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意脉•意境:古诗教学路径例析

2022-03-23刘勇黄明丽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

刘勇 黄明丽

【摘 要】古诗的学习与鉴赏,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三意品诗”是较好的教学路径。再现意象,就是“入画”,整合其信息,让古诗学习有形象感;厘清意脉,就是“清思”,梳理其结构,让古诗学习有掌控感;还原意境,就是“会心”,探析其心志,让古诗学习有品质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碎片画面到整合信息,从浅表分析到深度体悟,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建构。

【关键词】古诗教学;再现意象;厘清意脉;还原意境

【作者简介】刘勇,正高级教师,四川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黄明丽,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课题“义务教育阶段诗词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SCJG20A102)

《雁门太守行》为“诗鬼”李贺的名作,选编进了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一课。“行”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诗歌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基于这首诗的学习难度,笔者经多次搜集学生预习后仍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诗歌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中国诗学是一种立足于人生命意识的文化传统。缘情言志是古诗的基本特征,但如何方能缘情言志,抵达诗歌的灵魂?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古诗的文体特征:情志为本、因物兴感、立象尽意、境生象外。它以“情志”为生命本根,以“兴感”为生命的发动,以“意象”显现生命,以“意境”彰显生命经自我超越后所达到的境界。在“情志为本”的前提下,由“因物兴感”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生命活动的流程,这也就是中国诗学的内在逻辑。[1]

如何教学《雁门太守行》一诗?紧扣意象、意脉和意境,让古诗在课堂上复活,让学生能在李贺诗歌“诡谲”的温润面颊上感受奇绝的盎然诗意。

一、想象以入画

《易经·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在文学作品中,“象”即形象,“意”即意蕴。景因情而存在,情因景而饱满。意象,就是寓“意”于“象”,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志的客观物象。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高度评价《诗经》“为情而造文”,认为这是汉赋“为文而造情”所远不能及的。经典诗歌,往往是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意象的组合与重构来营造画面和渲染情志。

《雁门太守行》一开篇,欲写攻城敌人众多,却写“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这一意象,既可实写天上黑云密布,亦可喻指战争逼近边城,一个“压”字即写出双方力量之悬殊、形势之危急;欲写守城人众志成城,却写“甲光向日金鳞开”,“金鳞”这一意象,既实写阳光照耀下守城将士铠甲的金光闪闪,又虚写将士们报国之心的熠熠生辉。接着,诗人要写两军开战之况,说“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和“燕脂”意象的组合,将战场杀伐之声与战争惨烈之色刻画得淋漓尽致,黯然凝重之情溢于言表。然后,要写乘夜奔袭之状,却写“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半卷红旗”写黑夜行军偃旗息鼓是为了“攻其不备”,“霜重鼓寒”则写天寒霜降鼓声沉闷,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不言而喻。最后,抒写官军心中之志时,诗人一改当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斗笔一转,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玉龙剑之意象,写出了英勇战斗、拼死报国的价值观,含蓄地点出诗作的主旨。李贺是最会使用“陌生化”手法的诗人,纵观全诗,在意象的选择上,他既没有采用传统的抒情套路,也没有追逐一般的悲壮或典雅风格,而是呈现出一种诡谲、迷离的美。

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其“手段”包括声音、意象、节奏、句法、音步、韵脚、叙述技巧等,实际上就是文学的全部形式元素,它们都具有“疏离”或“陌生”效果[2]26。《雁门太守行》中呕心沥血的每一句诗、每一种意象,都是以文学的形式行走,这样陌生化的处理都是基于生命的感召和诗性的表达。“这里的许多意象是都朝着一个总效果生发,它们融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可以看成一幅画或一幕戏。”[3]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诗歌意象的有序连缀幻化为学生心中可视化的情景与片段,从而使诗歌语言具备视觉性和情境性。纵览全诗,一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一个忘身报国的勇士,便活脱脱地浮现于眼前,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此效果,其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功不可没。概言之,语言与节奏是诗歌的外壳,借助形象来抒写情志才是诗歌的内核。

二、厘脉以清思

诗歌之经典往往以打破常规的个别意象来替代具体的生活形态,从而生发无穷的想象空间,彰显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诗人吴侨之认为:“诗是现实的疯狂产婆。它们所见的,不是现实之物,也不是可能之物,而是必将实现之物。”[4]这就是学生读懂了个体意象,却依然无法理解这首诗的根本原因。

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诗歌意脉,厘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什么是意脉?“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群落的有机组合,其间有隐约相连的情志脉络……这可以叫作意脉(或者叫作情志脉)。”[5]要让隐性的意脉将显性的意象统一与整合起来,我们才能洞见诗人的内心。在未整合之前,意象会呈现出散漫零乱的特点,这无疑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诗歌用形象来表情达意,选择意象—加工意象—组合意象,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是诗人在带兵打仗吗?写的是哪场战争?战争的结局又如何?对此,学生会有很多猜测与想象。恰是答案的不确定性,才让诗歌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普适性。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蕴藉动人,就在于其高度凝练而又含蓄地融入了故事,且超脱了故事叙述的窠臼。仔细考量,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歌的伏笔与悬念颇多,这让短短的一首古乐府在情节突转之中,虽跳脱而含蓄,但又有明显的情感变化轨迹,从而呈现出瑰丽神奇的特色。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诗歌亦遵循此理,诗人构思之巧妙,用词之大胆,的确超出常人之想象,但同样有一个内在的理路。对诗作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李贺将一场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凝聚在三个画面中:一是白天,敌人云集欲以攻城,而我军戒备森严,对此,读者会去想象结局会怎样,这是意脉的发端;二是从白天到黄昏,战争极其惨烈,这是意脉的节点;三是中夜,我军出其不意,去袭击敌人,这是意脉的转折。诗末,诗人选用黄金台的典故以及玉龙剑的意象,这是意脉的升华。这些意象,通过选择、加工与重组,形成了意脉的衍生、曲折与起伏,从而让诗句带有强烈的、穿越时空的深邃视野和撼人心魄的生命意识,其动荡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强大的言语张力,留给读者意味深长的诗味。“显性的跳跃(断)与隐性的衍生(连),形成了一种反差、一种张力,构成了一种‘象’断‘脉’连,若断若续,忽强忽弱,忽起忽伏的节奏。”[6]通过意脉还原,我们认识到诗人运用奇特的意象、凝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抒写了这一首慷慨悲壮的战地悲歌。

“表象的选择需要有一个方向,即服从意念表达和情绪抒发的需要。”[7]掩卷长思,仿佛我们也经历了一场超越时空的战斗,作者赋予诗歌包孕性的哲思,既扣人心弦,又意味无尽,充满诗味与张力。

三、化境以会心

关于意境,一般认为:意指作品所写之情意;境指作品所写之景物。王国维以“境界”称之,《人间词话》指出,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如何有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8]3他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8]3由此观之,要有境界,一是诗人对其所写之景物须有真切的感受,二是要有传神表达此种真切感受之能力,即“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8]1。

诗歌不以常规出牌,不以常理抒情,如何透见其意境?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不仅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达意。他写诗,很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景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彰显景物的层次感。有时为了使画面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糅合起来,使其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的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特色。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9]由此观之,李贺特别会造境,而且是以“非常理”的方式造境。以象迷人,以脉撼人,以境动人,难怪乎钱钟书曾在《谈艺录》中如此评价李贺的诗:“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

经典诗歌,情境往往难以截然分开,情境结合,韵味悠长。而这首诗将黄金台与易水凝聚于一首诗之中,将一场战争浓缩于一天之内,故让人难懂且产生了阅读距离。但细细品读,我们发现这种距离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心理与情感上的距离,它使物理距离产生变异,也使情感产生了裂变,在这种平行、对立、交互、错位之中,诗人将古代之典、边塞之战、秋天之色、杀伐之声等复杂的人生况味寓于诗中,达到了意在言外、境在象外、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这就是该诗的奇特意境。

为何李贺会有这样的风格?这可能与其生平经历有关。李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结局也特别诡异。他以唐诸王孙李长吉自诩,却遭遇武则天大肆杀戮高祖子孙;他七岁能诗,十五岁誉满京华,十八岁受到韩愈的大加赞赏,可是二十岁却遭遇了父亲去世,必须在家丁忧三年;二十一岁,参加府试,成绩优异,年底即可进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却遭遇妒贤嫉能之人所谓“父亲李晋肃之‘晋’与‘进’犯‘嫌名’,故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后幸得韩愈极力举荐,他才得以担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却又遭遇迁调无望,功名无成。从此,他便愤而辞官还乡,带着病弱之躯,在孤独悲愤中度过余生,仅27岁便离开了人世。

李贺诗歌风格的形成可能还与他的追求有关。李贺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别是想象奇诡的特色,加之其常常以鬼蜮、神话等来讽今,所以后人有“李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此外,李贺受其良师韩愈提倡的“韩孟诗派”影响,追求“尚奇”之风。他写诗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有文记载,其常常“焚膏继晷”,一匹瘦马、一个小童、一位孱弱的诗人一天到晚到处去“觅诗”,一想到好诗句就立马写下来投进背囊中,晚上回家也顾不上吃饭,搜罗诗句重新整理成诗。

经典之所以能传世而不朽,自然有其非凡之处,我们不可用固有的模式去思考。从再现意象,到厘清意脉,再到还原意境,是理解古诗的一般路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碎片画面到整合信息,从浅表分析到深度体悟,这或许可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建构,让教学更有实效。我们要感谢李贺,让这个世界的诗歌多了一种风格与样态,也多了很多经典与金句,学习本诗之余,再诵读“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佳句,体会其“鬼才”之誉,真感喟万千矣。

参考文献:

[1]陈伯海.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J].社会科学戰线,2003(5):197-205.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学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4]中国教育新闻网.西蒙斯 词语[N/OL].(2021-05-26)[2022-02-08].http:∥m.jyb.cn/rmtzgjsb/202105/ta0210525_591657_wap.html.

[5]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7]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王国维.人间词话[M].徐调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9]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随堂练笔,古诗教学中一抹绚烂的彩虹
诗画结合,演绎诗韵精彩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研究
对话体验,让古诗学习更有滋味
关注外围留白,让古诗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