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3-23齐欣邵瑞娜代雪曼王雅卿李彩进

河北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支气管依从性肺炎

齐欣 邵瑞娜 代雪曼 王雅卿 李彩进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临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气喘气促、咳嗽咳痰、发热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小儿肺炎类型,好发于2岁左右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发病率最高[1,2]。临床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以达到缓解病情、改善预后的效果。PDCA循环法经由提出对质量管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大量临床学者将PDCA应用于医疗护理管理过程中并取得良好反馈[3]。本研究就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对其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6例,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78±0.74)岁;肺炎进展:轻度13例,中度17例,重度23例;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24±0.62)岁;肺炎进展: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可进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通过X线胸片扫描、临床症状、体征等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②获得患儿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研究;③患儿在有家属或监护人的陪护下入院治疗,可配合调查研究。

1.2.2 排除标准:①患有合并重要脏器如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存在意识不清、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饮食及用药指导等。

1.3.2 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措施,从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①计划(P):组织1个专项,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角色,和主治医师、心理疗师及营养学者一起制定核心护理计划方面,再和护士组员一起沟通讨论,从而获得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同时对不同的患儿进行一般资料及病情发展了解评估,调整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实施(D):落实护理方案的具体措施,a给予患儿与家长科学的知识认知干预宣教,主要宣教内容有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注意事项、治疗方案简报等,使患儿与家长对疾病本身以及治疗护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b对患儿及家属必要的心理状况护理,尤其关注患儿在诊疗及护理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对患儿进行及时的安抚,帮助消除患儿对诊疗及护理的抗拒不安感,提高治疗依从性;c对患儿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记录监测,密切观察患儿咳痰颜色或状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或出现任何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并立刻告知医师和针对患儿具体症状采取吸氧、鼻导管、雾化吸入或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第四,对患儿伴有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中毒性脑病注重监测和护理,保障患儿的休息环境,指导患儿合理科学的高枕位或半卧位卧床,留意患儿的吸氧、用药情况,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③检查(C):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需按医院规定对护士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和随机检查评估,对护理措施落实程度、护理服务意识、护理技能等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价。④处理(A):根据检查阶段得到的护理工作检查结果,分析和总结护理工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如护理环节出错、护理目标未能完成等,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回到计划阶段,再次进行循环护理。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 观察2组患儿康复效果:①护理后气喘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②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主要有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比值;③护理前后血气指标,主要有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2 观察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如配合程度、用药及哭闹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可分为十分依从、良好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十分依从:患儿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高的配合度,主动自觉地配合指示,诊疗护理过程顺利;良好依从:患儿配合度良好,诊疗护理过程中虽存在轻微抗拒情绪但经护理安抚后可平复并配合诊疗顺利开展;一般依从:患儿配合度一般,存在明显抗拒情绪,经护理安抚后仅可部分依从,诊疗护理过程开展效果一般;不依从:患儿完全不配合诊疗护理,哭闹情况严重,诊疗护理工作开展困难。治疗依从性=(十分依从+良好依从)/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气喘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比较 护理前,2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比较

2.3 2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88.68%优于对照组73.58%(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n=53,例(%)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发生炎症并致其经支气管、细支气管向下蔓延至肺泡而引发的急性反应[5-7]。小儿患者因其呼吸系统、器官功能、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等的发育尚未成熟,且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发生支气管肺炎疾病时无法如成人一般将病原菌快速且彻底地清除,病情多呈现进行性加重进展,从而导致患儿的神经、呼吸、脏器等多系统受到影响并伴有并发症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或危及生命。另外,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是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特征,治疗过程较漫长,但因患儿年龄小、自控能力不足,因而大多数患儿均存在治疗依从性不高等问题,因而诊疗工作较成人而言较为困难,造成疗效及预后不佳等问题。临床学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8-12],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工作基础上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干预,可保证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良好疗效,延缓患儿的病情发展。

既往临床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传统护理较为常规,主要把重心放在基础护理与紧跟医嘱,既缺乏全面性亦不够针对性与人性化。而本研究提出的PDCA循环护理,主要包括4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通过落实每个阶段的具体措施并不断循环于整个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完善与提升。张倩等[13,14]研究显示,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康复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上有显著效果,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由此可证明,PDCA循环护理通过开展落实每一级的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更新目标,在自我完善和改进中反复循环发展,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并对患儿的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究其原因,(1)PDCA循环护理中首先通过组织小组来参与制定基本的护理计划,并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与资料来完善方案,使得护理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2)依据计划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有健康知识认知宣教、心理护理、病情与并发症的监测等,旨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员对疾病与诊疗护理的知识认知,奠定配合治疗的知识层面基础,再辅以心理护理,缓解患儿抗拒治疗等负性情绪,是提高治疗与护理依从性的重要措施,而病情与并发症的监测是为了预防整个诊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现象,及时处理解决,为患儿争取最为有利的治疗时间,保证预后;(3)检查阶段,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规范的评估,从中发现问题、揪出错误,是保证临床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务必使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和负责;(4)处理,将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查缺补漏,解决问题,从而再回到护理工作计划进行完善,如此循环。就该循环护理的过程而言,PDCA是将护理工作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每个护理环节阶段紧密联系,使各项护理工作有迹可循、承上启下却又周而复始,发现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15,16]。

采用PDCA循环护理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配合中,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依从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犊牛肺炎巧防治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