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应为、难为和可为

2022-04-03翁伟斌

职教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基本特征产教融合

摘 要:在经济社会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及其良性互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命题。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的组织载体和实施机构,有着建设目标明晰、组织结构创新、建设内容跨界等特征,其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面临着内涵建设深化存在“硬伤”、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协调机制有待健全等困境。为此,需要采取以下舉措来应对:拓展合作对象,实现面向产业的办学形式;强化政策供给,完善和优化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让产业标准入课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合作各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基本特征;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2021年山东省教育厅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D50)

作者简介:翁伟斌,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3-0005-08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以及产业发展的更新迭代,我国也正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给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产业学院(Industry College)又称为行业学院或企业学院,其建立一般都紧紧围绕和匹配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产业规划中的相关产业,以“共赢”法则为纽带将各利益方整合在一起。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1]。该文件同时要求地方院校积极整合政校行企各方教育教学资源,将产业学院打造成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实体,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2]。自2018年起,全国各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文件,一些地方政府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给予了重点关注。例如:2018年8月,广东省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根据产业需求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3];2022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产业学院”[4]。由此可见,产业学院是我国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展现了政校行企深度合作下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本质追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基于“共建、共享、共管”合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面向特定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学术创新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办学机构,其实质是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精准地满足地方产业需求,同时提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较早的是广东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镇政府合作兴办的四个产业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小榄工商学院、古镇灯饰学院[5]。产业学院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来说具有积极作用。它将专业人才培养所涉及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重要元素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特别注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技术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在面向社会需求上,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增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为社会“量身定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当前政府的政策文本及学术研究中,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其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1.从办学定位上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兼顾了学校教育和产业需求。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基于新的产业逻辑,以问题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而构建的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新型办学机构。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部管理结构中,一般是产业学院理事会处于领导地位,下设办公室统筹管理以下各小组:课程体系管理小组、实践实训平台运营小组、项目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小组、跨学科专业建设小组、国际化小组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立的初衷是试图寻求高职院校和产业企业双方的共同利益,利用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独特的专业集群满足学校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诉求。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图通过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使得其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从人才和智力支持方面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这离不开与产业的跨界合作及其相互融入;而产业学院作为两者彼此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相应地以打破阻隔实现两者共赢为其理念和宗旨。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资源共享、人员交流等方面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共赢的联合体。

2.从组织结构上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建制理念、组织架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不同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核心要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职院校作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主力军,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组织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支撑与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产业学院的建设力图打破由高校一方主导的办学模式,推崇学校和行业企业双方的共同治理。产教融合不同于传统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产业在办学中要真正体现出主体作用,在教育改革和协同育人中发挥重要影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及其良性互动的产物,不论在办学主体、人员配置、机构设立还是权责分配等方面,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平等协商;相应地,产业学院在组织架构上也更具开放性、透明性以及灵活性。6CC267AC-55A2-474F-A06E-6D9CD5BBF293

3.从建设内容上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具有跨界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科集群化、综合化发展日趋明显,这要求学科结构应在整合多元学科基础上形成有机整合的整体。以社会需求或产业需求为导向而建立的产业学院具有“集聚整合教育资源、牵引高校内部综合改革和打造工程教育价值共同体等多重功能”[6],很多产业学院都是由多个二级学院合作建立的,突破了传统的学科建制逻辑,具有跨界和综合化的特性。

产业学院在教学育人、科學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能方面跟传统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教学育人方面更彰显产业的本质属性与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中凸显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模块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改变了以往人才培养脱节的现象,双方达成了“无缝对接”的融洽;在科学研究上,产业学院强调理论知识与管理、研发设备和生产加工的结合;在社会服务上,产业学院一方面能主动地为产业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也强调结合社会服务的成果反哺教学,从而使教育与产业的发展良性互动创新,保障其组织健康可持续地运行。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何以应为

产业学院建设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知识链、政策链、产业链的交叉融合,是紧密对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其出现是因时而生,应势而成的。

(一)时代发展倒逼高职院校调整角色定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及其应用或者文明科学思想的传播和进步,社会必然面临变革,而高等院校也只有在自身不断变革中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伴随变革的往往是角色的持续调整,高等院校逐步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站”。三螺旋理论认为,在新的科技和产业范式下,政府、企业与大学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因而要推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须促进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的多重互动,且三者的交互点即三者的“重叠区”才是创新的核心单元。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主力军,其角色定位也面临着巨大调整。高职院校角色的调整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其角色定位的冲突,加强其与政府、企业等外部主体的紧密联系,提升其与社会需求协调程度的过程。就现实而言,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等外部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资源整合较为松散,缺乏“互相支持,共生共荣”的意识,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断裂现象,难以发挥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随着“双高计划”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深化,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其服务、支撑及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指出,高等院校组织具有“底部沉重”的特征,即组织的重心在基层。基层组织是高等院校的“学术心脏”,“高等教育中更佳的端点是基层”[7]。因此,高等院校角色调整的关键在于基层组织角色的改革。产业学院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就现实状况而言,高职教育中二级学院的设置主要是依据学科逻辑,以学科制度规范学科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科壁垒强化的特征,使得二级学院的角色相对较为固定单一。随着社会复杂性的不断增强,这种单一组织建制的办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时代发展倒逼高职院校进行角色调整,作为一个跨界组织、兼具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遵循社会或产业需求逻辑的办学形态——产业学院便顺势而出。

(二)契合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策红利和低成本要素驱动,是一种与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发展要素之间低端对接的外延式发展方式,相应地对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高等教育办学与产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经过多年的调整与改革,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也一直强调加强产教融合,但是其管理体制中的行政化趋势仍然较为明显,特别表现在人才培养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在办学定位、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尚未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指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8]。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2008年以来,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产业升级创新的思维和政策着力点也有了颠覆性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由原来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科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更多、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没有去寻找这种新制度和新模式,反而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发明去允许许多旧时代的陈旧制度苟延残喘”[9],这种传统的办学模式从治理方式与机制、课堂教学到科学研究,显然已无法有效适应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基建”产业的发展需求。现实倒逼高校与产业的关系由传统的“帮助支援关系”转向新兴的“合作共赢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急需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全面实施开放合作办学,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改革创新。区域产业需求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立的逻辑起点,而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高职院校要体现其服务、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特性,那么创建由外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办学体制灵活多样的产业学院可以成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三)适应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在需求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目标、规格等的要求各不相同,对其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是将多种职能集中和整合于一身的组织,不能一味地固守在学科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的研究中,而应注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知识生产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协作。教育服务于产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新工科的出现和知识模式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其培养的人才偏向同质化,使得毕业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而行业产业也招不到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的要求脱钩。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人才培养能力整体较弱。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及高等教育规模较小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侧的矛盾尚不太明显。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够协调融洽的问题就逐渐呈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无法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结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因而其人才培养能力亟待提升。6CC267AC-55A2-474F-A06E-6D9CD5BBF293

2021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提升其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一大批多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10]为了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资源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化,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创建产业学院,把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标准和方案,构建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新的办学形态,不断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何以难为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是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下主动适应新业态、新趋势的创新举措。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然而,在整合各自资源优势、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良性对接的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存在“硬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经历了由外延式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外延式扩张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强调扩大规模;而到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则需要变革组织管理结构,不断改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院的自我发展能力,因而提升质量成为其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产业学院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建设探索,是近年来才开始的,目前尚处于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发展阶段,在内涵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螺蛳粉学院”“小龙虾学院”“淘宝学院”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学院对其内涵建设尚不够重视。如:学院建制及学科专业的设置还是沿用原有校内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利用新技术为传统专业赋能的产业特性彰显不够,尚未凸显产业学院对接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推动专业能力建设的特性;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传统专业改造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整体规划等工作尚未完全形成。由于组织属性、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制度需要突破专业学院实施党政负责制,然而大部分产业学院虽然在治理架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在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机构中吸收企业人员参与,但总体而言,其内部治理体系与传统二级学院的运行机制存在较大的同构性,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等外部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二)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表现在政策的供给方面存在不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中的“共建、共管、共享”在实践上面临着不少困境,难以满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发展中所期望的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在政府层面,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尚未建立起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它更多地是被置身于新工科建设、新基建等政策框架下,缺乏专门针对其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文本;在学校层面,大部分建设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但从具体文件内容来看,主要是关于产业学院建设的管理、评估等较为宏观的规定,缺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细化的内容,难以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接未来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在培养方式、专业部署、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众多领域,调整改善原有教育供给中僵化、单一、缺乏个性和吸引力的做法。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需要有效、精准和创新的教育供给。

其次,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政策文本的内容来看,其所呈现的大多是零散的条文形式,尚未形成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如在文本中只是提出一些宏观地规定和号召支持产业学院建设的话语,关于建设和支持的具体举措等则着墨较少。从学校管理举措上看,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政策制定上较为完善,但由于其对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时间较短,对于如何替代和打破原有二级学院的培养模式、课程资源、考试评价等尚未有科学的规划,其政策文本的具体内容存在较大的雷同,难以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实际和特色。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办学机制有待健全

产业学院的性质使得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课程的适用性与应用性关注过多,实践课程也多强调应用性等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所有專业课与实践课在精神层面所蕴含的坚韧不拔、认真细致、吃苦耐劳、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等学生需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统筹安排与引导。产业学院的建设需要立足“共建、共享、共治”办学机制,强化其与共建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力,夯实校企利益共同体基础。在我国“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共建机制下,产业学院形成于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四者的交叉融合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四重螺旋关系。制度是社会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其有效落实或流于形式是衡量成败的关键,因而需要处理好如下两点。一是共同治理机制。要明确各自的责权利问题,健全相关工作规范,优化校企合作共生环境,形成产教双向激励效应。例如,通过成立政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来规范和约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运行。二是质量监控和动态调整机制。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求教育界与产业界进行深度融合,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相应地也需要产业学院越来越重视处理好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

四、推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何以可为

作为产业企业和地方高校有机融合的组织载体,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更大意义在于推进区域产业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与行业、企业等机构合作,培养面向产业所需的专门人才。其未来发展应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拓展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合作对象的丰富性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改革中为改变“万金油”现象,探索了企业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而产业学院形式则是在面向产业办学的组织形式上有了大的创新。但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合作对象范围有限,大多合作对象仅限于个别企业,尚未聚焦产业内部的核心单位,缺乏和集群优势企业的全面对接。6CC267AC-55A2-474F-A06E-6D9CD5BBF293

从本质上说,产业学院是面向产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联盟、平台或协同中心形式的人才培养新形态,应在合作对象的广泛性、代表性上求发展。由于“制度变迁涉及多数成员共享信念的调整或更替,环境诱致的自发变迁无法脱离行动者的认知,权力主体发起的强制变迁则将经历较长的共识凝聚阶段”[11],基于价值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应构建基于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组织决策体系,撬动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同向用力、同时发力,统筹解决其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吸引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关于产业学院的建设理念、经费投入、课程设置、治理方式等事宜的商讨。最终,合作对象的丰富性将给产业学院办学的内容形式、教学资源、招生就业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

(二)强化政策供给,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环境

从广义的理解来看,“制度是能够影响和塑造人行为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12]。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创新就是其形成组织架构等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对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而言,应大力通过强化制度创新,加强有效“政策供给”,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高水平发展。

1.基于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申报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状,制定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有序发展的政策,使其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同频共步”。在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政策文本中正式提出的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议题的基础上,应制定规范和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专项政策。政府应减少或尽量避免对产业学院微观事务的干预,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制定应主要在资源配置、宏观管理、考核评估等宏观方面。各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区域产业学院的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细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2.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传统二级学院相比,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建设宗旨、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自身特性。因此,在制定产业学院政策的过程中,应基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框架,在管理、评估、组织架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制定科学高效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三)让产业标准进入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是要依托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推进的关键就是课程的变革。为了提高高職院校产业学院的教学质量,其课程建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技能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其满足社会和企业所需;课程组合和课程教学应突破原有思维,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形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产业标准还没有普遍地在产业学院的办学过程中得以完全渗透,校企双方作为学院的共同管理者,一起介入到课程和教育教学等核心领域的力度还不够。为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根据产业学院的内在要求、组织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地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目标。多元主体应共同参与和开发设计课程内容,使其与企业行业的标准、产业所需相对接;同时,课程的开发要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把岗位的从业标准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为此,可以将行业企业的特色项目、产品推出作为产业学院课程设计、实践内容的重要选题,并在毕业设计中强调“真题实做”,从选题、设计、指导、考核等环节中将其体现出来。此外,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还需要更多地与产业相衔接,使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活力和时代性。

(四)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合作各方之间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并处理好学校层面上的“行政主义”、企业层面上的“管理主义”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关系主义”的影响,借助国家产教融合的大好时机,在人才培养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学院内部治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对政府、社会的贡献度。要通过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合力协作,真正形成多元参与、分权共治和民主治理的决策管理机制;搭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合作平台,探索基于合作共同体的理事会领导体制和日常运行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明晰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在赋予产业学院以充分的自主权与相对独立性的同时,还需要协调好产业学院与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工作,满足多元需求下的价值共生,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05.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41-45.

[3]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Z].粤府办〔2018〕40号,2018-08-23.

[4]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22-01-30)[2022-02-15].http://www.zgjssw.gov.cn/fabuting/shengwei wenjian/202203/t20220308_7455361.shtml.

[5]励效杰.产业学院的制度逻辑及其政策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1):49-52.

[6]黄彬,姚宇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业化学院建设:培养目标、功能定位与路径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8(4):67-71.

[7]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6.

[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67.

[9]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35.

[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22-02-16].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11]张贤明,崔珊珊.规制、规范与认知:制度变迁的三种解释路径[J].理论探讨,2018(1):22-27.

[12] 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6.

[责任编辑   彭明成]6CC267AC-55A2-474F-A06E-6D9CD5BBF293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基本特征产教融合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