应用了课文重点字词意思、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等语文学科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所发生的一次革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和提升,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群文阅读选文数量上的增加无疑会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上的丰富性又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呈现的形式,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把语文学科知识及“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这不但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三)群文阅读教学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群文阅读教学不但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教师有更加深厚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提供内容、点拨引导的作用,读书、思考、讨论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这种方式拓宽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思路,也拓宽了阅读材料的外延,能够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品质,从而也确实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曾叶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学周刊》2019年第10期。

(本文系上杭县第八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CZ2019YW003)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