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传学》课程在新世纪茶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与反思

2022-03-24熊彪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茶学遗传学专业

熊彪

(贵州大学 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茶叶起源于中国,最早被用作祭品祭祀,春秋后期被人们作为菜食,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西晋以后才在民间普及,作为普通饮品用来消暑解渴[1]。茶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是新世纪饮料之王。茶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是一门以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与品质形成机理、茶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茶保健功能开发和茶综合利用与营销等方面的学科[2]。新世纪的茶学专业和茶产业,将以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和身体健康为目标,保持茶产业持续发展,以生产符合“绿色革命”要求的茶叶及其饮品,促进茶叶市场内销的发展和外销的开拓,实现茶产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有机结合。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也有着重要意义[1]。目前,茶树育种在茶产业发展和茶叶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茶树品种不仅影响着茶叶产量、品质及茶树抗性,还与新产品开发有关。遗传学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遗传学》课程是农学大类各专业的核心精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知识点丰富,内容与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化学等学科交叉渗透,在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但是,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要求不同,所以教学的内容、侧重点与方法等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当前大力提倡发展绿色茶产业和绿色天然食品的背景下[2],在高等院校茶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将《遗传学》课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应用于研究茶树的遗传与变异规律、育种与选育新品种等方面,对茶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茶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特点

1.1 《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遗传学》是高等院校农学大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生物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在培养茶学专业学生过程中起着承接基础、连接专业课的作用[4]。《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记忆遗传学关键学术名词的概念,描述关键遗传学理论及其证据;归纳遗传学的不同研究方法;揭示并剖析不同生命现象中隐藏的遗传学问题;运用遗传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遗传分析理论习题,设计遗传分析研究策略。课程内容广泛,包括遗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遗传物质如何在世代间传递、遗传物质如何在个体发育中发挥功能、遗传学如何研究遗传物质的性质与规律等。同时《遗传学》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不仅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更有独特的遗传分析思想,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学生不仅重视遗传学知识的学习,更能主动领悟如何从遗传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该课程的任务是全面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使学生对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同时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生物学兴趣爱好者开阔眼界、充实内在文化科技素质。

1.2 茶学专业对《遗传学》课程的要求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遗传学》教材主要针对农学的生物专业编写,针对茶学专业方面的相关教材少之又少[1]。《遗传学》教材知识点多且繁杂,内容广泛,在总课时32 学时的情况下,难以对教材涵盖的内容进行全面且深入地讲授。因此,应合理分配《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好每一个课时,对该课程的每部分内容进行充分讲解,着重讲透重点、难点,辨清疑点,做到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推理严谨,要求语言生动、精炼,有启发性,讲解清楚、条理分明,力求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课程期间的成绩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茶学专业的特殊性质,如茶树育种、茶树品种杂交、新品种选育方面,着重讲解基因调控等相关内容。

2 《遗传学》课程在茶学专业中的应用

2.1 课程特色

《遗传学》在高等院校的农学大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命遗传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掌握遗传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遗传学的研究打下基础,也为分子生物学等后继课程做好准备;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工作和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打下基础。茶学专业学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对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努力掌握科学理论的专业知识,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与规划,对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在专业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遗传学》课程知识点多且繁杂,内容抽象,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最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遗传学》课程在茶学专业的开设要求

《遗传学》是贵州大学茶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开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首先讲述遗传学的特别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娓娓道来该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然后系统阐述遗传学基础理论,用繁杂的知识点结合视频动画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并了解其掌握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的开设还需要优秀的教师,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2.3 《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形式设计

2.3.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科学理论知识进行正确的讲解和阐释,使学生能对未知的科学理论进行正确认识[2]。教师需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从而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理论教学要求教师课前要有充足的准备,提前查阅、收集和掌握课程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将正确、前沿的理论知识反馈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后适当布置与课程理论相关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更好地进行下一次的教学,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茶学专业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培养茶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实践教学指教师在对科学理论知识进行正确的讲解和阐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知识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对理论的正确认识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检测和提升[2]。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理论的掌握是开展实践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采用教材、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然后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完成遗传学小实验,如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这种方式不仅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6]。

2.3.3 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一般以平时成绩和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综合考查,采用五级分制,成绩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综合成绩90-100 分记为优,80-89 分记为良,70-79 分记为中,60-69 分记为及格,0-59 分记为不及格。平时成绩以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分类评价点进行考查。《遗传学》课程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标,论文形式的考卷不利于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的情况,因此不主张论文形式的考卷,建议以闭卷考试为主,以书面上的知识点为基础设计问题,形式包括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全方面了解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3 结语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茶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茶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基本技能,能在茶叶的科技、经济、文化和健康等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研究,在国内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部门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遗传学》是一门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课程,也是茶学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与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等课程相辅相成。植物遗传学还为饮茶的起源提供了基础,遗传学对茶学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针对茶学专业的特殊性,可适当加强茶树育种方面知识的讲解,如遗传物质,杂交,基因的调控、表达、突变等内容。在授课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积极调整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外可以布置一些精选习题,并及时批改作业,通过作业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开设习题课辅导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茶学,也使学生更明确新世纪茶学专业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能力,为新世纪茶学专业培养出具备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植物种质资源、育种和栽培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能推动现代园艺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茶学遗传学专业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