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群文阅读实践探索

2022-04-05梁金萍

甘肃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主题群文阅读

梁金萍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理念,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把范文当作支点,通过构建同一议题群文阅读模式来创建“自本课堂”,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持续提升,以此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和责任,进而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蓝图。文章就“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群文阅读;人物形象;主题;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4—0089—04

新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笔者所服务的对象是基础薄弱、语文能力普遍低下、语言表达贫乏、知识面狭窄、文学素养积淀少的农村学生,那么,如何顺应社会变化与教育创新趋势,给他们搭建通往“积累语言,锤炼思维,进而达到传承文化、提升素养”的桥梁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所谓“自本课堂”,是针对“师生课堂”和“生本课堂”而言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延伸,强调的是启发学生强大的渴求欲,进而达到不断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开掘与激发其内在潜能,开阔他们视野的目的。如何在时下倡导的群文阅读模式中对基础薄弱、文化积淀少的农村学生落实这一目标任务,笔者认为,可以选取小的切入点,以“范文”为支点,启发学生“自本”地、积极地去学习[1]。

例如,在讲解小说《杨修之死》一文中,碰到如何正确评价曹操这个问题时,除了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对曹操形象的刻画,笔者还围绕议题搜集了《曹操错杀吕伯奢》《曹操跣足迎许攸》《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文,其目的在于启迪学生让他们以自本的方式全方位认识曹操,了解人性的多样性,学会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经典评说历史人物的方法。预期结果和教学互动的设计如下:

【活动一】问题驱动

带着问题“你从文本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速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资料中作批注。

【活动二】探究活动

按下面的句式说话,分析教师所给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明确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概念。

(谁)在《》中说,(填写原文)让我看到了一个的曹操。

(谁)在《》中说,(概括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的曹操。

【活动三】了解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活动四】交流互动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曹操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历朝历代,上到朝庭下至民间,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褒之者谓之英雄,贬之者谓为奸贼。人们很难对他的性格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下面,我们也模仿名人说说曹操,也评价一下曹操。

这样以范文为支点,搜集选定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多文本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文本。上述几项活动以“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导向,采取切入多文本教学的模式,以“问题驱动”设定学生的思維起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积极性,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过程,以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进而实现“再创造”的学习目标。

群文阅读,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因为“群文群书并读,相互参稽、相得益彰的读书方式,也是自古有之”。而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的也是学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有自由发挥和自主成长的空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而应该是“以每一位学生为本”的自本课堂。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智能优势,也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自本课堂的建构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强化真实情境的营造,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自觉预习,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指导学生自能实践[2]。

笔者曾以鲁迅的《故乡》为基点篇目,整合其小说集《吶喊》中的另外三篇小说《孔乙己》《社戏》《阿Q正传》,以“走进《吶喊》,倾听‘呐喊’”为议题,来探究小说集《吶喊》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关于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设计如下:

【活动一】自觉预习,走进《呐喊》

1.导学案指导初读,通过对比阅读《故乡》《孔乙己》《社戏》《阿Q正传》这四篇小说,能读懂主要人物形象,并依据以下表格对比四篇小说的异同。

2.小组合作交流,依据以上表格对比分析四篇小说,选择一个方面深入讨论。

3.各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二】自主提问,倾听“呐喊”

1.“说与不说”之间看人性——以《故乡》中杨二嫂的尖刻和闰土的木讷为例。(1)杨二嫂的出场有什么特点?她对于我的到来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热情,她和我是熟识的人吗?我当时的表现怎样?那么她的热情是为了什么?这体现了怎样的人性?(2)闰土与杨二嫂相比,他本是“我”特别想见的人,他的出场是怎样的?选文中的人物语言极少,只有两句,但用意深刻。此处人物描写反映了闰土怎样的性格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闰土的悲惨命运?

2.“笑与被笑”之间看社会——以《孔乙己》中众人的嘲笑与孔乙己的可笑为例。(1)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在哪儿?从众人的笑中我们读到了这个社会的什么?(2)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三】自能实践,感悟“呐喊”——以《<呐喊>自序》为例

1.读《<呐喊>自序》,我们可以知道“呐喊”的几层含义?

2.说说从《呐喊》小说读到的最具革命性的“呐喊”。

【活动四】以点带面,引学让思

课堂结束时,教师总结启发学生读《呐喊》整本书:真正的作家,首先是思想家。他用作品启迪我们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闰土和杨二嫂同样是《故乡》中印象深刻的人物,但我们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而不是杨二嫂,因为他们有人性的不同,那就是人性之善。所以闰土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孔乙己虽然迂腐懒惰,但本性善良。闰土和孔乙己都是本性善良的老实人,但他们都命运悲惨,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再读《呐喊》,去倾听鲁迅在《一件小事》中的自我反省,去探求医治灵魂的《药》,去寻找深蓝的天空下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故乡》。

以上四个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从经典人物形象和经典语言中提炼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启读书生活,尝试从单一文本到群文再到整本书阅读,这样以课文范文为支点,切入多文本的语文学习内容来补充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并加大学习的深度,是让学生在自本的阅读体验中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评判能力,以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目的。学生从提炼小说的主题到體会作者的创作思想再到领悟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整个过程凸显了自本课堂教学互补、自主成长的特点。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参与的热情,而问题情境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分配学习则是自本课堂核心的组织方式。无独有偶,深度学习理论也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学习,是注重实践与应用的学习。所以,建构自本课堂,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整合与补充,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要做到教学内容范本化和教学情境真实化,这样教师教得也轻松;要突出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实践性,这样教学氛围必定也会灵动。

统编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课文内容也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依据学段、学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知文学作品内容,体悟作品的主题,并且能进一步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怀及其写作风格,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此,笔者曾以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新选入的课文《昆明的雨》为基点,搜集汪曾祺的系列文章《我的家乡》《泡茶馆》来引导学生自本完成议题为“欣赏汪曾祺散文‘凡人小事,大美真情’特色”的学习任务。具体设计及过程如下:

【活动一】阅读课文《昆明的雨》,完成下列问题

1.感雨之特点。(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雨的段落,勾画出最能概括昆明的雨的特点的句子。(2)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3)跳读课文,思考:除了昆明的雨,作者还写了什么?

2.析散文特点。(1)思考:这些人、事、景跟“昆明的雨”有关系吗?(2)总结散文特点。

【活动二】品散文美点

1.默读课文,在圈点勾画的内容中批注,说一说文章写出了哪些美点。

教师示例:“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赏析:用“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形象地描绘出牛肝菌的颜色、口感,写出了牛肝菌的滋味美,表达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之情。

2.方法指导:运用(手法或者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3.学生自己批注,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班上汇报交流。

【活动三】悟美文真情

1.默读《我的家乡》《泡茶馆》,小组合作按提示完成表格。

2.交流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利用黑板或者白板呈现。以上三项活动,首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作为支点的范文《昆明的雨》有层次感的问题设计体现了基础薄弱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便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课文内容及主旨,进而理解课文内涵。同时,注重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如何阅读。末尾一个问题除了体会文章的情感主旨外,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看似很“散”的凡人小事素材中投射出的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的“神聚”特点,可以说是一题两意。其次,突出了教学氛围的灵动性。通过用学习范文的阅读方式与步骤对切入的文本群的阅读,品味作品内涵及作者情感;感悟作者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再次,突出了教学的生动性。通过交流突出学生个性体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谈论后及时点评,然后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所选材料中反映的“大美真情”主题有一定的认识。最后,教师在小结课堂时,激励学生做一个时时关注生活中美的人,做一个善于从平淡生活中品味出生活之美的人,做一个长于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生活情味的人,这也是自本课堂“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课堂教学关系。

当然,在群文阅读中构建这样的自本课堂,必须提前扫清基本的字词、范文文本内容的理解等阅读障碍,方可以范文为支点,聚焦某一议题,切入多文本,达到对教材范文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提高的作用。如此,才可以达到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读有所得、教有成效的效果,切不可为群文而群文,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的发展不缺死读书的“书匠”,而是需要培养自主的学习者、思考者和创新者。时代呼唤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语文学科作为以汉语母语为载体的学科,应肩负起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的责任。用课文作范文支点,通过构建同一议题群文阅读模式,创建“自本课堂”,就是改变原有分散知识的点状结构,重新整合加工,再辅以过程当中恰切的点拨、适时的引导、真切的鼓励,让学生达到“我要学”的境界,使他们掌握“我会学”的本领,进而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蓝图,以此让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可能。

[1]漆永祥.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J].中学语文教学,2018(01):16.

[2]王君,司体忠.单篇·群文·整本书:语文阅读的“三态”共建[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04):12.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主题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