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十世纪汉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022-03-27王欣

民族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德国影响

摘 要: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兴趣,尤其在德国土地上出现了中国文化热的现象。这一时期的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就这一现象探究了中国文化热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文化在德国文学中的反映。

关键词:德国;中国文化;影响

1.前言

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化蓬勃发展,各种新的思想、新的潮流相继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生长。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化不仅从本土文化中不断汲取力量,更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引起了大批德国学者的关注,卫礼贤、韦伯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作品纷纷问世,对文学领域的作家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时之间,在德国文学中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浪潮。本文试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热现象的产生及表现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旨在探究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思考应该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渗透。

2.中国文化热出现的历史条件

2.1 西方文明及德国文化的危机

自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社会迅速向着现代化工业文明快速迈进。工业化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疏远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们面临着生存异化危机,理智和情感之间产生了激烈冲突,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困惑。尼采直接批评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对进步的这种普遍信仰,西方文明已失去了创造力而陷入平庸,要求“重估一切价值。”同时他还强调,复兴文明的伟大历史使命将由一小部分“超人”完成。

德国历史哲学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一书中表示,西方社会已经经历了文化的创造和繁荣,陷入了物质享受、停滞不前的的状态,因此势必走向衰亡,西方社会的前景一片黯淡。施本格勒对西方文明的失望是整个时代知识分子心态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在欧洲社会产生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的论调。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欧洲的思维已经僵化,需要通过与之相反但却值得借鉴的亚洲思维来激活自身的发展。

德国人也因此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在这一契机之下,中国文化在德国获得了生存的土壤,并以其宁静自得的特质极大促进了德国的休养生息,也对陷入精神困惑的德国知识分子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卫礼贤就曾在《东方之光》中描写了这种欧洲东方热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接受东方的宗教与文化题材,有些甚至为此背弃了自身文化。在卫礼贤看来,这股东方热思潮并不仅仅是对德国一时的吸引,而是深具社会历史背景的大势所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曾强调,中国精神中对道的追求,也是西方社会中的一种集体现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面对深重的民族文化危机,德国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沉静内敛的中国,以期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求得补正自身文化之策,恢复被工业文明吞噬的自然人性,根除西方文明的弊端。

2.2 中德关系的重新确立

除了文化上的因素之外,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德关系的重新确立也为两国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为改善国际形象、复兴大国地位,魏玛共和国调整了对华政策,主动谋求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1921年,双方签订了《中德协定》,德国放弃了在华所有不平等特权,中德关系逐渐正常化发展。在良好的大环境下,中德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德国汉学家福赫伯就曾指出中德关系对此的影响。他认为,中德关系的新发展使德国面对中国不再抱有曾经的殖民负担。德国人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期望从中找到新的出路。这也为二十世纪初德国的中国文化热现象打下了良好基础。

3.中国文化热在德国文学中的映射

3.1 老庄哲学风行

老庄思想是这一时期德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分析老庄哲学在德国盛行的原因,可以从德国学者利奇温的中国研究中获得启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机械文明使人们在对物质生活的狂热追求中迷失了自我,唯心哲学大行其道。而老子学说所提倡的以静为道,正是符合了这一时期人们渴望摆脱外界喧扰,寻求内心和平宁静的愿望。其二,老子的無为而无不为思想反映的是一种各在其位、各尽其能的治世之策,其所强调的这种国家责任,对致力于精干且有进取心的德国人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其三,这一时期很多青年人已经普遍对西方文明的进步感到沮丧,希望回归到原始的状态。由于这样的社会心理需求,主张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广泛欢迎。

老庄哲学在当时的德国社会可谓盛极一时。汉学家们纷纷开始译作各种道家经典,《道德经》的译本多达十余种,《老子》、《庄子》的翻译也层出不穷,其中尤以卫礼贤和布伯译本为最,这些译本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道家哲学知识,为德国文学的道家热奠定了基础。

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莫姆贝特对老庄哲学津津乐道,强调精神写作,认为“道”就是他所追求的全部宇宙精神和不朽生命。文学大师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也对老庄思想充满了崇敬之情。他的长篇小说《王伦三跳》很好地阐释了他所理解的道家无为思想。小说主要讲述了在十八世纪乾隆年间,主人公王伦经历了三次人生转变,最终皈依无为信仰,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德布林通过王伦的经历,讨论了无为实践的可能。王伦尽管建立了无为教,向民众宣扬无为思想,但却始终没有领悟到道法自然,无为而有为的真谛,始终在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和暴力抗争之间摇摆不定,也正是他的这种软弱性最终导致了起义的失败。

德国诗人克拉邦德对老庄哲学也颇具见解。他的诗歌代表作《三声》源于《老子》中所提到的“夷、希、微”的概念,克拉邦德将其称为“神圣的三声理论”,表示人的感官所不能把握的特性。《三声》一书诠释了他对老子思想的理解,在他看来,“道”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更是规范人类社会的法则。出于对老子哲学的喜爱,之后他又改编了《道德经》,创作了叙事诗《老子》。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德国作家也受到了老庄哲学的影响,尽管在其作品中并未直接言明。例如,在德国剧作家托勒尔的作品《群众与人》中,暗含了“无为”和“柔弱胜刚强”的老子思想。

由此可见,中国老庄哲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非理性的思想基础之上,两者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德国作家也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3.2 唐诗热

唐诗也是德国文学中非常受到欢迎的中国传统文化。克拉邦德就是中国古诗的崇拜者之一,在众多唐代诗人之中,李白以其狂放不羁的个性、雄浑飘逸的诗风受到了德国诗人的喜爱。克拉邦德就曾发表诗集《李太白》,与以往铺陈式的翻译和改编不同的是,克拉邦德舍弃了原诗的句型及诗意,仅仅根据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了简洁、精炼地改写。这部诗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二十世纪初作者迷惘、孤寂的心态。之后,克拉邦德又陆续出版了中国诗集《花船》、叙事诗《老子:格言诗》、《中国诗选》等。

德国诗人艾伦施泰因也曾致力于改编中国诗歌,他的改编作品主要有:《诗经》、《白居易》,之后又将两部作品合编成《中国控诉》一书,此外还加上了杜甫的《石壕吏》和《兵车行》两首诗。

除了改编诗歌外,很多德国作家还喜爱在其作品中引用诗句。例如,德布林在《王伦三跳》中引用了杜甫、袁枚、白居易的诗,诗句的译文均是出自德国作家格鲁贝的《中国文学史》一书。卡夫卡在其日记、书信中引用了袁枚的《寒夜》,其译文出自海尔曼的《公元前12世纪以来的中国抒情诗》。

3.3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改编

德国作家还热衷于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诗人克拉邦德曾对中国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进行改编,改编后的作品《灰阑记》在人物形象上有了较大的改动,削弱了原有的中国精神,带有了鲜明的西方思想。这部作品在剧院上演后,反响热烈,克拉邦德从诗人一跃成为了著名剧作家。此后,这部作品又经布莱希特的再度创作广泛流传。

艾伦施泰因根据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创作了《强盗与士兵》,他将原作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幅改动,把原作中的众多人物事迹缀合到了武松一个人的身上,这种改编使其更加符合了西方传统小说由一个人物串联整个故事的创作风格。

4.结语

十九世纪末以来,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们开始普遍对西方文明失去信心。德国学者试图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救亡图存之策,修正自身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中德关系的新发展也为中德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契机。德国文坛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德国作家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尤其是老庄哲学、唐诗、元杂剧、中国古典小说等颇受人们喜爱。然而尽管德国文学领域出现了中国文化热现象,但德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却始终是基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一直以来德国人面对外来文化既接受又抗拒的心理体现。

参考文献:

[1] Spengler, Oska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M]. Bremen: Albatros, 2007.

[2] Reichwein, Adolf. China und Europa. Geistige und Künstlerische Beziehungen im 18. Jahrhundert[M]. Berlin: Oesterheld, 1923.

[3] Schuster, Ingrid. China und Jap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25[M]. Bern: Francke, 1977.

[4] 衛茂平.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综述[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 陈从阳. 视线所窥 永是东方——德意志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 (06).

[6] 陈从阳,桂莉. 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原因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2011 (06).

[7] 丰卫平. 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与老庄哲学——试论文化交流中的本位文化心理[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02).

作者简介:王欣(1995- ),女,安徽安庆人,汉族。黑龙江省南岗区黑龙江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  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奥地利文学。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德国影响
“梦梦”“娇庆”德国行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