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轮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28黄畅成薛祥庆王海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夜班手术室经历

黄畅成,薛祥庆,王海艳

一般成人持续觉醒15~16 h称为睡眠剥夺,其已被证实会对护士的临床判断及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1]。由于护士数量短缺和病人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医院要求护士延长工作时间和增加班次[2],使得护士在遭受睡眠剥夺的情况下同时需要照顾大量病人。轮班护理人员睡眠质量普遍较差,且睡眠持续时间较短[3]。研究[4-5]显示,护士轮班工作与其睡眠质量存在重要联系,失眠严重程度与轮班工作障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数据[6]表明,超过70%的护士具有睡眠不足、压力较大或其他轮班引起的病症。进行夜班工作的护士更易发生轮班工作障碍,且生活质量较低[7-8]。连续工作时间较长且缺少规律性的休息,使护士处于疲劳状态,很可能对护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9],轮班护士的睡眠持续时间是临床实践中发生操作失误的重要预测因子[10],工作时间超过11.5 h,护士发生临床操作失误的风险翻倍[11]。轮班护士的健康状况及护理质量与其睡眠质量具有显著关联[12]。但也有研究[13]认为,睡眠障碍和轮班工作无显著关联。明确轮班工作与睡眠质量之间的联系,确定影响轮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手术室护士的睡眠质量[14],并进行三因素评分模型分析。现作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对本地区共513名手术室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9~55岁。纳入标准:注册护士、无重大疾病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未接受药物治疗、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共发放问卷513份,有效回收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93%。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护士的一般人口资料(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小孩)和轮班工作情况。并根据护士轮班工作情况进行分组:未有过轮班经历的护士、6个月内有轮班经历的护士及正进行轮班的护士。

1.2.2 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PSQI[14]对护士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共7个维度,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每个维度分为4个等级(0分、1分、2分、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PSQI≥5为睡眠质量较差[15]。基于三因素模型[16]对睡眠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三因素分别为:因素1,睡眠效率(睡眠持续性和习惯性睡眠效率);因素2,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和使用睡眠药物);因素3,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睡眠紊乱和白天功能紊乱)。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情况 487名护士平均年龄为(28.8±6.4)岁,其中49.7%(242/487)已婚,38.5%(187/487)有孩子;轮班工作经历:22.4%(109/487)的护士从未有过轮班的经历,30.4%(148/487)近6个月内存在有轮班经历,47.2%(230/487)正进行轮班工作;睡眠质量:27.9%(136/487)的护士PSQI≤5分,72.1%(351/487)的护士PSQI>5分。

2.2 护士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劳动关系、年龄、轮班工作经历的护士PSQ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婚姻状况、是否有孩子的护士PSQ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将有意义的单因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轮班经历(OR=3.943,95%CI:1.978~7.862)和正进行轮班(OR=3.975,95%CI:2.339~6.756)为护士睡眠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

表1 护士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2.3 不同轮班工作经历护士的PSQI三因素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轮班工作经历护士间比较,除使用睡眠药物和睡眠紊乱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及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QI三因素中,正进行轮班护士的因素1、因素2及因素3评分均高于未有过轮班经历护士(P<0.05),6个月内有轮班经历护士的因素1、因素2评分亦均高于未有过轮班经历的护士(P<0.05)(见表2)。

表2 PSQI三因素在不同轮班工作经历护士间的比较分)

2.4 护士轮班工作经历与PSQI三因素模型单变量、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轮班工作显著影响护士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功能障碍(P<0.01)。经年龄、婚姻状况及是否有孩子调整后,多变量线性回归结果与单变量线性回归结果一致(见表3)。

表3 轮班工作经历与PSQI三因素模型单变量、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17]提出,主观和客观的睡眠质量与轮班工作情况无关,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慢性失眠是由不规则的工作时间所导致的。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轮班工作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关联,即使是6个月内有轮班经历的护士,其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大部分护士均被要求值夜班,每周夜班次数约为2~3次,每位护士于夜班期间要为30~35例病人提供护理,当护士进行不间断伦班工作对其负担较大进行班班工作时,最终会影响其睡眠质量[18-19]。有研究[20]提出,若护士于夜班后连续休息2 d,其睡眠质量会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亦会改善其心理的健康状态。本研究未对研究对象情绪障碍及失眠症状进行专门的评估,但是我们发现轮班工作并不会显著增加使用睡眠药物治疗失眠的评分。

可能对手术室护士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轮班工作、自身的慢性症状(头痛、胃痛、疼痛、疲劳等)、个人生活方式、工作特征及家庭结构等[21]。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年龄、婚姻状况及是否有小孩无显著相关,与陈思思等[22]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KHANIJOW等[23]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睡眠状态不佳、胃肠道症状及压力较大是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的危险因素。BARGER等[24]研究也显示,年龄<24岁,每月夜班次数为2~3个是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本研究未对失眠进行系统评估,但是在调整年龄、婚姻状况和是否有小孩后进行的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有过轮班经历的护士相比,正进行轮班或6个月内有轮班经历的护士睡眠质量较差(PSQI>5)发生概率较高。

夜班工作时,护士长时间暴露于灯光下,褪黑激素水平发生改变,造成内部激素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发生异步现象[25]。研究[26]显示,褪黑激素的分泌被光抑制,与昼夜节律系统存在关联。这可能可以解释夜班工作的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此外,轮班工作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的水平具有相关性,包括夜班在内的不规则轮班会引起机体激素分泌发生变化[27]。因此,长时间的轮班工作时间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节律干扰导致了轮班相关症状的发生。PSQI三因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正进行轮班工作护士的因素1(睡眠效率),因素2(睡眠质量)和因子3(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的得分高于从未有过轮班经历的护士,表明轮班工作与以上三个因素显著相关。应用三因素模型增加了本研究的睡眠质量分析的证据说服力。进行PSQI可以评估每一个的睡眠障碍的严重性,这可能有助于确定睡眠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并为选择适当的治疗并及时提供指导[28]。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轮班工作与睡眠药物的使用无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目前的治疗指南建议使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运动和暴露于光照治疗轮班相关症状[29]。轮班工作相关症状可通过行为、处方和非处方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尽量考虑非药物疗法。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对夜班时间进行严格限制,有的护士夜班时间为8 h,有的夜班时间则为12 h;同时未到每名护士的长期轮班工作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未设有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因此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各种班次工作时间表之间的差异,并考虑其他可能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如情绪健康和慢性疲劳。

综上所述,手术室轮班护士的睡眠质量与轮班工作显著相关,正进行轮班工作的手术室护士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未有过轮班经历的护士。轮班工作显著影响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显著增加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因此,应采取适当干预策略,以创造出可以改善手术室轮班护士睡眠质量的条件。

猜你喜欢

夜班手术室经历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上夜班 升血压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