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应用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①

2022-03-31唐兆宸陆洪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肩锁肩峰锁骨

唐兆宸, 陆洪军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154003)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肩部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伤肢外展或上举困难等症状,若治疗不佳,还可引起肩锁关节炎、肩部畸形等并发症,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需尽早进行科学治疗[1]。目前,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手术为主,可用术式较多,疗效不尽相同,尚未形成共识,其中,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治疗在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实践发现,治疗过程切口较长,且术后患者发生顽固性肩部疼痛概率较大,整体疗效不是非常理想[2-3]。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关节镜使肩锁关节脱位进入微创治疗时代,疗效得到医生、患者认可[4]。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20-01~2020-12收治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对比评估不同术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20-01~2020-12收治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比组(n=30):左肩14例、右肩16例,男女例数比为17:13,年龄19~66岁,平均(42.69±10.43)岁;研究组(n=30):左肩15例、右肩15例,男女例数比为18:12,年龄20~67岁,平均(42.73±10.5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行。纳入所有研究主体均按照以下纳入、排除标准入组。

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被确诊为肩锁关节脱位;(2)具有手术治疗适应症、耐受性;(3)对研究相关内容、目的等完全知情,自愿签订协议书;(4)研究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报备且在通过审核批准后开展。

排除标准:(1)既往有肩部手术史;(2)临床资料缺失明显;(3)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耐受麻醉等;(4)存在语言、听力等功能异常及障碍;(5)中途脱落、退出等未完成研究及随访。

1.2 方法

对比组(n=30)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协助取最佳手术体位,实施麻醉方案,于肩关节锁骨远端行8cm左右弧形切口,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清理破碎软骨盘,置入锁骨钩钢板,使用螺钉固定,修补肩锁关节囊、喙锁韧带,冲洗引流、关闭切口。研究组(n=30)实施关节镜下带袢钢板治疗:协助取最佳手术体位,实施麻醉方案,行后方入路,清除肩峰下间隙滑膜,处理关节囊,标记锁骨远端距肩锁关节3.5cm 间隙位置,行切口,打入导针(喙突根部),建立喙突根部、锁骨骨隧道,留置牵引线,置入钢板至喙突根部并锁定,复位肩锁关节,收紧缝线,利用关节镜检查复位情况,明确纽扣松懈程度,完全复位,关闭切口。

两组于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恢复至稳定状态,尽早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2)观察分析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状况,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取视觉模拟评分( VAS)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 VAS评分范围0~10分,评分低示疼痛轻,Constant-Murley 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高示功能好[5,6]。(3)观察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喙锁关节骨化、再脱位、肩锁关节融合、肩峰骨溶解等,随访统计实际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更少(P<0.05),见表1。

表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状况比较

术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状况比较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比组20.00%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更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0,n(%)]

3 讨论

肩锁关节指由肩峰的锁骨关节面与锁骨外端肩峰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因关节内存在纤维软骨盘,且关节囊较为薄弱,当肩峰受到打击,关节囊及周围韧带即可断裂发生脱位,因此,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7]。目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在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锁骨钩钢板是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水平、垂直方向稳定性可靠优势,被部分骨科医师认为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金标准[8]。但是,伴随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锁骨钩钢板远期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术后再脱位、肩峰骨溶解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明显增加二次手术风险[9]。近年来,关节镜下带袢钢板微创术式成为肩锁关节脱位新型治疗方法,因具有切口小、复位准确等优势,逐渐代替传统锁骨钩钢板成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10]。

本次研究: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更少(P<0.05);术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与对比组20.00%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更低(P<0.05);结果说明关节镜下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确切,分析可知,带袢钢板内固定与肩锁关节解剖生理要求一致性较高,类似于重建喙锁韧带,其高张力能够显著提升肩锁关节弹性固定稳定性,同时,带袢钢板为钛金属,组织相容性良好,可留在体内,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风险、并发症,另外,手术操作不会损伤肩峰下间隙,不仅能够保留锁骨旋转功能,还可以避免内置物造成的疼痛,防止肩关节活动度过度丢失,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良好保障[11]。结合本次研究、既往相关核心文献资料发现,关节镜下带袢钢板亦存在相应不足,主要包括:①对手术操作医生要求较高,需要较长时间学习和熟练关节镜技术,早期发生医源性并发症风险较高;②术后不当活动锻炼易造成应力性骨折,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早期功能锻炼计划;③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无法实现理想固定效果,故高龄患者不宜采用关节镜下带袢钢板。

综上,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能够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显著改善肩锁关节疼痛、功能状况,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肩锁肩峰锁骨
MRI 测量肩峰角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疗效观察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两种不同锁骨钩置钩法在Rock-Wood Ⅲ、Ⅳ、Ⅴ 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肩锁关节脱位分型及治疗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