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得到APP书籍解读音频课程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发

2022-03-26郭艳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郭艳红

【摘 要】少年得到APP是一款专为7~15岁青少年提供定制化服务的APP,其针对中小学生所制作的整本书解读音频,形式丰富、解读深刻、拓展广博,给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的可学习借鉴之处颇多。

【关键词】少年得到APP 整本书阅读 形式丰富 解读深刻 学科跨界

少年得到APP是一款专为7~15岁青少年提供定制化服务的APP,由得到APP团队出品,其口号是“网罗天下名师,服务一个孩子”。音频课程所邀请的讲师都是各个知识领域的名师、专家。少年得到APP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延伸课堂教学、拓展知识面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中,针对中小学生所制作的整本书解读音频是少年得到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之丰、解读之深、拓展之广,给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的可学习借鉴之处颇多。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少年得到APP上的整本书解读音频形式不一。有最普通的有声书,即直接把文字形式转成音频形式,如有声书《小王子》《老人与海》《爱的教育》等;还有讲解音频,就像上課时教师讲课一样,将整本书进行个性的加工整理和研究后进行讲解,如精讲《海底两万里》、李鹏飞讲“三国”、精讲“哈利·波特”、鲍鹏山讲“水浒”等。另外,还有广播剧,就是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营造气氛的讲解形式。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如广播剧《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将各种新媒体手段引入课堂。统编版教材推荐的很多书籍都有其他表现形式,如五年级下册推荐的四大名著,都有电视剧版,有的还有电影版。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书籍的同时,结合电视剧或者电影,将书籍中的片段与电视剧中的片段进行对比,评价哪种表现形式更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入动画片或者动画电影,比如《神笔马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安徒生童话》等,甚至可以引入一些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剪纸、图画等,从而使学生对一部书的认识变得更丰富、更立体。同时,也能让学生尽早地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学习专家解读,设置独特主题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在初读激趣环节,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先大致讲解这本书的内容及影响力,简单介绍作者,讲解背景,或者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进行解读等,这样的形式不是很丰富,甚至有些导读课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少年得到APP上的整本书解读音频,为了吸引大家购买,一般在每个音频之前会有若干免费听的音频,包括“发刊词”(或“开篇”)和一两节正式课程。“发刊词”是根据书籍的特点,把其最有趣的内容展示出来,这就相当于整本书教学的导读课。针对这些“发刊词”或者“开篇”,笔者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其中大致有两项内容:一是讲师的身份介绍,二是课程的内容介绍。

(一)学习专家解读

“发刊词”或者“开篇”中,一般都会讲到讲师的身份,比如:《三国演义》的讲师是北大教授、古代文学专家李鹏飞;《红楼梦》的讲师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水浒传》的讲师,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他在《百家讲坛》上讲“水浒”,备受大家欢迎;《西游记》的讲师是王弘治,他也是一位大学教授,研究《西游记》20多年,擅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研究《西游记》。

从讲师们的讲解中,我们也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对这本书的深刻领会。比如,鲍鹏山讲解的《水浒传》,整本书分为300讲,每一讲的标题都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非常浓烈,从中能感受到他在为人物的痛而痛,为人物的喜而喜,用自己强烈的情绪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比如,“生气:比极端之恶更可恶的是平庸之恶”。在这一讲里,他讲的是鲁达知道了金翠莲被郑屠欺负的事情后,就想了救她的办法。他回家后连晚饭都不吃,还是非常生气。鲍鹏山这里讲道:

他为什么生气?为了一个他不认识的女孩子被一个他认识的恶霸欺负了而生气。这种生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愤怒”。

这种生气是正义感,是责任感。一个民族好生气的人多了,这个民族才有生气;国民好生气,国家才有生气;一个人也是这样,他能生气,这个人才有生气。所以,我要说,生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品质。

很多人都认为,有人好生气,那是他的性格。但是我要告诉你,有些人好生气,不光是性格,在很多时候实在是一种很难得的品格。对不平之事不生气,是缺心眼,是缺德,是一个人道德认知的功能性障碍,甚至是缺失。对不平之事心平气和,也不是修养好,而是道德低,不是上等人,恰恰是下等人。

一个人,为了一件与他无关的霸凌事件,气得饭也不吃,这种人是什么样的人呢?这就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这就是鲁达。

如此清楚地解释好恶,也能有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可见,这些讲师都是研究其所解读书籍的专家学者,对这本书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而且还有一系列的作品。而另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水平有限,甚至自己都没有读过教材所推荐给学生的这些书籍。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整本书教学前,除了通读这本书外,还可以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尤其是向这些研究专家学习这本书的课程,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这样才能在整本书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正确引导。

另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先引导学生依托思维导图对整本书的情节进行梳理,然后依托一些片段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最后再加上学生的一些感悟评价,这些环节总的来说有些模式化、浅表化。可能整本书阅读下来,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其内心却没有更深的感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教师本身就没有对书籍进行研究不无关系。

笔者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的课,至今让人印象深刻。那两节课,她没有给我们讲课文,而是仅仅给我们读书,她读的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她边读边讲自己的感受或评价,使我们都沉浸其中。

她讲课的这种方式与鲍鹏山讲《水浒》的方法如出一辙,这也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其实,统编版教材提倡整本书阅读,就是针对现在的学生读书少的现象提出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温儒敏先生在谈及整本书阅读时,说道:“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所以,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不需要多么精致的设计,也不需要多么花哨的活动形式,不需要太课程化,而是要形式自由一些,需要教师多用自身的阅读经验、阅读感悟、阅读情感,去影响学生,去熏陶学生,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爱上阅读。

(二)设置独特主题

在“发刊词”或者“开篇”中,讲师都会明确地介绍自己在这个课程中要讲解的内容。这首先表现在“发刊词”的标题中,如《西游记》的发刊词:《西游记》,你至少应该读两次。这本书,可能很多学生没有读过,但是一定看过电视剧,或者从小就听过很多《西游记》中的故事。那么针对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怎么激发读者的兴趣呢?因此,讲师就针对这本书的特点,提出《西游记》应该读两次,一次是听故事、看电视剧或动画片,一次就是跟着专家一起读原著。那么,讲师自己将引领读者收获哪些内容呢?此时才引出这个专栏的主要内容,非常具有吸引力。

再如,《红楼梦》“发刊词”主题:读懂《红楼梦》的深刻和深情。《红楼梦》最大的特点:一是人物非常多,也非常復杂;二是线索很复杂;三是常常使用暗写的手法;四是有多个版本。所以,骆玉明教授就从《红楼梦》的难点切入,告知我们,他的这个课程就是要解决这三个难点,让读者知道听了他的课程后所能收获的内容:一是能深刻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二是厘清《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线索;三是清楚地知道《红楼梦》用暗示的笔法所写的隐晦的内容;四是知道《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这些课程都有一个共性,即对书籍进行了深度解读,根据书籍自身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切入点,特别吸引人。在整本书教学中,笔者认为大多数教学并没有根据这本书的特色去设计,所以我们会感觉很多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是很相似的,都是一个模式,并且在阅读后期,也一直是关注情节的浅层化阅读。那么,是否可以针对不同的书籍,设计不一样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主题呢?在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中,在了解内容后,能否设计一些具有深度思维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呢?

三、开展学科跨界,拓宽学生视野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其他学科知识,比如《神秘岛》,主要是讲五个勇士在荒岛上求生,并且改造自然、战胜天命的故事。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冒险故事,实际上里面涉及很多知识,不仅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而且它还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在“精讲《神秘岛》”的课程中,主讲人——科学纪录片导演、从事科普工作十多年的怀沙,就在讲解书籍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了里面涉及的各科知识点,比如玻璃是如何制作的、炸药如何制作等。

再比如,《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昆虫界的十万个为什么”,记录了大量有趣的昆虫故事和知识。音频课程“《昆虫记》里的昆虫课”就展示了200多幅昆虫图片,让学习者可以边读书边认识昆虫,还教授了一些观察昆虫的方法,里面包含很多生物学知识。

笔者认为,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必完全局限于语言文字、人物情节、表达方法之类的学习,也不必担心将整本书阅读课上成科学课、化学课、物理课等。学科之间本没有界限,尤其是在课外阅读中。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书籍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跨学科拓展,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少年得到APP书籍解读音频形式丰富,内容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深刻性、广泛性。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从而达到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