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影响下高校学术生产的嬗变

2022-03-24沈子恒

江苏高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媒介学术

沈子恒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南京 210013)

学术生产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人类知识积累的过程。从16世纪末,关于对待世界认知方式与知识到底是什么的争论就已经在欧洲开始引发学者的思考。人的认知能力是认识论的核心,康德认为,人类越是希望接近于世界的真相,就必然扩大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就像人类科学知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科技“飞”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被推翻、更新一样。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媒介作为人类扩大感知外部世界的途径必将被重视。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文化对社会起到的影响作用必将同样对于高校教育环境产生一定的效应,作为当代社会文化中影响突出的视觉文化,必将对于当代高校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高校学术生产作为高校日常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正视视觉文化对学术生产所引发的变革,及时分析视觉文化对于学术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找到积极因素与实际学术生产实践活动的关联点,以更好地、更加契合地推进高校学术生产的实践与发展。

一、视觉文化的特性及其对学术生产的影响

当今社会生活被图像所充盈,电视、电影、图像、绘画等视觉媒介不断地传播或表现着日常社会文化生活。在视觉元素长期的潜移默化下,大众对此产生认可甚至是依赖,由图像而形成的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学术生产作为人类知识的总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依赖于广大学者的学术生产活动。而学者云集的高校,必然成为学术生产的集中地。高校的学术生产作为高校日常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否更高效地开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研究发现,视觉文化的三种特性势必对高校的学术生产产生深刻影响。

其一,视觉文化具有跨学科性。电视、自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图像在社会中的传播速率与范围,一些学者原先将其划归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但在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学者逐渐将其统一进行研究阐释。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指出:“包括艺术史、电影、媒体研究和社会学在内的不同学科的批评家们已经开始把这个正在浮现的领域称为视觉文化。”[1]视觉文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封闭的领域边界,以跨学科的方式从后现代的视觉角度来分析研究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换句话说,视觉文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视觉媒介为切入点来研究其他领域的问题。

其二,视觉文化具有可视性。视觉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本不具有视觉性的事物视觉化。对于高校的学术研究来说,视觉化的特点带来的是高效的传播能力、直观的理解力以及更高的可信度。学术科研成果的可视量化提高了研究效率、准确度并更好地在社会中传播,例如:X 光、B 超等医学图像的应用,建筑学的视频图像分析,地理学中利用图像信息进行调研等。

其三,视觉文化具有重媒介性。媒介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媒介联系了视觉图像从生产到传播再到观看的全部过程。从19世纪开始,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人类获得了在当时看来最能记录现实的媒介工具,这也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巨大变革。20世纪二战结束之后,全球科技水平的巨大提升,媒介本身更加地复杂化,互联网的普及、VR 技术的日渐成熟给予了媒介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多媒介的出现对于高校学术生产来说,意味着更多的研究手段与机会,给新的学术生产途径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与研究模式。

二、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的学术争议

西方学界对由视觉主导的文化有众多看法并且充满质疑,认为它是一种贫瘠的文化。在图像泛滥之初,不少学者对于文字逐渐被图像所代替的情况做出反对与警示。以佛雷德里克·杰姆逊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阅读是通过某一种方式脱离了身体性的感受过程,反观视觉,它则是一种低贱的活动[2]。他将电影观众看作是“低等生物”,与自己这样严肃的学者无法相比,只能与动物相比。相比较于杰姆逊极端的观点,克里斯蒂安·麦茨则要客观许多,他认为电影是散播意识形态的工具,观众则是完全被动感受的消费者。电视在得到大众认可之后,戴维·莫利曾对此下过定义,认为电视只不过是“附带着图像的无线电广播”,图像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文本信息的附属物。

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传统文字的作用,不认可甚至否定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影响力,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事实上,我们很难阻止大众的视觉权利和视觉快感,对于新闻、专访等一些依赖于文本信息的节目来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对于其他的比如电视剧、电影、体育节目、游戏直播等就算将声音关闭,观众依然可以顺畅地观看。视觉的形象信息与文字信息相比更加易于被大众接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看电视、电影,浏览互联网,依赖于从图像化的语言中获取信息与知识。现实状况是纸质新闻报刊阅读量在不断减少,大量依托静态图像与动态影像的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体火爆,表明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从报刊转向电视、互联网等。客观上,大众在解读文字承载的信息前,需要通过学会这门语言、掌握“解码”信息的技巧,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习惯等相关背景,在阅读文字信息时,大众需要经过“解码”这一过程,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大脑记忆中的图像信息,而观看图像信息,可直接与脑中记忆的图像信息对上号,省下“解码”这一步骤。图像这种直接的视觉快感刺激是文字不具有的特质,图像类的信息比传统文字类信息更加“诱人”,这也使得大众对于外在信息获取更加倾向于图像信息。

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一些学者批评视觉泛滥正是因为视觉快感、视觉图像易于被大众捕捉的特性,视觉化的信息正在现代社会中快速高效传播,视觉化信息正在成为社会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等主观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视觉化已形成不可阻挡的趋势,“看”与“被看”的视觉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核心角色。大众依赖视觉文化,它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之路上不能忽视的重要元素。

三、视觉文化影响下学术媒介的拓宽

学术生产作为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无法全部由人本体独立完成,学术是有关人类智慧的总结,而这份总结需要载体转录成为生产的成果。学者希特曼在其文章中指出:“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代理,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3]康德在其认识论中提出人的认知能力才是认识论的核心,世界向人类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现象并被人类总结整理为知识,这一切的原点都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的认知范围之中。而对于人类来说,为了更加趋近于“真实”的知识,就必然扩展自身的认知范围。因此,媒介的拓宽会带来三点积极变化。

一是学术认知范围的拓展。想要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媒介来扩大人类自身的认知范围。学者克罗兹认为:“媒介化是与全球化、个人化概念类似的一个元过程,它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社会力量,能够深刻地影响社会与文化景观,并与全球化和个人化的浪潮产生共振。”[4]同时,学者舒尔茨认为:“媒介化是一个延伸、替代、融合和接纳的过程。”[5]在他看来,媒介的“延伸”是对于人类视野与沟通能力的延伸,使人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替代”是使原有的社会模式与职能发生转变或被更新出现的新事物所取代;“融合”是媒介本身逐渐被大众所接受,通过媒介所产生的行为活动与非媒介的行为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逐渐成为人类的“眼”“耳”“嘴”甚至是“鼻”等;而“接纳”则是媒介本身已经完全融入人类的行为活动中,大众更加接受在一个具有媒介存在的架构下开展行为活动。媒介对于人日常活动的影响是如此,高校学术生产中也受到同样的影响。

二是学术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加。在学术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无法脱离视觉媒介的参与,无论是对于研究物的探索,还是对于研究成果的记录,甚至是对于已有学术成果的阅读都涉及不同的视觉媒介。所以,一方面,媒介的拓宽对于学术生产本身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术生产媒介的拓宽不仅作用于生产者本身,而且同样作用于产出成果的接受者。对于学术生产者来说,更多的视觉媒介使其在学术生产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素材。例如,医学研究中引入B超、核磁共振、X 光等原本非视觉化的视觉化信息以获取更多的生物体征信息,更多的视觉化的信息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获取更多素材以辅助其学术生产活动的完成。

三是学术交流效率的提升。媒介的拓展将独立的学科逐渐交叉,推进跨学科发展,甚至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学科种类。正是在学术研究交叉性不断深化并形成常态化的背景下,学术研究需要视觉媒介的介入以便跨领域间的交流更加便捷通畅。视觉化引入学术生产的最大优势就是让不同领域间的学者更容易了解、分析、掌握另一学术领域中的学术成果,减少对于新领域的学习研究成本,因为那些新知识并不是只由生僻的学术语言所阐述的,还由视觉化的图像辅助学术成果接受者进行研究学习。对于文盲来说,让他去看一本小说无疑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让他通过视觉媒介了解知识与信息则相对容易许多。正是因为图像信息并不需要大脑进行语言化的转译,他所接收到媒介所发出视觉信息与平时眼睛所捕捉的视觉信息是具有一致性的。

四、视觉文化影响下学术研究视角的创新与学术生产活动的转向

随着媒介的增加,大众的认识得以延伸的同时,视觉文化影响之下的学术研究视角也获得了更多的创新机会。研究视角的创新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以下三点积极变化。

第一,学术研究思路的拓展。视觉文化具有跨学科性,“跨学科不仅仅是跨越界限,它涉及一个新的镜头和新的视角来看待一个话题,重要的是,走出你的舒适区。它涉及质疑一个人自己的‘认识方式’,挑战一个人的受训方式,并为创造、概念化和构建知识开辟新的可能性”[6]。在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影响下,各种多学科术语和概念被用于构建学术理论体系,解析社会问题。更多的学科交叉,给原本相对封闭的学术领地创造了更加开放的研究环境;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给予对方更多新的研究灵感;新的灵感同样也带来新的研究方式。

第二,学术研究人员的增加。视觉文化所具有的可视性,将非视觉之物视觉化的特性在跨学科研究方式的加持下给传统的研究视角以新的活力。对于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来说,越来越意味着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生产时其研究视角需要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而且还要突破科学和非科学的边界,以及整合其他形式的知识。在这种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术生产不再仅仅局限在高校校园之内仅由高校教师与研究团队完成,而是进入社会与更多的社会研究团队、公司或者非专业学术人士合作完成。

第三,学术研究效率的提升。学术研究工作通过跨越原有学科领域边界并整合与研究目标相关的知识与资料来创造新事物。虽然某种知识在原有的学科领域中或许无法成为一个新知识,但将其引入另一个学科领域中进行研究或许对于此学科领域来说可以成为引发新思想、新知识、新视角的灵感来源。借此,学术研究进入一种正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各种因素不断相互作用,促进学术发展。同时视觉文化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催化出一种独特的共享“语言”,这种“语言”脱离了原有语种、专业、地域的差别与限制,以一种视觉化的形态传达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学术研究者的想法,消除原有语言所具有的解码特性,加速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互动的加强提升了学术研究视角创新的机会与速率。

李政涛将视频与图像原料参与建构学术大厦(理论世界)的创制方式分成了三种逻辑:基于视频与图像的实践逻辑、基于视频与图像的理论逻辑、基于视频与图像的转化逻辑[7]。三种逻辑表明,图像在以复杂多样的性状介入学术研究中,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研究逻辑与范式。视觉文化介入下的学术生产活动正面临一种较大的转向,即“当代教育研究的‘视频图像转向’”,这意味着:“视频图像”从“工具取向”转向“理论取向”,走向新理论的诞生与生产;教育学理解方式、研究方式、创制方式,将从“通过视频与图像分析”转向“视频与图像层面上的分析”,从“对教育视频与图像进行分析”或“分析教育视频与图像”转向“在视频与图像的层面”上考察分析已有的教育,建构创制新的教育;从此以后的教育学表达方式、修辞方式或写作方式,将从基于文字语言的表达,转向基于文字语言、视频图像语言交融式的表达。[8]在这种情况下的学术生产,图像或视频等由视觉文化所代入的新兴研究元素、途径与方法,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表象化的视觉研究材料,它更像是一种在图像学框架下融合了更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逻辑与范式的学术生产活动。这种变化对于学术研究转向是革命性的。

五、总结

视觉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视觉文化在给学术生产活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必须防止其负面因素——商业化、浅表化、非客观化——对学术生产活动造成影响。

首先,视觉文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先出现的,当资本发现视觉主导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通过促进视觉文化的发展来推进消费主义在社会中的传播,以此来为资本更好地服务并谋取更多的利益。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这样评价被消费主义所绑架的视觉文化:“景观就是这个时刻,这时的商品已经成功地实现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部占领。不仅景观与商品的关系清晰无疑,而且人们只能看到这个关系,人们看到的世界就是景观的世界。”[9]所以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要防止商业因素对学术生产活动的影响,学术生产活动服务的主体必然是全人类而非局限于某一类人或群体。

其次,因为视觉文化所投射的人群是广泛的、多样的,所以在面对受教育背景、文化背景、职业背景等不同的人群时,视觉文化传播的信息必然是非专业的、通俗的、浅表化的。而学术生产是专业的、精准的,将视觉图像作为学术生产的载体、途径时,学者必须防止受到浅表化信息的影响。

再次,非客观化同样是视觉文化影响下学术生产活动中需要防止的负面因素,赵宪章在分析文字与图像信息传播时就这样说:“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本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作为实指符号本身并不会‘说谎’,‘谎言’来自使用语言说话的人。‘隐喻’作为语言修辞意味着语言的图像化、虚指化,即语言脱离实指功能,变身为图像(语象)隐喻,从而滑向虚拟的文学空间。”[10]学术生产所表现的媒介是精准的、客观化的,视觉媒介所具有的这种“隐喻”功能使其作为学术生产的媒介丧失一定的客观性,从而使学术生产的成果表现变得不精准,失去其所具有的专业性。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媒介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书,最优雅的媒介
学术研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