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究

2022-03-28周波唐桂彬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周波 唐桂彬

摘  要:“工程测量”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独立学科,能有效培养学生掌握测绘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测绘行业高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伴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落实课程思政,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认真完成测绘任务。文章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现状,分析在“工程测量”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望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构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89-04

在当前测绘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固然重要,但伴随着当前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需要教师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和测绘专业教师都应该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在校内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成长为全方位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在“工程测量”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定向技术人才培养主阵地,更应当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有效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全方位人才。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测绘学知识为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行基本测量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中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因此,“工程测量”课程要切实落实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具备测绘人职业精神,确保证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强调技术强国,帮助学生树立为测绘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1]。

(二)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自控能力等现象,而且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受短视频平台或其他不良因素影响,高职学生难以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对于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与职业素养培养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价值观发生偏差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中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导致他们无法承担起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重担。因此校方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其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兼顾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课堂与日常生活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的同时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切实实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且“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手段和内容相对灵活,拥有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通过有效互动和探讨能够实现该课程的家国情怀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三) 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外界知识接触增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得以拓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非常方便地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文化。但由于高职学生初次接触“工程测量”课程,不了解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因此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测绘技术等一系列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全意識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自觉保质保量,具有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二、“工程测量” 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 教育体系不完善影响课程思政融入成效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课上传授的知识偏重理论,忽视实际案例的引入,导致“工程测量”实践教育通常沦为一种形式,即学生在日常较为集中的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抽出一堂课的时间,简单地进行一下实际操作,既不能有效掌握测量方法,也不能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长此以往,学生会把“工程测量”当作单纯理论学科,只注重考试成绩,并不关心日后工作岗位中所需的实际技术,更遑论在教学内容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导致课程思政难以融入“工程测量”课程。即便部分教师有意识将课程思政与“工程测量”教学相结合,也会出现教师的教学案例过于空泛,特色思想政治理念无法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的问题[3]。长此以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易产生波动,极易被周边环境思想左右。同时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也导致学生在进行测绘知识学习时无法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高职院校要加速教学内容改革,将课程思政与“工程测量”课程充分融合,以改变当前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

(二) 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缺失

在高职“工程测量”课程中,部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树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大部分教师完全专注于理论知识本身。虽然有的老师有一些思政教育意识,但也因为教学模式较死板,缺乏多样化的自主活动,不能因材施教,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日常教学实践的观察得知,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大都集中于讨论如何认真测绘数据当中,除此之外,并没有结合中国行业文化和历史对学生展开课程思政,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自身思政观点的表述。而目前在“工程测量”课堂中,教师还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即使碰到一些非常好的思政元素,由于课时少、教学计划不完善的原因,也不能详细展开讲解,只是蜻蜓点水,导致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一知半解,课程思政开展不完善。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能力,在教学中没有掌握把测绘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结合的切实方法,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3]。

(三) 忽视实践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较强,但平时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察觉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或者察觉到了也不知道如何把握度,随后放弃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的复刻,不是把思政课搬到“工程测量”教学中,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一切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的元素,比思政课教学内容范围更加宽泛。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相关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受益。

(四) 缺乏合理评价体系

在当前“工程测量”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工作中,校方过度注重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成果进行评测,却忽略了对教师及其他岗位的评价,这导致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严重失衡。不仅如此,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校方也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存在忽视和缺失现象[4]。失衡的评价体系和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导致高职院校内没有统一衡量标准,这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造成了极大阻碍。

三、高职“工程测量”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 坚持价值引领导向,靶定课程高度

从大禹治水的测绘历史出发,到国家疆域变化中的版图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从北斗导航系统到高分辨遥感卫星影像获取,渗透技术强国,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讲授中,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者和领路人,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5]。

(二) 鉴定知识传授导向,锚定课程方向

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发展国情,以北斗导航系统建立、秦岭生态治理等为切入点,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将更多的中国元素化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保证课程方向的正确性,完成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达成。

(三) 坚持技能培养导向,锁定课程内容

理论讲授中,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线上分享港珠澳大桥、全国一张图、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等实例视频,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测绘人职业精神;实践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绘任务,挖掘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對规范标准遵守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完成技能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四、 “工程测量”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策略

(一) 以学生为主,开展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师与学生身份发生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落实“工程测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学生是参与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材料完善等一系列工作展开之前,要坚持以教材为依托融入当前热点的原则,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因材施教,力求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中学习测绘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例如,在“工程测量”课程模块“认识测量工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熟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我国测绘发展历史,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PPT将古往今来我国各测绘专家的事迹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测绘行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文化自信,渗透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精神。

(二)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因此教师应自觉树立落实课程思政的意识,充分利用“工程测量”课程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补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能够融入课程思政的渠道。例如,在“全站仪实测点的坐标”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全国一张图”的构建历程,帮助学生明确点的坐标获取是建立全国一张图的基本步骤,帮助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学生因祖国科技强大而激发爱国热情,同时因爱国热情产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想法,有效实现了“工程测量”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既强调了测绘工作所需的专注、拼搏与创新精神,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文化自信,培养其民族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作为思政教育载体

1. 改革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思政

当前测绘专业教师授课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测绘工作中需要大量数据运算,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过度重视理论计算与公式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不能快速融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失去了“工程测量”课程教育本身的意义,更无法将思政教育融入测绘专业教学中。因此“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必须寻求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答疑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测绘知识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活的、真的、动的、用的”理念,充分考虑教材的思政育人功能。努力解锁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实现以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丰富实践经验[6]。例如,在实训课“地形图绘制”模块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学生传授数据传输、地物绘制、地貌绘制等知识技能后,组织学生使用互联网平台下载数据,通过组内协作完成地形图绘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实现学习交流,同时通过组员之间的沟通与评价,增强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促使其在日后工作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使其迅速融入工作团队,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2. 转变学生观念,强化德育意识

任何教学活动展开的主体都是学生,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工程测量”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测绘教学时应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自觉参与课程思政,主动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不能太直接,应灵活巧妙地将课程思政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例如,在模块六“施工区地面点位放样”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我国著名桥梁建筑施工测量案例,以视频播放等形式,帮助学生明确点位放样的重要作用,重点突出我国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在帮助学生明确技术强国与工匠精神的同时适时提出问题:一旦测绘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或数据错误,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一定要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树立良好法治意识,切勿因自身失误为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实现“工程测量”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四) 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在课程思政融入“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测绘理论知识考察,另一方面也要对本节课所涉及的思想政治理念掌握程度进行合理评价,确保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能扎实掌握理论知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的特色思想政治理念进行实际运用。同时,校方也要完善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管理者制订合理的评价体系,切实保障“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逐步走向完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课程中蕴含的丰富课程思政元素对每位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一定要相互配合,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明确“工程测量”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知行合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斌.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

[2] 李梅,柳新强,王涛.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3.

[3] 裴孝钟. 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9):117-118+121.

[4] 张李平.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茶叶,2019,41(08):1.

[5] 周威.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科学咨询,2021(38):2.

[6] 纪凯. 课程思政在教学能力大赛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测量技術》课程高程放样为例[J]. 2021(06):113-115.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Z2020-52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年度人文社科(教改)研究基金项目“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岗位主导、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J19029)。

作者简介:周波(1980—),男,硕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唐桂彬(1979—),女,硕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