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患者科普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及分析

2022-04-11魏妃苑郭军军谷娟吴东明薛乐怡汪玲珍唐芳邓丽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肾病科普

魏妃苑 郭军军 谷娟 吴东明 薛乐怡 汪玲珍 唐芳 邓丽丽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120;2 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广州510120;3 湘潭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湘潭 411228;4 海南省中医院肾内科,海口570203;5广东省中医院护理部,广州 51012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早期潜隐性强,治疗费高和病死率高[2],给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3]。目前我国 CKD 患病率高达 10.8%[4],而CKD病程长,影响因素众多,仅靠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病情[5],需要长期健康促进管理[6]。研究表明,早期进行干预和健康管理,控制CKD 的危险因素,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7]。早期对疾病进行科普宣传和防治知识的推广尤为重要[8]。目前,虽然我国的医学科普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肾病知识科普程度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仍需进一步加强[9-10]。需求评估是健康促进的重要部分之一[6],为了促进CKD健康管理,本研究通过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探讨患者的科普健康信息需求倾向,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医学科普方式,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CKD健康教育服务,以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湘潭县人民医院的332例CKD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符合CKD 的诊断标准[11];具有一定理解力,能以语言或文字与研究者沟通;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视力、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本次调查。本研究经广东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由研究者发放问卷,并向被调查者讲明问卷内容,患者现场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研究小组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情况和肾病知识需求情况。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居住地、教育程度、职业状态、CKD 分期等。肾病知识需求情况主要调查患者对肾病科普知识的兴趣、希望科普的内容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获取科普知识载体、希望传播肾病科普知识的人员等。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发放339 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32 份,无效问卷 7 份,有效率为 97.9%。332 例患者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认为科学普及肾病知识重要占98.8%,对肾病科普知识不感兴趣占0.9%,一般占20.5%,感兴趣占53.3%,非常感兴趣占25.3%。对不同CKD 分期分3 组进行一般资料比较。3 组在年龄、居住地、教育程度、工作状态、兴趣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2、肾病知识需求情况

2.1、肾病相关知识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332 例患者发现,饮食管理知识最受关注,其次是肾病的病程及基础知识和药物管理知识,见表2。

表2 33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希望获取肾病相关信息情况

2.2、肾病知识获取途径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中,科普获取方式在线下(医护面对面宣教)、线上(网络:如手机或电脑、电视或广播)、其他(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及电话随访)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33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目前主要科普获取方式情况与希望科普获取方式情况比较[例(%)]

2.3、科普载体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332例患者中发现,对于科普载体,患者需求多样化,文字占比最高,为85.8%(285/332),其次视频动画为73.8%(245/332),音频为28.6%(95/332),游戏为6.6%(22/332)。

2.4、患者对科普知识传播人员需求情况 被调查者中希望传授科普知识的人员主要是医生87.0%(289/332)和护士66.3%(220/332),而有经验的病友和社工也是患者希望为其传播疾病知识的人员,但占比较少,分别为29.8%(99/332)、1.5%(5/332)。

讨 论

1、CKD患者认知现状与健康信息素养

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促进的关键[12],因为健康信息素养对人们的健康与疾病认识,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决策的参与度以及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效果等具有重要影响[13]。据报道,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与健康信息素养密切联系[14]。另外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情绪[15]和术后健康行为[16]也与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密切相关。而CKD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低防治率等特征,且我国CKD 人群认知率低[4],肾病基础知识普及程度不高,所以我国CKD 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急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显示,居民及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17]。本研究中,98.8%的患者认为科学普及肾病知识重要,78.6%的患者对肾病科普知识感兴趣及非常感兴趣。可见,大多数患者具有需求健康信息素养的意识。本研究中,CKD 患者分期在年龄、居住地、教育程度、工作状态、兴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不同年龄、学历、工作状态的患者CKD分期不尽相同,他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提高其健康信息素养尤为重要,故为不同分期的CKD 患者科普肾病相关知识时需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本次调查中,超过60%患者对饮食管理知识、肾病的病程及基础知识、药物管理知识、肾病的风险因素及防治、肾病的常见并发症管理和运动管理知识等需求较高。后期科普时可以适当倾向这六方面。本研究中,82.2%患者关注饮食管理知识。由于饮食与CKD 发病密切相关[18],应加强CKD饮食防治知识教育。

2、CKD患者科普健康信息需求分析

调查中发现,医护面对面宣教是CKD 患者目前获取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这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可能受时间、地点、医护人数的限制,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而网络时代化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人可以通过网络,如微信、抖音等方式来学习医学知识。近年来,我国线上科普方式得到大力发展,特别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普及[19-20]。本次调查中,线上科普方式更为CKD 患者期待。可能是因为这种“互联网+”模式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患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与交流,保证更方便、更高效的学习。目前,文本是众多医院的主要科普方式之一[21],同时医学相关的科普视频也活跃于各大平台[22]。而本研究中,文字是患者最希望的科普载体,视频动画次之。可能是因为微信推文获取方便及具有可读性,利于患者自行阅读和记忆。视频动画依托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使得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

3、互联网技术与健康信息质量

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健康信息质量也引发人们的关注[23]。本次调查中,较受患者欢迎科普人员是医生和护士。可能是因为医生与护士有医学及相关学科背景,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强,能为其普及更多、更可靠、更权威的疾病健康管理知识。健康科普创作时,不但内容要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也需要循证思维[24]。结合科学性和传播性,正确传递健康信息,才能保证CKD 健康教育质量。本次研究中,有经验的病友也是CKD患者所希望为其科普传播知识重要人员之一,可能是由于有经验的病友较为“内行”,同为病友,相互传播知识更有心得体会。健康教育时结合肾病治愈的事例,加深对CKD 患者健康与疾病认识,提高其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决策的参与度。但本次调查发现64.8%的CKD 患者依然喜欢线下医护面对面宣教方式。可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质量值得多数患者信赖。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报纸、科普期刊、图书、电话随访等传统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也存在上升趋势。可能存在一些弱势群体,互联网+模式未必能对其有效普及CKD 健康信息。故对不同CKD 患者进行科普宣教时,针对其理解能力,合理结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多种科普方式,如通俗易懂的文字、不同方言的视频、动画等,帮助其正确快速理解科普肾病知识,有效获取有利的健康信息。

对CKD 患者进行科普健康信息需求结果显示,患者存在强烈的饮食知识需求,需求多样化科普方式,以医护人员为主导的文字、视频动画的健康教育方式更受CKD 患者欢迎。合理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科普,以提升CKD 健康教育效率及质量。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肾病科普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玉米须可治疗肾病
慢性肾病应警惕夜间高血压
科技馆如何开展科普知识的互动式宣传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咱们班的科普展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