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对儿童腹泻早期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分析①

2022-03-31卢艳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嗪氨苄西林头孢他啶

卢艳玲

(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河南 济源 454650)

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多由受凉、病菌、病毒感染所致,其中细菌性腹泻是由多种致病菌引起的肠道病,弧菌属、沙门菌、志贺菌等均是其常见致病菌,细菌性腹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脱水、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改变等,部分患儿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症状[1,2]。对于细菌性感染患儿,首先需给予患儿感染菌种确认,再根据具体诊断情况给予对症治疗,且治疗过程中需合理用药,不同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不同,故需给予患儿微生物药敏试验,为患儿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提升临床疗效[3],故本研究旨在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对儿童腹泻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细菌性腹泻患儿150例(2020-05~2021-05)为研究对象,男85例,女65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24±1.41)岁,病程2~8d,平均(5.29±0.92)d。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4]标准,具有腹痛、脱水、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改变等症状,伴有呕吐、恶心、发热;年龄6个月~12岁;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肝、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儿;肝脏、胆囊、胰腺疾病史者;精神障碍患儿。

1.3 方法

1.3.1 微生物检验: 采用无菌棉签采集患儿粪便,将粪便标本放于SS 琼脂平台上接种,培养环境温度为35℃,连续培养18~24 h,参考《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5],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别,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长沙腾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VITEK 2)对可疑菌落进行分析。

1.3.2 药敏试验:采用 K-B 法对临床常用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三嗪进行药敏试验,菌株在35℃环境下培养18~24h,对抑菌圈直径及大小进行测定,评估细菌的耐药情况。所有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4 观察指标

统计150例患儿弧菌属、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微生物阳性菌株检出情况,计算不同病原菌药敏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微生物阳性菌株

共检出阳性菌株136株,检测阳性率为90.67%,其中弧菌属25株,占比18.38%,沙门菌37株,占比27.21%,志贺菌65株,占比47.79%,其他均属9株,占比6.62%,与其他各菌属相比,志贺菌占比最高(P<0.05)。见表1。

2.2 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25例弧菌属患儿中,对阿莫西林耐药12例(48.00%),对头孢三嗪耐药6例(24.00%),对头孢他啶耐药15例(60.00%),对头孢哌酮耐药2例(8.00%),对氨苄西林耐药21例(84.00%);在37例沙门菌患儿中,对阿莫西林耐药18例(48.65%),对头孢三嗪耐药25例(67.57%),对头孢他啶耐药20例(54.05%),头孢哌酮耐药23例(62.16%),对氨苄西林耐药22例(59.46%);在65例志贺菌患儿中,对阿莫西林耐药30例(46.15%),对头孢三嗪耐药26例(40.00%),对头孢他啶耐药19例(29.23%),对头孢哌酮耐药28例(43.08%),对氨苄西林耐药42例(64.62%);在9例其他菌属中,对阿莫西林耐药2例(22.22%),对头孢三嗪耐药4例(44.44%),对头孢他啶耐药1例(11.11%),对头孢哌酮耐药3例(33.33%),对氨苄西林耐药5例(55.56%)。见表2。

表2 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细菌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在我国位居传染病的前3位,且在5 岁以下儿童多见,该病发病急,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产生脱水、休克,临床需及时给予患儿药物缓解患儿病情[6]。但在给予患儿治疗前需给予有效诊断措施,根据诊断结果对症治疗。弧菌属、沙门菌、志贺菌等均是细菌性腹泻常见致病菌,需给予患儿微生物检验,确定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150例细菌感染患儿中,志贺菌占比最高,志贺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其进入机体后,会进入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及回肠末端,并进行繁殖,增加机体炎症反应,志贺菌会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促进吸收内毒素,损伤肠黏膜,产生胃肠功能紊乱,临床需给予有效治疗措施[7]。

抗菌药物是细菌性腹泻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各种致病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三嗪等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多伴随用药不合理现象,增加致病菌耐药性,临床疗效不甚理想[8]。在给予患儿抗菌药物前,需了解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根据检测结果给予合理用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弧菌属患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占比高达84.00%,沙门菌对头孢三嗪耐药性最高,占比67.57%,志贺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占比46.15%,其他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占比55.56%。故对不同致病菌所致腹泻患儿,需给予不同的抗菌药物,保证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病原微生物检测对儿童腹泻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弧菌属、沙门菌、志贺菌等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三嗪均有不同耐药性,临床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三嗪氨苄西林头孢他啶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162例头孢他啶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拉莫三嗪在中国人群中治疗双相抑郁时预防转躁的Meta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三嗪环类高能产气衍生物分子设计及性能的理论计算
微波辅助水蒸汽结合上浮溶剂固化法快速萃取谷物中三嗪类除草剂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