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识实习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03-24张明月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概论学时课程内容

张明月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系,辽宁沈阳 110167)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专业知识,其知识内容繁杂且理论性较强,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的主要特点,适时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对课程内容做到精挑细选,选择最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加以讲授,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认识实习这一重要教学环节有机融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一个挑战,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培养学生在土木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打好基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在进行具体的土木工程领域学习之前所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进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知识,为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因此,该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一学期,能够让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做铺垫。

(2)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体系十分庞大且繁杂,学生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涉及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道路工程等基本的土木方面知识,还包括土木工程的防灾与减灾、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等相关内容,基本上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所有内容的概括与统筹,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

(3)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过强。由于土木工程概论大多安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一学期,学生在对该课程进行学习时,处于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初步了解阶段,还尚未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故而课程内容中所出现的大量专有名词及名词解释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一定困扰,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

(4)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小。对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时设置,一般定在16 学时左右,在土木工程学生所需学习的几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中,是学习课时最少的一门。较多的课程内容与较少的课时安排产生冲突,因此,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安排中讲授复杂繁多的课程内容,成为高校任课教师面临的难题。

2 现阶段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繁多的课程内容与较少的学时安排构成主要矛盾。大多数高校会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时安排定为16 学时,是土木专业学生所需学习的必修课程中课时最少的一门课程。然而,土木工程概论所涵盖的却几乎是土木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所要接触到的所有知识。显而易见,较短的课时安排不足以支撑任课教师对所有章节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精讲。因此,如何在众多的理论知识中选择出最为重要且关键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解,如何促使学生对没有细讲的知识进行自主了解与学习,成为当下高校土木工程概论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对第三章“基础工程”进行讲解时,课时安排只有两个课时,教师却需要让学生系统性地了解到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和土力学三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平衡好重难点知识与需要大概了解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学生对土木专业的了解较少,课程展开较为吃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学生处于刚入学的阶段,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名词了解较少,然而,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名词及名词解释,这会使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也会使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具有一定的困难。如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学生对基础形式及地基处理方法等内容的理解会十分吃力,对一些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易混淆的概念也难以很好地区分,这都是教师讲授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3)课程检验缺乏有效性。结课前的课程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课程基础知识和理念的考查,另一种是通过撰写课程相关论文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程基础知识的考核,可以通过考试试卷的形式来进行,而对课程相关论文的撰写,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这种形式的考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论文形式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作为素材,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故而难以完成对论文的撰写,使课程检验缺乏其本应具有的作用。

3 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认识实习是工科类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土木工程专业也不例外,顾名思义,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知,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性较弱的不足,使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及房屋建筑等方面的空间感和几何感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1-2]。认识实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会根据学生所学到的具体学习内容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加以安排,其主要形式包括参观工程建筑场地、讨论土木工程相关问题等,由于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教师要合理利用认识实习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学生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喜爱,将认识实习的教学环节有效穿插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讲解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为其后续的学习与发展而服务[3-4]。

4 对基于认识实习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通过对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特点以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的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及学习特点,教师要对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认识实习较强的实践性来弥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中所存在的理论性强却缺乏实践性的不足,使这两个教学环节互补互助,实现共同进步,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5-6]。具体的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识实习与理论讲解交替进行。

由于已经确定的课程课时是难以改变的,通过调整课程的课时来解决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却繁多的矛盾很难实现。认识实习的教学环节以实践性为主,而土木工程概论的课程安排则是以为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为主要目标,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将认识实习过程与理论讲解交替进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土木工程领域方面知识的积累。

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大多会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集中实习,期间不会对理论课程教学加以安排,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则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不会有太多的实践活动,只有将认识实习与理论课程的讲解穿插进行,才能在使学生形成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活动所总结的经验,更好地掌握与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的建议是,可以将认识实习过程中两周左右的集中实习时间分散到八周,每当进行两周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讲授后,就对应实施一次与之相关的认识实习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对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重温和巩固,还能够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对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为后续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

(2)对授课形式进行积极创新与改进。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且知识范围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压力。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对授课形式进行积极创新与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的知识讲解为主,教师对众多的知识缺乏整合性,使得学生难以对知识有系统性的理解。教师应以两个课时为一个专题进行讲授,一次专题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应一次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从而达到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前沿发展趋势的教学目的。常见的教学方式如下:

①适当利用教具和模型辅助教学。对于土木工程材料知识来说,合理地利用教具能够更好地辅助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讲授土木工程材料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石灰、混凝土、石膏等材料带到课堂,讲解材料特性的同时为学生加以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特性。

②通过优秀的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来引导教学。土木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领域,最不缺乏的就是已有的优秀工程案例。教师可以搜寻往年的工程案例来引导教学,再结合丰富的视频影像材料,抛出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使得对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为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

(3)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

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调整为以撰写课程相关论文为主,这是因为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只能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程度,难以看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个人想法和独到见解,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若是采用了撰写论文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则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所提到的方向,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选择,加入自己的见解,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持下,撰写相关的课程论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对相关专题有更多的了解。教师的评分标准可以从论文选题的严谨性、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会进行论文评价,选优秀的论文进行发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进行讨论与分析后,我们对当前高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阐明,问题包括了较少的学时设置难以安排繁杂的课时内容、课程内容的强理论性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课程考核的方式有待改善等,与此同时,本文还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策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建议。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更好地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善,使之更好地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完成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促使人才培养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概论学时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