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2022-03-28李丽红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摘  要:“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混合教学”模式融合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文章从课程思政整体构建融合障碍、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来源障碍以及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碍入手,从课程大纲重构、课程资源重组和教学模式创新三方面对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将混合式教学的“微主题”和“全过程”作为课程思政实践重点。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53-04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在政策推动和实践探索中,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打造涉及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元利益主体的思政教育生态圈。

对课程思政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类研究成果:一是结合政策精神,从理论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的内涵、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二是从整体观出发,提出国家、学校、教师系统性构建“课程思政”的策略及评价机制等;三是从个体观入手,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具体教学内容的可行性路径;四是从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出发,提出了“微思政”“教学过程最优化”等概念和实现路径。本文从“三全育人”对课程思政提出的要求着手,提出课程思政探索混合式教学的“重构、重组、创新”实践路径,在混合式教育的背景下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三全育人释义及课程思政意蕴

“三全育人”释义中,“育”是核心,“全”是重心。专业课程教学要从“教”走向“育”,要求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学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

(一)“全员育人” 要求思政教育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育人合力

全员育人是基础,通过人员的整合与合力的形成,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对思想和政治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大爱之心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要实现原来单一的思政课程主渠道向“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重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网络运用和社会实践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只有充分发掘课程所具有的隐性思政资源,进行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全员育人的合力。

(二)“全过程育人”要求课程思政全过程实现路径融入

全过程育人是动力要素,是指向“过程”的实现与融入,循序推进,注重育人环节的衔接,以实现育人的连续性与科学性,为全员育人提供路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一个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课程思政中,教育的重点在全过程,强调育人的过程。要将思想和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的前、中、后全过程,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

(三)“全方位育人”要求课程思政通过统一“育人和育才”实现教育的价值塑造

全方位育人是主责,要求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课程思政是“大思政”总体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是育人主体,课堂是育人主渠道,秉持“育”“教”结合的课程理念。课程应根据学科特色研究育人目标,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的传授,培养和塑造相融合的功能,结合学生需求深度提炼专业知识中的精神内涵,这是重要的课程教学理念。

二、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特点

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混合教学为课程思政带来新的思路,借助互联网掀起的学习革命,“课程思政”正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乐于开展、实施效果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一)混合式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实践系统化

课程思政建设是系统工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如何“适时”“适量”“适度”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实践与发展的主要问题[2]。当前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出现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等倾向,存在较为普遍的供需、传授形式和内涵的脱嵌性现象。为提升“课程思政”的适应性、联结性和社会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应有机统一,与课堂的前、中、后相关教学设计应系统连接。

“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育相融合,通过重构学习过程,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3]。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老师提供的网络在线资源完成教学的“信息传递”;在课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互动进行“吸收内化”,包括学生讲、老师提问、小组活动等形式的课堂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特有的学习流程设计,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课前课后的课程思政实践,为课程思政实践系统化提供了条件。

(二)混合式教学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多维化

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以及培养什么人是高校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与价值的融合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求,混合式教学对“全过程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部对课程思政的要求。

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社会的原住民,面对媒介技术所构建的网络拟态环境,不断接受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冲击。因此,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育人目的,必须创新多维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混合教学为革新多维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三、混合教学中课程思政遇到的困难

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实际困难,从课程思政的实践入手,研究互联网学习环境条件下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课程思政整体构建的融合障碍

目前,课程思政教育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向学生推送网络中的思政资源,这是优势,但是在推进中,专业课教师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因此如何解决思政内容构建与专业内容的融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融入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仍需实践探索。现有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重要文件和教材体系对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分类指导功能体现不够。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中,相关文件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理念提升中的主体性,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不够重视,造成教学过程存在随意性倾向。

(二)课程思政资源整合的来源障碍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00后”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原住民,出生即享受网络知识获取的便捷和网络社交的便利,更多时候他们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交中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和碎片化的信息交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学生熟悉和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资源和课程思政资源,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将其结合并转化为教育资源。混合式教学对接了海量网络资源,这对专业教师有效挖掘网络资源、提炼相关的思政元素并转化为隐性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一大障碍。

四、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因素。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对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能力[4]。以下将从课程大纲、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下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研究。

(一)课程大纲重构——提升“价值引导能力”

基于疫情以来广泛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总结针对经管类学科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变革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结构。从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入手,重视基本文件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作用;针对混合式教学的特定环节,设定具体的思政内容。对社会科学学科而言,在教学内容中要吸收“马工程”系列教材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内容并写入课程大纲,在课程目标中增加对价值达成目标的描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三方面入手进行重构,提升专业课程的价值引导能力。

(二)课程资源重组——增强“互联网赋能”

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是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和SPOC课堂的重要支撑。和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资源目前还属于真空地带,构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MOOC,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对优化思想政治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包括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也包括教材和教辅资源,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资源在学生课前预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教材资源要体系完整,观点明确,教辅材料要能追溯历史,融合时政。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接收的信息具有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特征,且经常以零散且不完整的方式呈现,通过对课程的线上线下资源、教材教辅资源进行系统化重组,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

(三)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内化于心”

教学中最难改变的是老师,混合式教学大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转变要从老师的教学模式创新入手。老师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以“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为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使教育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运用“微主题”思想[5],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分解细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知识体系,从专业知识的教学迁移到思想政治的育人,实现教学、育人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合理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注重因材施教,以课后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五、管理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沟通经济学与管理决策科学的桥梁。作者长期从事管理经济学教学,根据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大纲知识点,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点设计四大模块: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理解企业决策、市场运行及政府作用,结合行为经济学、博弈论、生产技术、供需定理与新政治经济学等内容,在企业发展与商业伦理、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微观发展与制度自信等方面切入思政主题,有效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

教学方案灵活采用视频、案例、专家讲座和自主教育形式,结合具体思政教育主体进行立体滴灌式教学设计。运用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前沿性、时代性和一定挑战难度的课程内容。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方案设计包括课程内容思政教学点的深挖、思政内容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主体情境认知设计、效果评估方案设计。

管理经济学课程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综合现有资源,融入自建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让课程思政很好地在线下融入混合式教学,课堂讨论有时间、有基础、有效果,配合科学设计的过程性评价,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有效实现知识的思想内化,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按章节发放课前线上学习材料,可让学生报告网络资源、雨课堂内置慕课和爱课程上的两门课程“管理的认知与实践”和“经济学原理”与线下教学进度相关的章节。课堂上通过问卷、小组讨论、实践案例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紧密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确定每节课的思政主题,部分课堂采用翻轉形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以绪论为例,采取“课前推送、问题讨论、案例讲授“等教学策略,首先通过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的动态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关键因素,用实例推送经济学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管理学产生和演变过程,链入效率理念,进而引入经济学的最优化决策思路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顺理成章地引入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区分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同时传递管理决策中的社会责任理念。

通过对张维迎老师的“企业家精神不是什么”三个课程公众号内容的学习,通过问题导入如何理解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如何理解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的区别,如何理解约束条件在企业决策中失灵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没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家决策,这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矛盾,使学生了解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的区别: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企业家决策不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企业家有梦想,赚钱不是唯一目标。

通过强化对创新精神在市场中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由来已久,其实质是要求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承担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减少企业生产经营的负外部性,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财务绩效的讨论,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有影响,大部分的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财务绩效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高宁,王喜忠. 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17-22.

[2] 罗仲尤,段丽,陈辉. 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3] 陈磊,沈扬,黄波.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51-53.

[4] 杨晓宏,郑新,梁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2):71-78.

[5] 张晋. 通过“微思政”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8):27-29.

〈荐稿人:孙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js2019032);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项目编号:YB2021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建、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项目“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丽红(1975—),女,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能源金融、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