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022-04-03肖雅思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摘 要】教育应“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适切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顺应学生天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达到“以自然法育自然人”的教育目标。建班育人的实践应根植于儿童世界,教师可以积极创建书香班级,以阅读活动滋养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以导行儿歌涵养学生的德性;打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时空交互维度,让家校共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自然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3-0032-06

【作者简介】肖雅思,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000)教师,一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为只有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其按照自身的习性成长,才能高大茂盛。作为教师,也要顺应学生的天性,立足三尺讲台,种桃种李种春风。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一直秉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教育”理念。正如农作物的生长有一个漫长的周期,教育也是“慢”的艺术。树木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步增加年轮,学生的成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也需要在一轮又一轮的成长中圈画出自己的“年轮”。万物的生长顺应自然规律,教育也应“顺其自然”。在育人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当留白,张弛有度,让土壤酝酿、休整,在适当的“季节”里给学生适当的“阳光”和“雨露”。

一、育心:书香在满溢,悦读滋养儿童心灵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因而,教与学的任何行为,都应是顺应学生的天性自然而然展开的。为了建设一个“要成长、正成长、持续成长”的成长型班集体,我在班集体中推广阅读,以书为媒,滋养学生的心灵。

为了营造书香班级的氛围,我带领学生们创立了图书角。学生们精心挑选自己喜爱并且适合本学段阅读的书籍,放在讲台旁的书架上供大家借阅。为了让图书真正“漂流”起来,我在班级里设立了图书管理员岗位,专门负责处理同学们的借阅事宜。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我选取了一些图多字少、生动有趣、内涵丰富的图画书与学生共读,借此带领学生了解生命、了解社会、了解自然,让鲜活的图画书真正走进班集体建设的现场,为学生点起一盏心灯。

开学后不久,我了解到班级里不少学生存在分离焦虑的情绪。离开了亲近的家人,来到了陌生的校园,他们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都不熟悉,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对未知充满了担忧。这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班集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为了让学生们更快地适应小学生身份,我选取了系列性的图画书与学生共读。我先与学生分享了《一口袋的吻》这一充满爱与智慧的故事:小鼹鼠对上学充满了焦虑,不太有勇气去上学。于是,鼹鼠妈妈给了他一口袋的吻,并交代小鼹鼠,在学校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摸摸口袋,妈妈的吻能传递给他勇气与爱意。就这样,小鼹鼠有了一口袋的吻,并通过这些吻克服了许多困难,还收获了友谊,顺利地融入了校园生活。随后,我带来《魔奇魔奇树》,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主人公豆太为什么害怕黑夜”“他是如何战胜黑夜的”,让学生从中感受“勇敢”的力量。

为了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我和学生们一起读了《我的老师是怪兽》。在幽默、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再严肃的老师,在生活中也会有可爱的一面,“怪兽”老师的内心其实充满着对学生的爱意,多和老师沟通,就會发现“怪兽”老师也很可爱。

为了培养班集体的向心力,我陪学生们泡在图画书里,慢慢地成长着:《我有友情要出租》教会他们珍惜美好的友情,《石头汤》让他们感悟关爱他人的快乐,《蚂蚁和西瓜》让他们品味团结的力量……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与学行动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向往的惬意的乐事”。“书”在起跑线上,以图多文少的图画书为媒,培养“天性所造成的人,而非人所造成的人”,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二、导行:习惯在养正,儿歌传诵涵养德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智慧的教育活动应当无痕,且因循自然、顺应天性。

不少课任教师跟我反馈,因为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要求、生活要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因此,班集体建设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学生的习惯养成问题。学生在幼儿园接受的是游戏化教学,因此,为了顺应学生的天性,避免简单的重复性命令,我设计了游戏化的“习惯儿歌我会唱”系列性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习惯儿歌来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常规性训练。

1.针对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的儿歌“读做合一”活动。

在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我借助儿歌“读做合一”活动,要求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教导学生要注意一言一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像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坐姿要像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像那大青虾,驼起背儿弯着腰;发言要学百灵鸟,声音美妙又响亮。”提醒学生下课礼仪:“下课铃声响,整理课桌面,备好书和本,喝水,上厕,做游戏,行为文明要牢记。”提醒学生行走的礼仪:“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自动成排列队走,遇上拥挤停一停,主动谦让安全走。”提醒学生放学的注意事项:“放学时,收书包,书本用具不漏掉;排排队,快静齐,平平安安回家去。”

2.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儿歌“读做合一”活动。

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开学之初,通过儿歌“读做合一”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毅力。教学生读儿歌来培养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预备铃,是信号,听到后,不迟到,进教室,静悄悄,书本笔,准备好,唱支歌,老师到,齐起立,互问好。”明确课堂规矩时:“课堂上,精神好,小动作,要去掉,有问题,不喊叫,先举手,后发问,专心听,细心记,勤思考,最重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发言习惯时:“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叫我再开口;不插嘴,不乱叫,说话流利声响亮。”写字是一年级学生必须学习的技能,这时候,《写字歌》来帮忙:“写字牢记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头离本子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身体直,脚靠近,本子不斜头不歪,字字漂亮人称好。”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顺其自然的教育,并非“无为”,而是立足学生天性,因势利导,不露痕迹地达到教育目的。儿歌“读做合一”活动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导行”儿歌“读做合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诵读儿歌,践行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小学生身份。

三、聚力:日记在漂流,家校共谱育人新篇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自然人”。学生来自不同的“土壤”,最了解他们“生长过程”的莫过于校外的专属“园丁”——父母。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所有的家校教育者形成一个集体,劲往一处使。我邀请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与我一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使其成为“自然人”。在这个过程中,“漂流日记”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生入学前,我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当天,我把一本特殊的笔记本带到了会场,告诉家长们:“这是我们班集体的专属日记本。为了让我更快、更好地认识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今天,它将带着使命启航,漂流到咱们班的每一个家庭中去,陪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记录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让我们在日记里自由、畅快地交流吧!”这本日记在家长会结束后,就被一位家长领回了家。“漂流日记”正式为我们的家校聚力架设了一座心灵立交桥。

开学第一天,我就读到了第一篇日记。一位妈妈在日记中告诉我,自己的女儿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孩子对未知的学校生活充满了担忧,甚至害怕到了新的校园会找不到卫生间。日记很简短,却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在“漂流日记”中给家长们分享了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小妙招:“请各位大朋友多夸奖您的孩子,激发他的自豪感,如‘哇!你是小学生了,真了不起!’请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整理文具……您后退一步,让孩子前进一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毅力。”

光阴流转,寒来暑往,我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记录了点滴生活,见证着共同成长。当家长在“漂流日记”中提到自己的孩子不注意口腔卫生时,我在日记中推荐她与孩子共读图画书《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当家长向我哭诉孩子不听话时,我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当家长表达想要消除亲子之间的隔阂时,我指导他进行科学的亲子交流,并向他推荐亲情主题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

我还通过“漂流日记”招募到了12位家长志愿者,他们会定期到教室里陪孩子读故事。我们尝试过组团讲故事、父子共讲、母女共读等多种形式,有两位志愿者的孩子还曾经组团成为我们班级的故事大王,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教育相一致,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漂流日记”和班集体建设的其他活动相互关联,“凝聚了人心”,是家校协同育人必不可少的支柱。

建设班集体,会不断地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我愿做那园丁:顺木之天,应时而养,顺势而导,以致其性。如春天,去采阳光雨露,播希望之种;如夏日,去迎接风雨,拔节成长;如秋季,去收获幸福,共享喜悦;如冬时,去感受风雪,涵养精神。

附:“爱你爱你中国字”主题班会方案设计

一、教育背景

学生时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这固然与个人学习习惯养成有关,但其根源在于学生对中国书法文化和汉字的形成缺乏历史的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爱”。

开展“爱你爱你中国字”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中国书法”的源远流长。本节班会以汉字艺术欣赏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字词背后的民族气节,激发学生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扬翰墨之韵,补精神之钙,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认识不同字体的风格。

情感方面:感受字词背后的民族气节,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行为方面:初步形成“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意识,养成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对象

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视频;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前期活动的任務,完成分组。

学生方面:参加写字打卡群打卡、“小小书法家”展评等活动;收集整理自己的书法考级证书、书法比赛奖状等;分组探究字体风格、汉字演变原因、能够体现民族气节的字词等。

五、实施过程

(一)中国汉字,古老优美

1.课前热身,歌曲导入。

播放公益广告《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

学生自由学唱歌曲《爱你爱你中国字》。

教师:“字典公公儿孙多,小精灵聪明又活泼,字正腔圆字字歌,骨子里是祖先的品格。”之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咱们班级的写字打卡群里打卡,还举行了“小小书法家”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近中国字。

2.探汉字起源。

播放视频《甲骨文》。

教师: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国汉字的起源吧!从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了哪些甲骨文?你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1:太阳是天空的心脏写作“日”。

学生2:月亮是天边一弯笑眉写作“月”。

学生3:从远方奔腾而来的是“水”。

学生4:太阳落入远山的草丛是“暮”。

教师:到后来,喜怒哀乐都有了具体的名词,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有了更广阔的延伸。这种如同图画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是古人根据事物的典型特点而创造出来的,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小结:劳动创造了人,人创造了文字,文字体现了智慧,智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勤劳的古代先祖通过观察自然、体验劳动,创造了古老的甲骨文。

3.议文字演变。

各小组代表分享课前探究成果。

学生1:展示汉字字形图片,汇报不同阶段的汉字呈现出的不同字体风格,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学生2:举例说明汉字与地理关系的密切。

学生3:以“田”字和井田制为例,说明汉字能够反映古代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

学生4:以“勤劳”为例,说明汉字可以反映传统价值观念。

教师小结:汉字古老而优美,是流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字。汉字“因义而构形”,记录着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方式,是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源头。

【设计意图】以前期开展的写字打卡、“小小书法家”活动作为导入,打通了课内德育与课外德育之间的壁垒。将抽象的汉字文化脉络以合作探究、汇报的方式加以呈现,突显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二)中国汉字,意蕴隽永

1.凝聚力:感受“民族纽带”。

出示我国疆域变化的版图。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少数人使用汉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随着我国疆域的不断扩大,使用汉字的民族也越来越多。汉字是饱含凝聚力的民族纽带之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精气神:品味“民族之魂”。

教师:从对大自然的临摹,到对生活的刻画与自身的观照,汉字经过了无数的变迁。汉字带给我们多少穿越时空的感动,又告诉我们多少有意义的故事?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下面让我们通过文字和祖先对话,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学生1:手捧橘子朗诵。“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解读屈原的《橘颂》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学生2:分享岳母刺字的故事及其带来的感动。

学生3:展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詩词作品,交流诗词的历史背景,体会中国共产党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大无畏革命气概。

教师小结: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石,它带领我们穿越历史,感受未来!从古到今,汉字把中华民族的精神脉搏一一记录,中华民族是志气凌云的民族,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这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底气!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四个字——文化自信!

【设计意图】呈现地图,引导学生意识到汉字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感受汉字背后的凝聚力。在做中学,以搜集资料、派代表汇报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深入骨髓的民族之魂,增强文化自信。

(三)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1.学好中国字。

学生上台分享汉字故事。

学生1:展示自己蝉联市识字大赛儿童组冠军的奖杯和奖牌,分享自己的识字故事。

学生2:展示自己在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得的奖状,分享自己的写字故事。

学生3:展示自己的习作用稿证书,分享自己参与街头错字纠正行动后撰写的稿件在报纸上发表的故事。

2.游戏“换换换”。

(1)对照榜样,自我分析并按要求完成纸片内容:

我也拥有  的品质,因此,我在____方面有了进步。

与他们相比,我在  还有差距。今后,要从  方面进行改进。

(2)猜拳交换:学生猜拳交换纸片。

(3)交流:学生选择其中一张纸片,交流感受。

3.做好中国人。

教师展示书法作品《人》,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把这个字送给大家?

学生: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用心,做人也要真诚。

播放歌曲《中国字中国人》。

4.班主任寄语。

播放歌曲《爱你爱你中国字》。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通过汉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写下对世界的探索与感悟,记录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民族的不屈气节。先秦的战火、春秋的烽烟,汉唐风、宋明雨,翻开半亩方塘,历历可见。点滴汇流成河,后来这些经史子集,成了我们中华文化的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跟随汉字一起踏入浩瀚华夏文化的长河,正笔、正心、正人,补好我们的精神之钙,做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的少年郎!

师生齐唱歌曲《爱你爱你中国字》。

【设计意图】立足学生生活,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汉字故事,拉近学生与汉字之间的距离,同时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提炼出传承汉字文化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游戏“换换换”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引导了学生关注“学榜样,思不足,寻良方,促成长”,指向学生汉字学习习惯的养成。《爱你爱你中国字》的大合唱呼应了课前热身活动,升华了主题。

六、活动反思

本次“爱你爱你中国字”主题班会,以“中国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古老优美,品味字词背后的民族气节,把“学好中国字”与“做好中国人”进行联结,激发学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文化的熏陶和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改善平时马虎了事的书写状态,帮助学生努力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班会人员稍嫌单调,应更多地整合社区、家长等校外资源,形成更优协同育人格局,实现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的延伸。活动设计虽然多元,但还可以从活动的深度着手,设计更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来锻炼学生思维,强化道德学习的体验。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