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参与式工作坊的模式: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2016-12-14秦文李海英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

秦文++李海英

摘要: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是为小学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而设置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学位,参与式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重在建立各方参与、相互沟通、共同成长的协作机制,多方面、多角度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教育硕士

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小学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而设置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学位,由于小学教师重实践,实践取向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因此,小教专硕培养的目标定位及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之一就是实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形式规定: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1]。从以上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落实培养目标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其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从目前看,在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如何落实已经成为培养单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参与式工作坊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数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就叫做参与式工作坊。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利用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2]。

小教专硕的参与式工作坊模式从实践教学领域可分三个维度:一是课程教学,二是教育见习,三是教育实习。

二、参与式工作坊模式的实施

(一)课程教学工作坊

工作坊的主体是学生,由于目前小教硕士本科专业构成层次多样,总共三类:专业对口、跨专业和非师范类,根据专业不同分成若干工作坊。以工作坊为主体,授课教师主导,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学习研讨、微格教学、模拟训练等活动均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由于工作坊成员中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不同,这样授课教师就能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分坊指导,对专业对口的工作坊重点把握基础教育课改的新理念,课程改革的前沿理论,以及对课例研修的研究性学习。对跨专业的师范生而言,侧重在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课堂的特色等,重在对小学教育的理解。针对非师范类的学生,除了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外,对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指导也应该补足短板,而在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技能、班队管理方面应多安排在课下以工作坊为单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和校内外指导教师沟通,增强对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了解。

通过不同层次的工作坊设置,改变课程教学中统一的大水漫灌式授课方式,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吃饱,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能跳一跳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实。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中的实践以人为本,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所有教育硕士对课程的兴趣,激发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热爱。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进入教育硕士基地的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育见习工作坊

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组建见习工作坊,高校教师从见习中了解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在听课、评课、研讨中结合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结合在一起,改变课程的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授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实践支撑。小学一线的指导教师从实践角度介绍经验,展示课例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案例,注重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指导,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实例给教育硕士以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在工作坊共同体中一线教师也能增强专业知识,尤其是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知识,从而将自己“草根理论”进一步提升为有高校理论支撑的一线“实践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并和高校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小教硕士在工作坊研修中,依托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高校和小学教师的理论和知识方面的交流,对自己所见到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一方面在工作坊学习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新课程的理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感悟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实施过程,获得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实施的训练,使其在实践中经历实践的过程,尽快地熟悉小学,完成从学生向“准教师”的初步转变,形成角色定位。另一方面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发现第一手资料提炼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并获得工作坊成员的共同指导。

(三)教育实习工作坊

由高校教师、小学教研员、一线教师组建教育实习工作坊,负责该导师组的小教硕士的实习指导工作。高校教师的理论、一线教师的实践以及教研员承接支撑作用,使得教育实习工作坊深度整合,对经过见习对小学教育教学有着初步了解的小教硕士的指导作用明显。将小教硕士置身于真实的小学教育教学环境,经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活动的场景中,需要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开展班主任工作,召开班会和班级主题活动,处理班级事务和各种突发事件,实际上除学生身份外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小教硕士会在理论与实践、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发现问题,尤其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教育硕士的小学经历之间的差异,会促其认真思考其中的变化原因,深层次的对课程改革进行反思,反思中理论、实践以及教研方面的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带着问题走进小学,带着问提进行教学设计,处理班级事务,获得亲身经历的体验和感受,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教育实习工作坊中,提出来与工作坊中的老师和研究生一起交流,研讨,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从而进一步审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自发的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进一步转变,收获专业成长。

对于小教硕士的培养来说,参与式工作坊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对指导教师起到督促的作用,让参与各方在工作坊的指导中彼此都有收获,获得参与的动力;另一个方面将研究生身处一个多方面、多维度的工作坊中,对其各方面的成长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这样的参与促进各方的融合,增进彼此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沟通对加强高校与地方教育研究部门、小学的联系,成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润滑剂,对完善小教硕士的培养机制形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育发〔2011〕

[2]黄越.工作坊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临沂大学学报》,2011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431;秦皇岛社科联课题,课题编号2014WT067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启示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促进一年级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