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中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2-04-13姚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文章

姚雪

摘 要:语文本就是初中课堂教学的重点科目,阅读教学也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就要重视阅读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学生,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语文阅读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教学手段的创新,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提升和成长。

关键词:学生中心 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03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该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来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进行被动的阅读学习,这对于学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教育方式和教育意识的改变,语文课堂也由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语文教师自然也要在阅读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阅读教学,善于运用科技信息手段,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中还是语文考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语文科目的学习、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是不断增强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文科目的学习能力,对于其他科目的理解学习都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1.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阅读材料都是有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从语文阅读中感受到文章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既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就是教师让学生朗读材料、教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教师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赏析、教师总结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思想等步骤,教师的教学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却只占了小部分,这样的教学无疑会使学生厌倦语文学习、厌倦阅读学习。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中心位置,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含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材料,学生在感受作者童年生活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将文章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既可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真正将学习兴趣融入阅读学习中。

2.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获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欣赏、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散文《春》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中的春的活力和魅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感受的春。自己看到的春,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文章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内涵。最后教师也要升华拓展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春背后的含义和意义,春是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等,让学生把主题深化,让学生对文章背后的内涵进行思考探究,提升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

3.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古文诗词的鉴赏能力

中國的古诗和古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沉淀,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赏析,在学习相关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积累,把古诗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以今带古,让学生通过对现代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过于重视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

语文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授,教师会为学生分析探究语文课文的重难点和文章思想,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解的内容就可以,学生缺乏主动探究学习,导致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教师累,学生收获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难提升,语文的阅读成绩普遍较低,语文学习兴趣低下。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和学习情况,在语文课上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制定好教学目标,在阅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学习,尽量减少教师的干扰,给学生最大的学习空间,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合适的引导和指导,对于不规范的阅读习惯及时给予更正,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意义。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阅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的阅读学习时间不足

现阶段的学生学情考察还是以试卷形式为主,应试教育导致教师更加看重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还是会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学生考试题目做得好,但是对于课文阅读理解能力差。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放手,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升能力。

3.阅读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普遍缺乏质疑精神,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有很大关系,一个原因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不是很重视,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多是无效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辨精神,使得学生逐渐失去思考的欲望和思考能力;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没有给出及时反馈,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和教师有偏差时,部分教师会结束讨论或者直接给出自己的“正确答案”,这种情况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变得不爱思考,不爱提问和发言,当学生有想法时也不会主动提出,甚至导致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但是,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在不断质疑与不断学习中进步的,学生对文章内容或者文章表达的思想有疑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去答疑解惑或者引导学生正确思考,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反思自己,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阅读材料单一,阅读量不足

初中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重,相对的就是阅读时间不足,学生的阅读材料单一问题,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阅读书籍,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在安排语文课后作业时更加注重阅读,让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内容进行相关书籍文章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部分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搜集另一部分阅读材料;教师的阅读材料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课内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学生自己搜集的阅读材料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找材料,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提升兴趣,同时在搜集阅读材料时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语文阅读有多大的兴趣,在阅读学习中就有多强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阅读,主动体会文章背后的情感,主动去探究文章的意义。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有適用于学生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文章故事时,就可以以文中要表达的情感意义为中心,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同背景下的电影、朗诵等内容,让学生可以从电影情节中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比起枯燥的文章,学生更加愿意看一些视频和影视作品,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才会愿意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才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讲解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画面唯美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里感受文章的美。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提升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时间长久的工程,那么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阅读行为无疑会有效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所以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一般不需要教师的刻意教授,而是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改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自律性,通过学生的自我约束达到阅读习惯的培养目的。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阅读到更加丰富的文章书籍,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内涵,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例如学生在讲解一些爱国主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纪录片和爱国人员的访谈,让学生从真正的历史上感受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发展历程中的艰辛,再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典籍文献,学生可以深层次的了解文章背后的历史与作者的情怀,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与感受,这种深入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是有积极影响的,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阅读的专注度,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对于语文课文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方法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很多优秀的课文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思想很难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对于这类文章中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既浪费了优质的教学材料,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但是随着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得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感受文章含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的认知。例如学生在学习一些古诗词时,由于年代久远,生活习惯和年代背景与现代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很难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电脑,给学生播放历史科普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的形式了解我国古代的生活方式,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与情怀,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和口述,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具体,能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探究思考古诗词的情感价值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有学生自己或者学生小组搜集资料,研读文章,体会情感,创作作文。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可以将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含义和写作手法应用的自己的作品中,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同时,阅读的过程没有教师的直接干预,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有正面影响的,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从多方面、多层次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立仁《基于“学生中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2021年第37期。

[2] 黄迎亚《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求知导刊》2020年第40期。

[3] 张正梅《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读写算》2021年第20期。

[4] 林晓瑜《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校园英语》2021年第5期。

[5] 陈国武《基于学生中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新课程》2021年第33期。

[6] 王娴《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校园英语》2020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