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

2022-03-23刘艳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刘艳香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产后后遗症,属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种,以腹压增加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经尿道溢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为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骨盆盆底肌肉与相关神经伸展过度,甚至发生损伤,从而使控尿能力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1]。保守治疗是现阶段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盆底康复在该病治疗中广泛使用,能够通过功能锻炼提高盆底肌力,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2]。针灸是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能够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针刺对盆底肌进行调理,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3]。本文通过对8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患者尿动力、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文献[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尿失禁的诊断标准;均由分娩导致的尿失禁;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检测正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长期便秘或腹泻;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晕针;依从性不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33.56±1.47)岁;孕周38~42周,平均(39.87±1.65)周;分娩次数1~3次,平均(1.62±0.17)次。观察组年龄22~42岁,平均(33.65±1.5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91±1.52)周;分娩次数1~3次,平均(1.58±0.21)次。两组年龄、孕周、分娩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包括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1)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一对一训练,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并进行缩肛运动,在指导中吸气并保持肛门处于收缩状态,时间为5 s,在呼气时使肛门处于放松状态,时间为5 s,之后对上述操作进行重复,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15个循环为1组,训练频率为3组/d,注意在训练过程中避免使用臀部与腿部肌肉,减少腹部吸气加压。(2)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患者取平卧位,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型号:SA9800型),将电极片与阴道电极相连接,并将阴道电极放置在阴道内,设定电流频率50 Hz,强度30 mA,脉宽250 Hz,刺激电流初始强度设定为0 mA,逐渐增加,以患者自我感觉盆底肌收缩但无不适感作为限度,电刺激时间为15 min,然后再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仪模式选择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根据盆底肌电曲线对患者进行指导,要求患者对盆底肌进行主动收缩,将最高肌电值维持10 s后指导患者对盆底肌进行放松,使肌电曲线降低15 s,然后停止30 s后对以上步骤进行重复,治疗时间15 min/次。治疗2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皮肤消毒后选取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太溪穴、足三里穴、中极穴及尺泽穴,将50 mm一次性无菌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快速进针,取艾条,将其以回旋方式对上述穴位进行灸治,时间为30 min/次,频率为1次/d。

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12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尿动力:对比两组尿动力,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尿道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进行测定。(2)盆底肌力:对比两组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两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测定,共分为0~5级,采用0~5分值评分,(评分用于评定患者满意度的指标之一)。(3)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时的尿失禁发生率。(4)生活质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进行评分,量表采用百分制评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5)治疗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评定标准[非常满意:盆底肌力(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增加2分以上,患者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满意:盆底肌力评分增加1~2分,患者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有所改善。不满意:盆底肌力评分无改善,患者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动力对比

两组治疗前尿道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道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动力对比(±s)

表1 两组尿动力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尿道最大闭合力(mmH2O) 充盈期逼尿肌压(mmH2O) 最大尿流速(m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2) 48.03±5.27 70.11±8.31* 12.61±2.56 26.38±5.14* 5.58±1.29 9.21±2.18*对照组(n=42) 48.05±5.28 61.82±7.65* 12.65±2.64 21.26±4.27* 5.56±1.32 7.62±1.73*t值 0.824 4.751 0.603 4.966 0.587 3.703 P值 0.449 0.000 0.517 0.000 0.627 0.000

2.2 两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治疗前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SF-36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2 两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对比[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Ⅰ类肌纤维肌力 Ⅱ类肌纤维肌力SF-36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2) 2.31±0.25 4.31±0.32* 1.26±0.28 3.07±0.36* 65.41±3.65 83.65±4.83*对照组(n=42) 2.33±0.22 3.14±0.27* 1.25±0.31 2.26±0.33* 65.57±3.42 74.89±4.26*t值 0.389 11.093 0.694 10.749 0.657 8.815 P值 0.698 0.000 0.519 0.000 0.407 0.000

2.3 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4、8、12周时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一般满意10例,非常满意22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一般满意12例,非常满意28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盆底肌肉松弛与损伤所导致[5-6]。患者盆底肌肉遭到损伤后使盆腔脏器位置与尿道阻力不能得到正确维持,当患者腹压升高时,膀胱内压较尿道内压明显更高,从而导致尿液溢出[7]。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妊娠期间胎儿的不断生长,对母体盆底肌肉的压迫随之增加,孕激素也能够致使盆底神经与肌肉出现向下扩张,而在分娩过程中,持续的牵拉扩张损伤盆底神经,从而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问题出现,引发压力性尿失禁等问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8-9]。

盆底康复训练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的常用方式,主要通过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缩肛训练与电刺激,能够促进盆底肌收缩力与紧张度的增加,对盆底肌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肌张力,提高患者控尿能力,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10]。但上述康复中治疗模式的效果会受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11]。针灸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效果较好,中医理论中,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先天不足、下元亏虚[12]。肾司二便,属先天之本,若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无权,从而导致其功能紊乱,治则以温阳补肾、益气固摄。针灸通过对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太溪穴、足三里穴、中极穴及尺泽穴进行针刺,可帮助恢复膀胱功能,促进尿道括约肌张力及相关组织紧张度的提升,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13]。艾灸的使用将热气向筋骨内注入,可通经达络、温煦气血,与针灸共同作用能够达到益气固摄、舒经通络、温经补肾之效,对盆底营养状况进行改善,促进盆底组织再生,对盆底肌力进行改善,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目的[14]。

最大尿流速是尿动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过低则表示患者可能存在尿道梗阻或狭窄的情况,尿道最大闭合力能够对尿道闭合压力进行能动反映,逼尿肌与尿液排出存在着密切关系,能够有效防止尿液溢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充盈期逼尿肌压较正常人群明显更低[15]。本文中,两组治疗后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方式能够对尿动力学指标进行有效改善。盆底肌力是衡量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明显更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4、8、12周时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力等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以有效降低尿失禁的发生。此外,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的实施能够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指标,降低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肌肉品质与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