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物线背景下的三角形属性问题探究

2022-03-28王凤娥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属性抛物线数形结合

王凤娥

[摘  要] 抛物线背景中的三角形属性问题十分常见,其中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需要转化为线段长,同时综合点坐标来构建思路. 文章将结合实例探究问题的突破策略,并反思总结,关注探究重点.

[关键词] 抛物线;三角形;属性;模型;数形结合

抛物线背景下的三角形面积和周长问题十分常见,问题突破需要合理处理条件,结合模型转化问题,下面深入探究.

问题呈现

问题 在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顶点坐标M(1,-4),与x轴的交点为A和B,与y轴的交点为C(0,-3),与直线l:y=kx-k-2的交点为D和E,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S=5S时,试求k的值;

(3)如图2所示,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与EM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试求当△ACF周长取得最小值时,点F的坐标.

探究解析

上述是一道抛物线与三角形相结合的综合题,共分三问,第(1)问为常规的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后两问则是关于三角形的属性问题. 第(2)问给出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求直线斜率k的值,显然考查的重点是抛物线中面积模型的构建方式;第(3)问则构建了△ACF,探究其周长取得最小值时点F的坐标,实则为线段最值问题,考查抛物线中三角形的周长转换及最值分析. 下面逐问分析,探究解题过程.

1. 聚焦曲线,待定系数破解

第(1)问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核心解法是待定系数法,题目中给出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M(1,-4),可将其解析式设为y=a(x-1)2-4,将点C(0,-3)代入解析式中,可直接解得a=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深究 可将抛物线解析式变形为y=(x-3)(x+1),根据该式可直接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A和B的坐标,即点A(-1,0),B(3,0).

2. 关注面积,等高公式破题

第(2)问探究面积条件下直线斜率k的取值,基本思路是基于面积模型构建关于参数k的方程,需要关注△BDE和△ADE的特点,即两个三角形具有共同的边DE,若将其视为三角形的底,则可将面积关系转化为底边上的高的关系,无须求面积.

分别过点A和B作DE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点H和H,如图3所示. 则可将两个三角形视为有公共底DE,高分别为AH和BH,结合面积公式可知,当S=5S时,可得BH=5AH. 进一步分析可知△AFH∽△BFH,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可知BF=5AF. 又知A(-1,0),B(3,0),可推得点F的坐标为

深究 问题突破的核心是转化出“BF=5AF”,上述综合了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相似比. 若利用“铅垂模型”来分析本问题,则可直接得出结论. 从“铅垂角度”看待△ADE,则底为AF,点D和E在y轴方向的距离为铅垂高;同理可知△BDE的底为BF,点D和E在y轴方向的距离为铅垂高. 显然两个三角形的铅垂高相等,当S=5S时,可直接得出BF=5AF,无须借助三角形相似进行推导. 两种方法的转化思路虽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均围绕“化斜为直”来进行构建.

3. 深入周长,最值模型突破

最后一问是关于周长最值的问题,由周长公式可知其实质是线段和的最值问题. 问题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求周长的最小值;第二部分确定点F的坐标.

深究 上述在求点F的轨迹时采用了代数计算法,通过参数间的运算来完成. 而求最值时引入了“将军饮马模型”,通过对称转化来确定最值情形. 线段最值问题的难点是对动点轨迹的确定,实际解析时也可从图形特征入手,利用一些联动模型来加以确定.

反思总结

上述综合题的后两问是核心之问,分别探究抛物线背景下三角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周长最值,其解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特点,下面深入反思.

1. 面积关系探讨

上述面积问题可归为面积倍分关系问题,破解的基本策略是“等积变形+线段转换”,即在图形中探寻直线,利用等底等高来变形三角形顶点,然后将面积倍分关系转化为线段关系. 线段转化可借助三角形相似比,也可利用三角形“铅垂”模型. 对于面积最值问题,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关于面积参数的函数,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求其最值. 而对于面积定值问题则可进行等面积转化,利用面积模型构建对应方程.

2. 周长最值探讨

上述第三问为周长最值问题,本质上实为线段和最值问题,因含有动点而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但突破的核心思路是一致的,即引入“将军饮马”模型,结合对称转换、共线原理求解. 线段最值的动点个数也是不确定的,对于单动点问题,通过一次对称即可构建三点共线,而双动点(一定两动)问题,则需要通过两次对称来实现. 另外还可拓展到含系数的线段和问题上,问题解析需优先处理其中的系数,可采用“取长补短”、倍分转化等策略,后续可将问题转变为常规的线段和问题.

关联拓展

上述总结了抛物线中三角形属性问题的破题思路,下面结合一道关联考题进行深入探究,强化解题策略.

问题 如图5,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B(3,0),与y轴交于点C(0,-3),其对称轴为x=1.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分析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E为BC上的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F,试求△BCF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 (1)简答,由条件可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点P位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PAC的周长为PA+PC+AC,其中AC为定值,则只需求PA+PC的最小值,符合“将军饮马”模型,而点B是点A关于对称轴x=1的对称点,故无须作对称点. 当点B,P,C三点共线时线段和最小. 通过直线相交可得点P的坐标为(1,-2).

(3)根据题干信息可作图6,线段EF将△BCF分割为两部分,且点B和C是定点,符合“铅垂”模型的构建方法,EF可视为“铅垂底”,点B和C的水平距离视为“铅垂高”,则可将△BCF的面积表示为S=·EF·

评析 上述同为抛物线背景下的三角形面积属性问题,其中求三角形周长最小值时同样结合了“将军饮马”模型来转化问题,而模型的方法原理是学习的关键. 题目中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采用“铅垂”模型来构建面积函数,由函数性质来求最值,理解“铅垂”模型的高和底是关键.

总结思考

周长与面积是三角形的屬性,也是初中数学研究的关键内容,将其与抛物线相结合,赋予其“数”与“形”的特性,则数形结合是重要的破题方法,探究学习中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关注点1:关注“点坐标”的桥梁作用,抛物线中的三角形问题与常规几何问题最大的区别是融合了曲线,而解析式赋予了曲线代数属性. 问题解析需要建立如下转换思路:“解析式⇔点坐标⇔线段长或距离⇔面积或周长”,即利用点坐标可推导三角形的属性,同时可逆推求直线或曲线的解析式,这也是待定系数的方法体现.

关注点2:关注图像中的模型,抛物线与几何问题的图像较为复杂,问题突破要关注其中的模型,通过图形拆解提取模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构建思路. 具体分析时建议采用数形结合的策略,结合题干信息理解图形,把握图形特征来转化条件.

猜你喜欢

属性抛物线数形结合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抛物线变换出来的精彩
玩转抛物线
对两种实体观的探析
用好文件“属性” 解决实际问题
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