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中的效果分析

2022-04-02于智轩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连续性生长因子内皮

于智轩

(辽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清除内源与外源性毒素,有效调节内环境的稳定性,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可以取得显著的应用价值[1-2];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的疾病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则预后效果极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4];本文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100例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时间选择阶段: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电脑编号排序: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50例患者中包括30例男性与20例女性患者,年龄37~57岁,平均(47.77±5.41)岁。研究组:50例患者中包括31例男性与19例女性患者,年龄36~59岁,平均(47.91±5.33)岁。纳入标准:①起病急且病程短。②无血液净化禁忌证。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②凝血功能异常。此次研究数据资料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间断性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所有患者均在正式治疗之前实施血透导管留置,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留置部位与选择肝素抗凝,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5-6]。对照组:采用医院统一制定的血液透析机器进行治疗,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采用F6透析机器,采用碳酸氢盐实施透析操作,透析膜面积控制在1.30~1.50 m2,第1次透析诱导2 h,诱导后间隔1 d,耐受后每次间隔4 h。研究组:采用医院统一制定的血液净化系统与血滤器、专用透析液进行治疗,血流量控制在100~250 mL/min,依据PORT配方对置换液进行配备,置换液的流量维持在1 000~ 2 500 mL/h[7-8]。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的7 d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与平均动脉压、多巴胺、血肌酐、血乳酸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对比。肾功能指标涵盖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采用MOL-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艾诺电子有限公司)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OT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4 数据处理 此次研究所涉及相关数据资料[组间的7 d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与平均动脉压、多巴胺、血肌酐、血乳酸指标等]均归于SPSS21.0系统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类型采用专业性检验方式(t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检验,P<0.05则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7 d后生存率数据指标对比 就研究组而言,其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7 d后生存率数据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7 d后生存率数据指标对比[n(%)]

2.2 平均动脉压、多巴胺、血肌酐、血乳酸指标对比 就研究组而言,其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其多巴胺、血乳酸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2。

表2 平均动脉压、多巴胺、血肌酐、血乳酸指标对比(±s)

表2 平均动脉压、多巴胺、血肌酐、血乳酸指标对比(±s)

2.3 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UN、β2-MG及UAE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UN、β2-MG以及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对比(±s)

表3 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对比(±s)

注:BUN为血尿素氮;β2-MG为β2微球蛋白;UAER为尿白蛋白排泄率。

2.4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对比(±s)

表4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对比(±s)

注:HIF-1α为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 讨论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逐渐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的范畴,且治疗领域也不断扩大,直至非肾脏病也可应用该种治疗方式[9-10];连续性血液净化已经成为ICU各种危重疾病治疗中多器官功能支持的重要治疗方法;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作用优势性[12-14]:能够稳定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可以有效清除溶质,帮助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性,且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内环境,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15-17]。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所有的缓慢、连续清除水与溶质的治疗形式,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多脏器支持治疗,与营养支持与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性一致,属于救治ICU各种类型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而满足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指标有代谢性酸中毒、血肌酐在530.4 μmol/L之上[18-19];存在尿毒症相关症状、血尿素氮在28.56 mmol/L之上、血清钾在6 mmol/L之上。

ICU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由其所致的病死率居高不下,相关的临床资料调查显示:ICU多器官衰竭所导致的病死率在60.00%以上,且随着器官衰竭的数量而不断上升,ICU多器官衰竭患者极易合并发生急性肾衰竭,加大了治疗难度性。就目前而言,对于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何时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最佳时机还处于争议阶段,一般认为:在内科治疗失败时,且患者处有明显的水电解质失衡情况则可以考虑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医学界普遍学者认为[20]:危重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预后情况与开始治疗时间、治疗前病情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尽早积极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改善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关键。

结合数据:就研究组而言,其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率、血气胸率、低血压率、心律失常率)、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其多巴胺、血乳酸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7 d后生存率数据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UN、β2-MG以及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可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能够稳定局部内环境,具有极为肯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连续性生长因子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勒布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