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2-04-02郭铁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血压康复高血压

郭铁晶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州疾病预防控制所,辽宁 锦州 121000)

老年高血压具有血压波动大、夜间或者清晨血压较高等特点,一般与年龄增长引起的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以及弹性降低有关,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肥胖、吸烟、运动量不足、精神紧张等[1-2]。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程的加快以及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无典型症状。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多数患者在经过体检后才发现得以确诊。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血压的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症,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控制血压。②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后、天气寒冷以及体位变化时出现血压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波动性将进一步增加。③收缩压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往往相对较低,甚至处于正常水平,这使得患者的脉压差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对于年龄超过68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特征更为明显。④心脑肾等并发症多。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后易使心脑肾等动脉硬化病持续进展,所以增加了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风险。冠心病、肾衰竭、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相对会更高,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中需特别关注并发症的预防。相比其他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具有其自身特点,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并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更加有效的康复护理。由于老年高血压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血压水平极易受到体位、进餐、情绪等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3-4]。基础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但无法对血压起到有效的控制。康复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较明显。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采用康复护理后的具体情况,并验证此项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85±8.8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4±1.20)年。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15±8.36)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04±1.02)年。对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分析后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老年高血压。②均知情同意。③均出现老年高血压相关症状[5]。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其他系统严重病变或者肿瘤疾病。②病史资料不全。③精神异常,沟通较差。④依从性较低。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用药指导、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指导、功能性运动指导等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模式。①成立康复护理小组,要求康复护理小组成员有丰富的老年高血压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经验,每位护理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对工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服务态度良好,有足够耐心。②建立患者专属档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专属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血压监测情况等基础资料,并根据血压情况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③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康复护理小组可利用多种形式加强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和重视,如张贴栏、咨询台、多媒体等,还可开展健康知识分享会,对于理解能力较差者,实行一对一讲解,保证每位患者均能完全理解掌握。④心理护理:血压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正确掌握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根据患者实的际心理状况,制订合理、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计划。由于身体状况、治疗时间长等原因,患者易出现心情不佳、情绪紧张、悲伤、猜疑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多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耐心倾听患者出现的问题,了解患者心理并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与疏导。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者进行聊天,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促进护患感情提升。护理人员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听舒缓音乐、看电视等,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利于控制血压。⑤功能性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制订功能性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了解患者的自身情况,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其制订相应的运动计划,提醒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通过运动来增强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增强其自身免疫力,同时提醒患者避免剧烈运动。⑥饮食护理:饮食不合理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所以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态和喜好,制订均衡营养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每日营养。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护理人员根据老年患者以往的病史、身体状况、身高、体质量等数据为患者制订合适的饮食方案。为患者和家属科普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的好处。循序渐进地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计算患者日常活动水平所需热量,制定合理饮食,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过度肥胖导致高血压不受控制的后果,避免因热量不足导致的体质量减轻和营养不良。高血压患者坚决禁止食用内脏、脂肪和油炸动物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嘱患者选择动物、植物等高品质蛋白质,以减轻肾脏负担。⑦定期总结,康复护理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调整下一步护理工作方案,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收缩压正常标准:90~140 mm Hg,舒张压正常标准:60~90 mm Hg。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每项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护理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mm Hg,±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mm Hg,±s)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3 讨论

在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在50%以上。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生存和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十分必要[7-8]。老年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收缩压正常标准:90~140 mm Hg,舒张压正常标准:60~90 mm Hg。老年高血压的疾病特点:①血压起伏较大,特别是收缩压,与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有关[9-10]。②易受体位变动影响,体位较低发生低血压次数较多,同时在使用抗血压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有直接的关系。③动脉粥样硬化易引起假性高血压现象,在使用血压计测量外周动脉血压时血压将会增高。④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因此对心脏危害较大,易出现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⑤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⑥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及交感神经抑制敏感,与老年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⑦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极易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抑郁症。针对老年高血压的上述特点,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护理工作,以有效稳定血压,避免病情严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基础性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用药指导、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康复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成立康复护理小组、建立患者专属档案、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护理、功能性运动、饮食护理、定期总结等。康复护理模式是临床中创新护理方法,具有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将此模式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能够保证康复护理小组成员拥有较高的老年高血压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经验,保证每位护理工作人员明确了解自身职责和义务,对工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减少护患纠纷[11-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精细化、针对性强的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可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血压康复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