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讨论研究

2022-03-27洪玮

民族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教育培训双减

洪玮

摘 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以及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中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出指示和强调,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强课后服务教育的引力,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课后服务项目方案,吸引学生自愿非强迫的参与到课后服务的行为活动中,以落实国家教育部“双减”政策的落实[1]。其中,该政策对课后教育培训补习机构行业冲击很大,结束了该行业的“野蛮生长”的行业发展现象。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育培训、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中指出,课后教育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之一,灵活、科学的制定课后服务的服务活动功能目标,灵活、创新的制定课后服务的活动内容和服务形式,建立完善、科学的课后服务、管理体系制度。

对于课后服务的教育活动形式,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和历史特征,其所蕴含的内容、目的也各不相同,在现阶段下的课后服务需做到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作为课堂教育的延续或是个人发展教育学习的补充,也可通过放学后的托管看护的服务形式,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学业的作业完成率,保证作业质量,同时缓解校外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非课程、非学科的教育学习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特色发展。

此前有学者强调:“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明晰它的发生和运行逻辑,在理论上讲清楚其价值旨向和功能定位,如此才能让课后服务成为一种富含教育理性的有效实践,才能落地生根稳健运行。”从中我们要建立在当今这个时代的背景环境、政策下,梳理课后服务的行为逻辑,响应“双减”政策做出的指示,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内容核心,科学、健康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科学的理论逻辑和指导方针,消除应试教育所建立起来的病态的教育观,消除应试教育对当前教育的不良影响,促进校外、课后学习回归学生个人的全方面发展,促使学生课后健康学习。

一、 课后教育的三方合作特色(家庭、学校、政府)

课后服务是不完全附属于三方(家庭、学校、政府)任何一方的责任下,但当今环境下,家庭的责任程度逐渐下降,而学校、培训机构的责任逐渐上升,甚至存在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政府的责任,应当由这两方组织单位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因为学习行为发生在方方面面,不代表上学、进入学校或是培训机构这一行为活动为学习,在家、在社会,与外界每一次交互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是学习活动,学习也不局限于教科书或是专业知识,而存在于各种的社会活动的行为当中,故教学不是老师的专属职权,家长或是学生周边与之发生交互行为的所有人。

而三方合作模式就包含了这一切交互学习中的所有环节,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三方组成的“大课堂”环境。而课后教育的三方合作的平衡的重要性在于:

1.课后教育不完全属于学校。失去政府方的监管,无序的教学模式易形成教育成本低,目标收益在短期内增长极快的应试教育模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填压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学校将大量的考试知识学习时间挤占学生应学习生活、培养个性的时间、精力,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易养成学生功利性的思想。对于学校方,课后教育会变成课内教育的延续,课后教育将无异于课内教育模式的特点。

2.课后教育不完全属于家庭。现环境下,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精力有限,且家长是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存在不规范、错误的教育可能,将课后教育责任完全归属于家庭对于孩子的培养质量会存在差距极大的可能,当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培养会有极大的影响,不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成立家委会这一行为进行统一的课后管理服务,只起到看管孩子不闹事,安全活动这一功能,在教育方面效果甚微,以及家委会这一组织本是一松散组织,不具有强约束性。

3.课后教育不完全属于政府。政府的职责主要为监管、维持良好的教学风气,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当然也可成立公益性组织单位或委托该类组织单位对学生的课后服务进行工作,但公益性机构往往存在不适合承担长期的课后服务业务,但交给专业性更高的商业机构,往往会造成商业化程度提高,导致过度的商业化,忽视课后服务的公益性、学生的多元化诉求,也容易造成服务资源明码标价,加重家庭负担,且商业机构遵循市场规律,容易导致课后服务内容一味附和家长或学校教育的需求,导致与课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课后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区别

课后服务的核心在于“课后”二字。课后教育应区别于课内教育[2]:

1.不应于课内教育一样采取课堂式教育,应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行自由的探索、学习,不以功利性进行教学引导,可通过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形式进行。

2.不应采取正式的行政单位进行划分学生群体,如:班级、年级等。支持学生自由发展团体,但区别于拉帮结派,避免团体的绝对区分、组织冲突。支持通过亲缘联系、地缘联系、兴趣爱好相同等关系进行非正式的组织成立,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加以正确的引导培養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世观、价值观,提高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习,促进团队配合、探索。

3.打破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强制性、理论性。加入课后服务活动中的各色非正式团体组织中,学会个人承担责任,降低学校、家庭温室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课后服务中的团体活动中,创造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进行实践活动,不仅打破了课堂学习不能进行的实践环节,同时也可加深知识的学习记忆,也可在实践中探索课堂为教授的相关知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行扩展和升华。

三、课后教育的发展方向

1.制定规范的课后教育市场准则。

规范化课后教育的产业,避免课后教育脱离“双减”政策提出的指导思想,避免课后教育成为课内教育的延续,避免课后教育成为扭曲教育思想的产物。

2.搭建半封闭式的教育体系

支持学生自由发展,自由进行学习活动,但对学生做出的错误行为以及家长、学校等外界机构做出的错误行为、思想教学进行及时纠正。着重区别于应试教育、温室教育,不强制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不包庇干涉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学生的个体主导学习活动,有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不在以功利性为准则。

3.与传统的课内教育形成良性竞争

良好的组织运行离不开竞争活动,同时该竞争是对双方都有利益。对于传统的课内教育,如一味死板、功利性、封闭性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对课内教育的排斥心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下降,与原本的学习计划违背,但学校不可能取缔课后服务组织,垄断教育,故为适应课后服务出现的环境势必减缓功利性、封闭性等程度。而对于课后服务,如完全背离课内学习的内容,势必造成家长为首的社会主体对课后服务的不支持,适当的进行课内教育,或是运用课内教育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进行提升会让家长更加支持课后服务,而不在竞争中淘汰。故两者的竞争关系约束了双方的活动,进而不会造成完全割离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11-25].

[2]  龙宝新.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定位与改进.1008-228X(2021)06-0001-11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教育培训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