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问题

2022-04-08杨思婕范建刚

西部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硕士

杨思婕 范建刚

摘要:现有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始终存在着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这反映出教育硕士的教师身份和研究生身份之间的矛盾,时空的割裂使这两种活动不仅没有相互促进,反而加剧了教育硕士身份认同上的迷茫。基于跨界科研共同体理论,分析教育硕士学术经历、投入精力与导师指导情况等因素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指出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指向研究,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促进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因此必须凸显大学研究重心地位,实现两类学校的管理协同;扩大共同体边界,形成多层次跨界科研共同体;调动内部成员主动性,在合作中促进相互启发;打破师生隔离状态,塑造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育硕士;论文质量;跨界科研共同体;非均衡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5-0123-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实施办法,自2012年起,部属高校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可在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申请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政策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教学本领和科研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并为免费师范生发展成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乃至教育家奠定基础。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采取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更加侧重应用性与职业指向性。每位教育硕士配备有两位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科研指导,校外导师负责教学指导。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专业硕士,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更强调实践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是因为教育硕士的教师身份决定了他们既要传授知识,还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育硕士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学生,仅依靠知识的搬运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其在高水平完成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学习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教学过程“知情意行”的统一。

学位论文作为反映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通常立足于对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教育硕士本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将问题上升为理论层面的认识,最终反作用于教学实践,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形成“以科研促实践、以实践助科研”的良性循环。然而现有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始终存在着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这反映出教育硕士的教师身份和研究生身份之间的矛盾,他们既要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又要在大学进行科研,时空的割裂使这两种活动不仅没有相互促进,反而加剧了教育硕士身份认同上的迷茫。本课题从某部属重点师范大学收集到的455份有效样本中抽取部分论文进行了评判,其中“优秀”论文仅占4.8%,居于中等水平的“良好”论文只占38.9%,这与学术型硕士70%以上的“良好”率相差甚远[1]。由此可见,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研究,既能回应国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能衔接培养单位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利于教育硕士在自身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以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可塑之才。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一)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1.跨界科研共同体视角下的双路径学习模式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关于共同体的理论层出不穷,“共同体”俨然成为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的理想场域与重要载体。ETIENNE WENGER[2]以“共同的事业”“相互投入”和“共享的技艺库”为基本要素,提出成员间通过实践进行活动交往的“实践共同體”。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以“教师”“研究生”的双重身份活跃于中小学与大学两个教育系统中,跨界科研共同体也就应运而生了。跨界科研共同体是指研究者跨越原有的共同体边界,联结一个或多个有交集的知识领域,在不同的共同体间合作交流、研究学习的复杂活动系统。双重身份能够使教育硕士原本分离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超越单一的共同体边界,扩展到多个共同体中来,成员在不同的环境中来回穿梭,共同体也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一位好教师不仅要学会“教”,更要会“学”,即学会反思。传统情境下教师对问题的干预通常是纯技术层面的,属于“单路径学习”,“对着问题解决问题,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强化了问题。”[3]构建跨界科研共同体基础上的双路径学习模式,形成超越技术层面的研究和学习模式,能够让教育硕士在实践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科研促进个人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的转变,为改进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在跨界科研共同体中,教育硕士与导师间的互动越多,越容易获得启发与灵感;付出的个人精力越多,越容易写出高质量论文;学位论文质量也与个人学术经历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大学导师交流次数越多,学位论文质量越高。

假设2: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中学导师交流次数越多,学位论文质量越高。

假设3:查阅文献数量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具有正向作用。

假设4:论文修改次数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具有正向作用。

假设5: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更高。

假设6:毕业前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更高。

2.导师指导与投入精力间的相互关系

在跨界科研共同体中,教育硕士与导师的交流情况和个人投入精力共同作用于学位论文质量,这二者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与导师的交流越频繁,教育硕士越能从互动中得到激励与督促,投入更多精力到研究中来。将“与导师交流情况”分为与大学导师交流次数和与中学导师交流次数,将“论文投入精力”分为查阅文献数和论文修改次数两方面,可以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7: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大学导师交流情况和其论文投入精力之间呈正相关。

假设8: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中学导师交流情况和其论文投入精力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

3.其他因素

科研产出通常被认为与年龄息息相关。DEAN KEITH SIMONTON发现:创造性想法的产出与个人职业年龄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学术成果的产出在20到40岁持续上升,然后到达顶点,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4]。教育硕士基本都处于科研活动的最佳年龄区,在这一阶段内,随着年龄与教龄的增加,其学位论文质量也会随之增加。另外,如果婚姻与生育所带来的一系列责任使教育硕士不得不投入一部分精力到家庭中来,那我们可以猜测,这将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假设9:年龄与教龄对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具有正向作用。

假设10:婚姻和生育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具有负向作用。

(二)模型设计

本研究以教育硕士初次答辩时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级代表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内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样本涵盖2013—2017年间入学且在读的四个专业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共回收问卷458份,其中有效问卷455份。

(二)变量测量

因变量是初次答辩时答辩委员会对硕士学位论文所作的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通过四种,分别赋分4、3、2、1。自变量分为三类,根据选项的设置分别对其赋值。第一类是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婚育情况和教龄;第二类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导师的交流情况,包含与中学导师和大学导师交流两项;第三类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投入精力,包含是否接受学术训练、是否发表过学术论文、查阅论文数量与论文修改次数四个指标。由于因变量为有序的定类数据,故首先采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进行分析;在对主要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时,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三)分析结果

利用SPSS 26.0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初次答辩时的专家评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只考虑外部因素,即与导师交流情况对论文评级的影响;模型2只考虑内部因素,即硕士生在论文写作时投入精力对论文评级的影响,模型3将上述两个方面因素同时纳入研究。

模型1和模型3显示,与导师交流情况对论文评级的影响并不显著,假设模型1、2未能得到支持。导师作为硕士生就读期间学术联系最密切的人,本应在其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较强的助力,然而回归分析结果却与预期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导师间的交流大多是任务驱动的,而非教学中实际问题驱动,跨界共同体形同虚设。这样的师生交流往往不能够深入,是一种单向交流模式,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常常在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师生间的交流仅有次数而没有质量,因此对论文质量的提高并没有明显帮助。

模型2和模型3显示,“接受过学术训练比未接受过学术训练的硕士生论文等级评价高1分”的几率是“未接受过学术训练比接受学术训练的硕士生论文等级评价高1分”的1.660倍和1.645倍,假设5成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论文修改次数”得分每高1分,论文等级评价加1分的几率将是原来的0.693和0.652倍,假设4成立。模型3中,“毕业前曾公开发表论文者比毕业前未公开发论文者论文等级评价高1分”的几率是“毕业前未公开发表论文比毕业前曾公开发论文者等级评价高1分”的0.712倍,假设6成立。写作时查阅文献数量与学位论文质量间无显著关系,假设3不成立。

假设9中对于年龄与教龄这两个影响因素的推测并没有得到验证。首先,由于受访对象的年龄比较集中,硕士就读的时间相较于整个教学科研生涯来讲非常短暂,仅用一篇论文反映较长时间跨度下年龄的影响,结果可能不显著;其次,创造峰值年龄存在学科差异,本研究的受访对象主要是文科专业的教育硕士,产出的规律性不如自然科学明显,有时灵感也会对学术产出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三,很多中小学教师虽然教龄长,但从事的却是机械教学,研究身份的长期缺位使得教龄对论文质量的作用并不明显。婚育情况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却无显著影响,故假设10不成立。

为深入探究主要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再使用皮尔逊系数检验教育硕士与导师交流情况(包括与中学导师交流次数、与大学导师交流次数)和自身论文投入精力(包括查阅文献数量和论文修改次数)间的相关关系(見表2),结果显示,教育硕士同大学导师的交流情况和自身论文投入精力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r=0.428,论文修改次数和与大学导师交流次数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516,且显著性p=0.00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假设7成立。教育硕士与大学导师交流越频繁,其在论文写作方面投入的精力就越多,就越可能在查阅相关文献、修改论文上下功夫;同理,个人投入精力越多,学术认识就越深入,与导师的共同话题也就越多。硕士生投入精力和与中小学导师交流的相关度较低,假设8不成立。

以往研究认为,教育硕士的培养重心在于实践,中小学导师的指导更有利于教育硕士实践活动的展开。然而在此理论下,教育硕士与大学导师的交流被弱化,加之学生与导师长时间分隔两地,产生明显的时空隔离,加剧了硕士生科研不足的问题,反而不利于共同体发挥作用。研究发现,与大学导师关系越密切,越利于科研和论文写作,因而这里的跨界科研共同体应该是非均衡的跨界、以大学为核心阵地的跨界。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科研能力来讲,研究生才是他们的主身份,中学所能提供的只是感性和初始材料,对于研究能力的提升来讲作用有限。中小学导师长期投身于一线教学,缺乏化具体为抽象的研究理性,相比专注于理论探究的大学导师来说,能提供的帮助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现有的跨界科研共同体中,指导教师与教育硕士的关系构建存在障碍,师生间交流多为被动的、任务驱动下的无效低效交流,难以形成师生合力,不利于论文质量提升。(2)跨界科研共同体是以大学为重心的非均衡共同体,优质学位论文的产出有赖于大学在共同体中核心地位的确立。(3)跨界科研共同体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支撑。大学的研究重心与中学的工作重心存在矛盾,教育硕士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更容易将重心转向教学,而没有精力从事研究工作。(4)教育硕士的双重身份带来了双重时间分配和双重激励。大学是弱管理、弱激励,中小学是强管理、强激励。从目标实现上看,大学是重心,但在实际动态中,激励和管理却向中学偏斜,这使得跨界科研共同体内部资源配置被割裂,论文质量难以提高。(5)学术训练和个人投入精力是影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指向研究,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促进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因此建议:

(一)凸显大学研究重心地位,实现两类学校的管理协同

研究成果的产出主要源于教育硕士的学术活动。必须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协同联动,将教育硕士从冗杂的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减少重复性教学活动,适当减少中小学排课量、加强研究生过程管理,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做研究;对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师给予实质性认同,使其充分认识学位提升的长远意义,并愿意主动投入精力到论文写作中;要不断完善外部激励,上至国家,下至高校、中小学,奖励优秀的教育硕士、及时承认获得学位的教育硕士、大力扶持存在困难的教育硕士,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二)扩大共同体边界,形成多层次跨界科研共同体

多个共同体的重叠部分通常是思想火花最容易迸发、合作关系最容易形成的部分。要充分利用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身份优势,在横向上形成以中小学校园为边界的教育硕士、家长、同事、学生间的共同体,形成以大学校园为边界的教育硕士、导师、同学间的共同体;在纵向上形成联通中小学和大学的跨界科研共同体。逐步扩大共同体的作用范围,为教育硕士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与科研条件,使其能够在跨界科研共同体中发挥主人翁意识,研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研究促进成果产出、助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三)调动内部成员主动性,在合作中促进相互启发

教育硕士如果花费大量时间沉湎于内容教学,他们写出的东西也只能是些经验性感想,必须使其意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主动投入精力到科研中来。首先,高校培养单位可以通过开设讲座、论坛等形式,鼓励教育硕士参与学术交流;其次,通过构建师门群、读书群,引导学生探索,以“一个观点启发多位成员”的高效率研究模式形成互利共赢的科研氛围;最后,在入学之初与导师签订共同约定,保证实质性的交流次数,确保每一次面谈都是带着问题前来、带着思考回去,把每一次交流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只有让教育硕士完成从“思想上认同”到“行动上实践”的转变,主动发现问题并参与研究,跨界科研共同体才能从形式走向实质。

(四)打破师生隔离状态,塑造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跨界科研共同体内部核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关系和睦,则有利于知识的创造与问题的解决;关系生疏,则会导致内部互动仅有次数而无实质。建构平等和谐而不松散的师生关系,既需要导师放下身段,以协助者的身份与学生一同做研究,又需要学生克服负面情绪与“恐惧”,主动暴露自身问题,提供研究素材,使这对核心的关系贯穿于研究生生涯的全过程,而不是时常处于缺位状态。

一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其作用也会是深远持久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一旦形成了反思思维与科研习惯,即使未来完成硕士学习回归中小学,仍能将这种习惯保持下去,既有利于个人教学本领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同时也能影响中学的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成为中学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后,又会成为新入职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校外导师,继而以专家的身份,投入到新的跨界科研共同体中来,薪火相传,影响更多的后来人。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延伸阅读:2019年度江苏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C]//牟国义.2019江苏年鉴.南京:江苏年鉴杂志社,2020:433.

[2]WENGER,E.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and 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73.

[3]陈向明.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8).

[4]SIMONTON,D.K.Creative Productivity:A Predictive and Explanatory Model of Career Trajectories and Landmark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7(1).

作者简介:杨思婕(1997—),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范建刚(1964—),男,汉族,陕西澄城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教育硕士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海外实习教学适应性调查研究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海外实习教学适应性调查研究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协同创新中教育硕士导师团队建设对策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参与式工作坊的模式: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提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