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素养,有的放矢
——双减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路径探究

2022-03-22张映东

考试周刊 2022年4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作业

张映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良好素养的培养,而不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但是在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却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作业量和难度的问题,导致学生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获得的成长却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减负增效中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而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教师应当积极以学生各种素养的发展为思路来设计作业,改善高中化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作业的质量,从而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

一、 双减下高中化学作业改革面临的困难

(一)让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路径

双减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中机械做题的状态,能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而双减的另一个核心是提升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教师主要探索的方向,而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所在。通过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此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而作业是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将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从而落实双减的要求。

(二)优化作业设计,助推质量提升的探索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作业的优化,有助于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作业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完成作业任务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丰富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课堂无法完成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从而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上有着自己的需求,在过去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让学生去完成同样数量和难度的作业,导致个别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并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后作业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此外,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也忽视了学生在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落实双减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当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对学生差异性的认识,让作业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均衡的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四)实现“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作业设计改善方面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教师仍然会使用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导致课堂教学和评价方面出现了割裂的情况。作业是教师开展评价活动的重要渠道,只有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来构建“教学——作业——评价”的教育模式,才可以确保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

二、 双减下基于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路径

(一)关注知识巩固,架起素养底座

在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中融入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要放弃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相反,让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才可以确保学生的各种素养获得协调的发展。因此在开展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结合学生的素养发展需要,加强知识性作业的设计,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氯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正确掌握氯气的性质、次氯酸的性质等相关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变化观念、平衡思想等化学素养获得成长。因此,笔者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设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类型作业。

问题1:下面的选项中哪一个事实可以证明HClO的弱酸性?A. HClO可以和氢氧化钠等碱发生反应。B. HClO具有一定的漂白性。C. HClO的性质不够稳定,在被光线照射的时候会发生分解。D. 次氯酸钙可以和碳酸发生反应。在这个作业中,考查了学生对HClO相关性质的掌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HClO的相关性质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宏观辨识素养。

问题2:为什么氯水可以用来消毒?这个作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氯气性质的掌握,需要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氯水的组成。

问题3:可以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检验氯离子?这个作业考查了学生对氯离子检验方法的掌握,需要学生在熟悉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之上,根据问题来设计相关的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

问题4:我们知道,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那么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如何使用石灰乳来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在漂白粉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什么?如果将一包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当中,之后再往里面滴加盐酸,那么会产生什么气体?这个作业对这一单元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了综合考查,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以及化学语言来做出回答。

……

这样,通过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需要,设计围绕着知识考查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相关的知识,进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框架。同时,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地参与到作业完成中来,笔者对知识性的作业进行了精准的分层,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从而避免给学生带来压力,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好的构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以知识考查和巩固为主要目的的作业时,教师要避免学生枯燥地记忆,而是要将知识体现在真实的情景当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动手实践,激活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取相关知识的学科,实践也是学生获得素养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资源、课堂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给学生的创新素养、合作能力等素养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后作业的契机,结合实际需求来给学生布置以动手实践为基础的作业,从而增加学生的化学探究体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乙酸乙酯的相关知识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兴趣,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制作手工肥皂”的课后任务,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次实践任务需要学生准备一个150毫升和一个300毫升的烧杯,以及玻璃棒、酒精灯、氢氧化钠(教师提供)、饱和食盐水、动植物油脂等材料,具体的步骤是:首先拿出150毫升的烧杯,在里面装入6克的动植物油脂,以及5毫升95%的酒精,接着在里面加入10毫升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充分地搅拌这些液体,确保每种物质都充分溶解。接着学生将这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来进行小火加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用玻璃棒不断地进行搅拌,并且要注意使用适合的方法来保持液体的体积。接着,学生在保证油脂和其他液体充分融合的前提之下,将20毫升的蒸馏水加入黏稠液中去,之后再将黏稠液倒入150毫升热的食盐溶液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静置之后,等待凝固,就制成肥皂了。在给学生提供实验方案的过程中,笔者将实验方案分成了两份,其中一份是不完整的,需要学生自己去上网调查资料或者用探索的方式来摸索出完整的实验步骤,另外一份则是完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完成实践活动的方法。在学生完成实践之后,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成果,升华学生的情感。

这样,通过给学生布置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后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探索兴趣,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

(三)引导自主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改变对知识的肤浅认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来给学生布置自主探究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对化学现象的新想法、新见解,更好地感受化学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这一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自主探索的课后学习任务,内容为:学生在超市里面展开调查,可以使用拍照等各种方式,对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进行搜集,找出其中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结合自己的理解或者网络调查,说明这些食品添加剂的成分以及作用,制作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通过这种类型作业的布置,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化学品价值的理解,让学生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符号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在检验学生作业成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调查到的信息十分丰富,有的学生了解到了抗氧化剂的常用成分,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等,这些成分可以有效地缓解食品成分的氧化分解,让食物可以以更加稳定的状态保存下去,有的学生发现亚硫酸盐可以作为食品中的漂白剂、防腐剂等。

又比如,在《金属材料》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调查了解不同金属材料颜色的作业,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来制作一份报告,分析化学成分和颜色之间的关系。如此,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对化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素养发展需要,灵活地给学生布置自主探究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转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加强合作作业,引起思维讨论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着缺乏对学生进行合作引导的问题,而实际上,给学生布置合作形式的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的状态,并且通过引起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并且,通过合作作业的方式,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来选择调查了解的方向,比如水资源保护、空气保护等,使用网络、书籍等方式来进行调查,了解现状,并且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讨论可行的保护方案。在这次的任务中,如果仅仅只让学生一个人来完成,学生调查得到的结论会有很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对“环保”这个主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得到更多值得推广的方法。有的小组对“如何爱护水资源”进行了重点的调查,了解到了水的类型,知道了明矾净水的原理、怎样用活性炭来净化水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净化水,同时学生还在调查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硬水和软水之间的区别,以及分析了如何使用煮沸、蒸馏等方式来软化硬水……这样,通过让学生去合作完成课后作业并且在课堂上分享成果,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之,合作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各种素养的成长。而在设计合作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作业内容的合作价值,提出值得学生去合作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真正收获学习的成就感。

(五)开展多元评价,增强自我能效

作业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大多是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来给学生的成绩划分等级,导致学生对完成作业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无法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去。因此,为了真正发挥出作业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等方面获得发展,教师也要加强对作业评价方式和内容的优化,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能效感,激活学生课后学习化学的动机。

首先,教师要对作业进行明确的批改,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作业成果。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反思。因此教师需要在准备作业之前对作业的结论进行标准上的制订,并且实事求是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精神。

其次,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指点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修改出正确的答案。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素养,结果只是一种手段,因此教师要用开放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作业完成成果,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可以从作业评价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展开自我反思。在双减的背景下,学生身上的负担得到了减轻,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上的主人,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行为,让学生有机会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作业的、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等,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 结语

面对双减提出的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的,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降低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获得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素养上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作业的价值,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关注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从多个角度来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架,发挥作业在塑造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作业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作业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