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刮系统布置策略

2022-04-02占泽晟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风挡曲率间隙

占泽晟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上海 201804)

汽车雨刮器是用来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雪及灰尘的设备,能改善驾驶员的能见度,从而增加行车安全。

雨刮按照刮刷的型式,可以分为顺刮式、对刮式、单刮臂式。按照刮片的型式,可分为有骨雨刮和无骨雨刮。按电机的型式,又可分为普通式和智能式。本文主要针对最常见的连杆机构传统雨刮布置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1 雨刮布置影响因素

1.1 雨刮挂刷区

在雨刮布置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雨刮刮刷率的要求,是要满足国标、欧标、美标还是企业标准。

国标15085与欧标EEC 78/318对雨刮刮水器的刮刷率要求是刮水器的刮刷面积应覆盖A 区域的98%以上,B 区域的80%以上。

美标 FMVSS对刮水器的刮刷率要求是刮水器的刮刷面积应覆盖 A 区域的 80%以上,B 区域的94%以上,C区域的99%。

本文选用国标 GB 15085刮刷率的要求进行布置研究。

1.2 挡风玻璃曲率

玻璃曲率会影响到雨刮刮片是否能将玻璃上的附着物,如粉尘、水滴等刮除干净。

前雨刮对前风挡玻璃曲率要求为(1)无骨雨刮:2 000 mm≤最小曲率半径≤8 000 mm;(2)有骨雨刮:1 500 mm≤最小曲率半径≤10 000 mm;(3)后雨刮对后风挡玻璃曲率要求为刮刷区域的曲率≥1 700 mm。

1.3 攻击角

攻击角是雨刮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雨刮片的中心线与玻璃法线的夹角称之为攻击角。攻击角目前没有标准和法规规定,一般设计值在-5°~+5°。

1.4 边界数据

前雨刮布置要求的周边数据包含:前风挡玻璃、前防火墙、流水槽、空调进气格栅、发盖。但在初期的时候,所需数据可能会不全,可以用断面替代分析。

2 雨刮机构布置

2.1 雨刮零件的定义

雨刮机构主要包括电机、连杆机构、雨刮轴、刮臂及刮片,如图 1所示。前期需要确定雨刮系统中哪些零件是选型件,哪些是新开发件。

图1 雨刮组成

2.2 初选刮片长度

刮片因其形式不同(有骨/无骨)而有不同的长度系列,不能随便选用。但是一般来讲,主刮不宜超过600 mm,副刮不应超过550 mm。否则会增加电机的驱动阻力,雨刮在工作的时候会出现晃动、异响现象。

本文选用主刮600 mm,副刮450 mm的无骨雨刮进行布置研究。

2.3 确定刮刷起始位置

主副刮刷的起始位置,参考图2进行确定。

图2 刮刷起始位置定义

其中,1为副刮到 A柱或玻璃胶条的距离;2为副刮距离风挡装饰件距离;3为主刮距离风挡装饰件距离;4为主刮与副刮间距;为三种情况:若玻璃卡条和玻璃面平齐,则=胶条刃口宽度;若玻璃卡条高于玻璃面,配置为无骨雨刮,则= 10 mm;若玻璃卡条高于玻璃面,配置为有骨雨刮,则=5 mm。

2.4 初定输出轴位置

通常主轴与副轴的间距不小于450 mm,雨刮输出轴向的定位需要根据流水槽数据确定。雨刮轴到风窗下横梁边界的间隙不能小于22 mm,如图 3所示。若小于这个尺寸,空调进气格栅局部会容易出现断裂。雨刮轴方向取与近端玻璃法向同向。

图3 输出轴位置

2.5 刮片运动轨迹

刮片和输出轴初定后,绕输出轴旋转刮片,得到其在玻璃上的轨迹。雨刮轨迹应满足要求:

其中,1为主刮旋转角度;2为副刮旋转角度;5为主刮与A柱或胶条的距离;6为上端与黑边边界间隙;7为副刮覆盖主刮区域。刮刷区域如图4所示。

图4 刮刷区域

2.6 刮刷区域校核

在确定初步的雨刮刮刷区之后,需要检查刮刷区是否满足刮刷率的要求。通常初定的刮片、主轴位置无法满足刮刷率的要求,需要重复调整刮片的长度及主轴的位置直至完全满足。

2.7 雨刮与周边件间隙检查

在得到满足雨刮率的雨刮片位置和雨刮轴数据后,开始细化雨刮数据,完成初版雨刮结构数据。使用细化后的数据,校核与周边件的间隙,需要满足下面所列要求。若不满足,则需要重复调整数据直至完全满足要求。雨刮与周边件间隙如图5所示。

图5 雨刮与周边件间隙

(1)雨刮接头、摇臂与格栅开口≥8 mm;

(2)雨刮电机安装点与周边件≥5 mm;

(3)电机与流水槽≥10 mm,考虑防浸泡,此间隙不能小于30 mm;

(4)刮臂、刮片与通风盖板≥10 mm;

(5)雨刮臂C型簧与玻璃或格栅≥10 mm;

(6)输出轴与空调格栅盖板≥8 mm;

(7)雨刮接头运动包络与周边件≥10 mm;

(8)连杆运动包络与周边件≥10 mm;

(9)主刮片与风挡处VIN码≥8 mm。

3 雨刮对行人保护的影响

3.1 变形空间

雨刮作为汽车前端外饰件,对车辆行人保护性能有较大影响。合理地设计雨刮摆臂形状和雨刮布置位置,可以减小其对行人保护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减轻因头部直接撞击到雨刮固定轴(硬物)带来的伤害,雨刮固定轴周围应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要求:1+2>60 mm;EuroNCAP要求:1+2>80 mm。若雨刮为可溃式的,则只需考虑雨刮设计安全间隙即可,如图6所示。

图6 变形空间

3.2 雨刮臂的确定

确定雨刮布置空间之后,还需考虑雨刮臂的位置形态,一般要求雨刮刮臂位于发盖投影面内的部分应尽可能少。试验时,发盖下方的雨刮部分,会减少发盖的变形空间。因此,很多雨刮刮臂局部会设计成弯折的L型,如图7所示。

图7 弯折L型雨刮臂

4 造型及其他零件布置要求

4.1 造型及性能确认要求

为考虑美观性,雨刮布置应该在玻璃下黑边区。要求从车内眼椭圆上切点透过黑边,雨刮臂不能被看见,并且黑边高于仪表板不应超过20 mm。主副雨刮刮线顶端高度应尽量一致,副刮稍低。主刮刮线终止位置与A柱应尽量平行,顶端稍靠外。主刮刮刷顶部距离玻璃上黑边距离不应大于30 mm。如图8所示。

图8 雨刮及相关零件

4.2 对风挡处外置摄像头、雨量传感器的影响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于汽车智能驾驶功能要求也越来越丰富,例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的前向摄像头模块、超级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的前视摄像头、行车记录仪、雨量传感器等,都需要布置在雨刮刮刷区域内。故刮刷运动轨迹上方留白区域越小,则摄像头、雨量传感器的位置就可以布置得越往上,内视镜多功能罩盖尺寸就可以相应做小,提升车内通透感。

5 总结

雨刮系统布置,是整车设计开发中很重要的一项布置工作。因与造型相关因素直接相关,如发盖的后沿,A柱下端与发盖的对接型式,以及雨刮外露、留白状态等,故在造型初期就要开始布置。另外由于涉及的零部件比较多,且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来反复调整数据以满足相关要求。

猜你喜欢

风挡曲率间隙
汽车前风挡饰条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间隙
某型飞机侧风挡滑开机构改进设计
波音737驾驶舱风挡加温故障分析
川航3U8633风挡丢失之谜
不同曲率牛顿环条纹干涉级次的选取
给你
苦难的间隙
各类曲线弯曲程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