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2022-03-28张健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张健

摘  要: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大学生需要践行的重要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将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最大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本文将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这一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061-04

爱国主义精神包含的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将爱国思想转变成实际行动,是当前思政教育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后,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提高重视程度,注重将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其树立爱国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一、爱国主义精神概述

爱国主义精神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灿烂悠久的文化,包含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

愛国主义的本质是形成伟大崇高的理想。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自己国家一种深厚的感情,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将国家和自身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自古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不竭精神动力。它见证了中华儿女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更是对自己国土民族的深切热爱,这种感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时间积淀,具有厚积薄发的功能,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奋斗,增强国家认同有很大作用[1]。

换句话说,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力量,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思想不断涌入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易被西方国家的错误思潮所诱导,其对祖国的认同、信心和热爱极易因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而动摇,一方面这会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增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应当对西方意识形态保持清醒的认识,明辨是非,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始终保持与国家共命运、共奋斗的意志力、坚定“四个自信”,破除西方国家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有利于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当代大学生更是肩负着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2]新时代大学生是值得被信赖、堪当重任的一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可否认,大学生的成长道路有很多途径,但是爱国永远居于首位,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基本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己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报国的实际行动[3]。

大学生应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坚定理想信念,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强国大业之中,勇于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职责,不负党和国家的希望和嘱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发挥每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光和热,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

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在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将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自身的政治站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把握国家的阶级属性、国家职能以及存在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了解目前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国家制造的舆论侵扰,无条件地反对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中国专制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思想[4]。高校应对学生强调理性爱国,不容扭曲与道德绑架,在强调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还应该警惕和抵制某些人打着“爱国”的幌子做出非理性的爱国言行,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一)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理论课教学之中

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是民族振兴和发展的未来,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和继承者。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

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大学生整体的政治意识。在培养、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融入其中,必将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光发热。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可以更好地拓展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边界。

思想政治教师也需要有目的、有层次地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有形、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借助爱国主义内容的相关素材,通过各种爱国主义实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让高校思政课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形式,善于运用新媒体、云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促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之中。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彰显教育价值,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精神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成为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真正扬起爱国主义的信仰之帆,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之中

实践教学环节的匮乏和不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样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时效性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

高校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基本途径。高校需要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教育体系,扩展实践育人的教学内容,促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养成,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延伸到校外的社会实践领域,让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大学生的身心[5]。开展与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诸如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革命老区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将所学、所思、所感等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通过参加一系列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体验,引领其正确的价值方向,激发其对国家高度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并将感性认知化为理性认识,形成坚定信仰。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参观大型成果展,让学生感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最后,高校还应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奔赴革命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开展具体调研,在农村地区开展锻炼,努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设中。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大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精神,树立服务祖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良好品质,使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文化对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想实现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依托浓厚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浓厚的爱国之情,做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6]。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成立专门的宣讲团,定期组织诸如英雄事迹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设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利用文化无形当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首先,应注重加强爱国主义的物质文化建设,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研究基地、展览馆等多种教育设施,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归属感,更好地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奋斗。

其次,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文化建设,建立爱国主义文化展示基地,在高校内部的图书馆、教学楼、活动教室、食堂等地,宣传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爱国人士,报道、宣传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感人的英雄事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氛围,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最后,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高校培育的相关环节中,开展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对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规范作用,促使整个校园内部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

(四)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近况,可以就相关社会热点以及感兴趣的内容发表各自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

现代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居民”,是互联网大军中的重要成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释放和凝聚爱国情感的重要媒介,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优化网络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发展。比如: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快手、抖音、百度贴吧、校园论坛等网络媒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最后,高校可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发布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作品,其内容可围绕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等杰出爱国人士的成长故事和感人事迹展开,组织大学生拍摄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短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将这些微视频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之中,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优化教育形式,提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宣传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吸引力,提高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是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基地,通过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课堂、学校、社会实践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有利于高校形成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保障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周琳娜, 杨雪莹. 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0,9(04):30-31.

[2] 人民网.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8-05-0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503/c100 1-29961481.html.

[3] 马文清,张泽天. 新时代爱国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 甘肃高师学报,2019,24(04):56-58+124.

[4] 黄国灿. 陈嘉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2020(02):70-71+78.

[5] 韩娜,宁朝阳. 西藏红色资源融入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祖国,2019(07):292.

[6] 李继奎. 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6):62.

(荐稿人:谢赛银,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政治理论课部副部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