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指导价值研究*

2022-03-30李世森马彩彩卫江鹏杜昆利高博欣刚刘小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肠壁结肠癌病灶

李世森 马彩彩 卫江鹏杜昆利 高博欣 季 刚刘小南,*

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陕西 西安 710032)

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腺癌占多数,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1]。在我国青壮年结肠癌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2]。结肠癌患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肠道疾病,因此在临床上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癌症晚期[3]。内视镜、X线照影检查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并不能有效地观察患者病变内部的情况,无法为临床提供患者结肠壁浸润以及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关系的相关资料,对患者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案指导意义不大[4]。多层螺旋CT(MSCT)有着高分辨率以及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功能,可为结肠癌患者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案指导提供直观的参考[5]。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3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28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47.98±8.65)岁。根据UICC-AJCC 联合修正大肠癌分期法进行分期[6],其中Ⅰ期12例,Ⅱ期34例,Ⅲ期40例,Ⅳ期7例。症状体征:69例患者大便形状改变/习惯改变,54例便血,39例患者腹胀、腹部隐痛,11例患者体重减轻,23例患者贫血,4例患者腹部包块,肠梗阻或不完全梗阻3例。

纳入标准:相关资料完整;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均经过病理检查、CT检查等者。排除标准:依从性不佳者;有其他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中途退出者;有其他消化道疾病或肿瘤者;存在精神疾病患者。

1.2 CT检查 检查仪器:西门子MSCT。检查前一周内不服用重金属药物,检查前一天食物以少渣的为主,前一天晚上需要进行洗肠;于检测前的10min注射10mL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扫描部位: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10kV,管电流200mA,层厚、间距均为5mm。首先对全腹部进行平扫,完成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随后进行图像处理,由专业医生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所得图像,观察病灶结构;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MS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SCT对结肠癌诊断准确率 MSCT对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96.77%,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SCT对结肠癌诊断准确率

2.2 MSCT诊断结肠癌分期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MSCT对结肠癌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正确率依次为83.33%、97.05%、95.00%、100.00%,与手术检查结果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一致性好(P>0.05),见表2。

表2 诊断结肠癌分期与临床诊断符合率[n(%)]

2.3 图像分析 MSCT可见:肠壁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肠壁外缘光滑锐利,表明癌肿仍局限于肠壁之内;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或并有浆膜外索条状影,表明癌肿已穿透肠壁;邻近脏器间脂肪层消失,表示周围脏器受侵。

93例患者38例病灶部位位于乙状结肠,33例位于升结肠/盲部,11例位于直肠,7例位于横结肠,其余4例位于降结肠;患者肠壁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平均厚度为(15.22±1.87)mm;12例患者肠壁广泛僵硬,肠腔狭窄呈广泛浸润改变;33例患者局部淋巴结肿大;10例患者肿瘤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其脂肪间隙基本消失;1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3例患者存在肠梗阻,2例患者伴腹水。

2.4 典型病例分析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9。

患者男,55岁,10月前无诱因出现腹泻,呈糊状,每天约10次,伴腹痛。平扫示:乙状结肠局部肠壁增厚,管腔狭窄(图1),增强扫描示三期扫描呈明显强化(图2)。肝实质内见多发稍低密度灶(图3),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图4)。影像诊断(图5~图6):乙状结肠MT并肝多发转移。乙状结肠管腔狭窄处见网状支架置入影,管腔通畅。结肠镜示(图7~图8):进镜至乙状结肠,可见一“菜花样”隆起糜烂,环肠道四壁,长约5cm,表面污秽,边界不清,质地脆,触之易出血,管腔明显狭窄,内镜勉强通过。病理活检示腺癌(图9)。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进镜至降结肠,置入导丝,内镜直视下,沿导丝置入2.0cm×8.0cm肠道支架,进镜观察支架位置及扩张良好。

3 讨 论

3.1 MS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优点 MSCT相比其他检查其速度较快,且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屏气时间,减少由于腹式呼吸带来的运动伪影影响。在患者一次屏气间完成肠扫描,减少肠道蠕动影响[7]。同时可进行多方位连读快速扫描,显示患者肿瘤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MSCT空间分辨率高,可清楚显示病灶对患者肠部浸润程度、周围脏器转移,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这对肿瘤临床分期意义重大[8]。加上后期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患者病灶进行多平面重建,以此从任意角度平面对患者病灶进行观察,有效反映出病灶和周围组织关系;对于弯曲的肠管可通过曲面重建拉直,从而直观地了解肠管厚度以及病变累及情况,排除假阳性,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图像进行3D重建,了解患者肠腔狭窄情况以及狭窄程度;CTA可反馈患者病灶和血管之间的关系,了解病灶血供情况[9-10]。MSCT除了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病灶的准确信息外,对患者的术前评估、预后有参考作用[11]。MSCT通过显示患者病灶周围血管、脏器的正常解剖结构了解脂肪间隙受累情况,是否存在包绕血管、腔内肿块数目等对患者手术方案指导意义重大[12]。

3.2 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价值 由于CT设备以及检查方法等因素影响,其对于结肠癌分期准确性存在一定差异,在以往文献报道中提出,MSCT对结肠癌分期诊断准确性高达90%,在本研究中,MSCT对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96.77%,对结肠癌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正确率依次为83.33%、97.05%、95.00%、100.00%,与手术检查结果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一致性好(P>0.05),与以往文献报道结果相符[13]。结肠癌患者在MSCT可见其肠壁增厚,存在肿块导致患者肠腔狭窄,局部的肠壁也有异常强化现象。MSCT检查可有效了解到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其肿瘤分期意义重大,但仍未显示全部的淋巴结情况,可能与MSCT的容积效应有关;假阳性的出现与患者淋巴结炎性反应影响有关。但在MSCT检查中会出现由于肠胃道对比剂充盈欠佳或者患者本身存在肠梗阻情况导致MSCT无法检出较小病灶,从而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14]。

3.3 MSCT对结肠癌术手术方案选择指导价值 MSCT通过后期图像三维重建,了解肠管、病灶和周围血管三者之间的关系,且可准确显示患者腹腔脏器解剖结构,可为外科医生提供直观的参考图像资料,临床适用性高[15]。通过MSCT分期可为医生初步确定患者手术切口大小、位置,对累积的肠管范围作出判断,可为患者术中病灶切除范围进行评估,也可利用后期重建技术进行虚拟手术模拟,可有效评估患者病灶切除可行性,降低手术创伤。

综上所述,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价值高,可为结肠癌术前分期提供参考,对患者手术方案指导价值大。

猜你喜欢

肠壁结肠癌病灶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中多排CT征象与肠梗死病变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助“癌”为虐的细菌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专家答疑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