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在心血瘀阻证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

2022-04-01罗昌明何献春

光明中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丹红证候心肌梗死

李 晨 查 岭 罗昌明 何献春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因冠状动脉的突然性血流中断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快速恢复心肌血供,挽救心肌细胞。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心肌的完全再灌注,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冠状动脉再次梗死,影响预后[2,3]。因此,在PCI术后还需辅助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中医学认为心肌梗死缺血期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的气机阻滞不通,加之郁久造成冠状动脉内气血瘀滞,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另外,随着PCI术后冠状动脉的再通,微血栓、粥样斑块随着血流流向冠状动脉远端,造成微循环障碍,这类似于中医学中的痰瘀内结、心络瘀阻。因此,瘀血贯穿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始终,而心脉痹阻是主要病机,治疗中需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4]。本次研究中对心血瘀阻证患者PCI术后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3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中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2.3±4.5)岁;梗死部位:前壁20例,下壁14例,侧壁7例。观察组中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62.5±4.6)岁;梗死部位:前壁21例,下壁14例,侧壁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血瘀阻证;②接受PCI治疗;③无其他部位活动性出血、出血倾向;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有大手术史、严重外伤史者;②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并发严重并发症、其他心脏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既往有PCI手术史者;④近3个月使用过抗生素、调脂药物者;⑤合并精神疾病、交流障碍者;⑥妊娠期、哺乳期者。

1.3 方法2组患者均由导管室同一组医生开展PCI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在PCI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术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75 mg/d,阿司匹林口服100 mg/d。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次,每12 h一次,连续用药5 d,同时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生产厂家: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20 ml/支)治疗,于PCI术后第1天开始用药,将20 ml丹红注射液与250 ml 5%葡萄糖溶液或是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后缓慢静滴,每日1~2次,连续用药7 d。

1.4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估标准:显效:PCI术后3 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80%,且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PCI术后5 d内临床症状减轻≥50%,且心电图显示ST段恢复0.05~0.1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无效:介入术后5 d病情依然无明显好转者。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治疗7 d后对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证候进行评分,根据证候无、轻、中、重分布记分0、2、4、6分。③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术后7 d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取血清,检测如下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④心功能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访观察3个月,记录出现的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7 d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3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7 d后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例,

2.4 心功能指标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LVESD和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例,

2.5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访观察3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近些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逐年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灌注是基本治疗原则。PCI能快速重建血运,恢复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状况,促进梗死病灶的缩小,改善预后[5]。但是在PCI术中植入的支架也可能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动脉粥样斑块的脱落,形成微血栓,产生二次炎症反应,增加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且PCI术中微栓子可能引起微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细胞灌注不良或是无灌注现象,从而引起心绞痛或是心肌梗死的延展,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在PCI介入治疗期间还需辅助其他药物治疗,以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在改善微循环血供方面除主要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他汀类药物治疗外,还主要应用血管扩张剂等,但是尚无统一的标准,且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

随着中医学在现代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多靶点特点能作用于疾病发生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中医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急性心肌梗死可归于中医学“胸痹”范畴,心血瘀阻是其基本病机[6,7],而引起心血瘀阻的病因较多,外寒结于胸中,阴寒弥漫,胸阳不振,血寒凝滞、脉寒挛急,则血凝气滞,心脉瘀阻,不通则痛,发生胸痹心痛。或情志内伤,过喜伤阳,阳伤则心气虚,气虚则血不畅;过怒则肝气内损,肝失藏血之功、调血之能,致血凝,血络不畅;血者,心之神也,故血络不畅致心脉受损成病;过忧则气聚,引发肺气不清、浊气增多,心缺乏清阳之气致厥心痛。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致脂液化生,流注于五脏,侵犯血脉,久之致血络、毛脉、缠络等受损,气血阻塞不通致厥心痛。或年老体弱致气血双亏,致血脉瘀阻,也是心血瘀阻的病因之一。简而言之,无论何种病因病机引起的胸痹心痛都可使血行失度,血脉不通,血不归经,导致瘀血产生,瘀血既是导致心血瘀阻证的病因,也是病理产物,瘀血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血脉不通,不通则痛。依据“血实宜诀之”“络以通为用”的原则,在治疗中需以通为主,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治疗,使瘀去络通,络通则血通。丹红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活血化瘀中成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经现代工艺加工成复方制剂,有效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效[8]。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丹参味苦微寒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为辅药,两药配伍能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丹参主沉降,红花主升浮,两药同用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反应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进展中的主要病因之一,炎症参与到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的全过程中,PCI术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抗炎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关键措施之一。而丹红注射液不仅具有促进血管增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灌注的作用,同时还能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病情的好转,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在心血瘀阻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血液灌注,缓解炎症反应,促进心功能改善,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丹红证候心肌梗死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