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探究

2022-03-22谢洁红

考试周刊 2022年42期
关键词:语篇新课标绘本

谢洁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新课标”)提到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而英语绘本教学能有效地把英语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在研究英语绘本教学的课题,开展问卷调查时,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存在以下困惑:绘本教学对小学英语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老师对绘本的概念和定位感到模棱两可,导致他们也无法设计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有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才是对学生有帮助的。

一、 国内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研究

(一)基础数据情况

尽管英语绘本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成必然趋势,但根据笔者查阅中国知网,在首页文献检索输入主题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进行查询,结果如下:关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文章有3481篇,其中2011年论文数量显示为4篇,2012年论文数量显示为6篇,2014年显示27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8~2022年共计3444篇。该数据充分说明:近年来,关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研究呈现“白炽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二)关键词分布

3481篇文章的关键词前四个的顺序依次是:“小学英语”1470篇,“绘本教学”949篇,“绘本阅读”608篇,“绘本阅读教学”587篇;而关键词后四个的顺序依次是:“策略研究”57篇,“教学”57篇,“教学策略”56篇,“小学低年级”53篇。由此而见,作者的关注点大部分是集中在学生阅读方面,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有涉及但数量不多。由此笔者进一步大胆推论:目前的研究尚停留在对小学英语绘本的重要性研究以及辅助阅读方面,涉及深层次的研究不多。

(三)文字来源

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的文字来源排序为:期刊(含学术期刊184篇,特色期刊3049篇),学位论文(含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130篇),会议(含国内会议118篇,国外会议0篇,会议视频0篇)。从以上数据笔者判断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研究的文章理论性待提升,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二是国内对绘本教学的研究尚属浅薄,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 英语绘本的定义和特征

绘本,是一种图画书,即画出来的书,是以绘画为主要媒介,少量文字为辅助媒介的书籍。英语绘本有以下特征:①生动形象。相对传统的课本教材,绘本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意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心理,了解故事,挖掘故事中具有的文化价值,并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时以绘画图案的形式进一步加深词语理解,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②语言简练。绘本的语言往往是简单、高效的,拥有图画展示为主、文字为辅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 2022年版新课标下开展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符合新课标开发“教材外素材性资源”的要求

2022年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制约,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要避免围绕教材过度开发练习题、检测题等教辅类学习材料,明确提倡“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英语绘本”。由此可知,英语绘本被用来作为教学资源的扩充,已然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了。

(二)符合新课标强化“单元教学整体性”的建议

新课标在“第六部分 课程实施”中“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要求一线教师要具备解读并整合教材的能力,分析单元内各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内容重整或者重建,组建单元内各语篇育人功能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而英语绘本自身主题性强、故事性强的特点,特别强调语言的整体感知和语篇的整体输入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在自然的故事主题下,有流畅的语言编排、真实的语境,为一线教师节省了大量创设真实语用环境和大量知识重整的备课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符合新课标提倡“语篇研读”的要求

新课标把“语篇”作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并提倡“深入开展语篇研读”,要求教师能围绕语篇主题意义设计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研读语篇时要重点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What,即语篇的topic;其二是Why,即语篇传递的意义;其三是How,也就是语篇的问题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而英语绘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篇,图文并茂,其趣味性和生活化的语言朗朗上口,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现象综合,自然呈现,适合学生快速学以致用。

四、 小学英语绘本选择原则

英语绘本教材的选择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保证教师所用的英语绘本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和针对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绘本选择时要注意下列原则。

(一)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语言认知差异进行素材选择

不同学生的年龄差异、年级层次以及语言认知差异导致他们对语言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定然不同,对所学故事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认为英语绘本的选择首要考虑因素应该是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语言认知差异。对三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英语,生活经验比较单纯,对英语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初始阶段,如果选择内容过难、词汇量过大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选择图片较大、较多、颜色鲜艳、单词量少、内容比较浅显、故事情节简单的绘本,例如:David Goes to School,主题鲜明,整本书就是围绕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大卫去上学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展开,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语生活化,句式简单。对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一定的综合语言技能,加之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交际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可以选择图少文字较多、细节描写较生动的绘本。这一层级的学生在绘本选择上内容可以更广泛、题材可以更多样化,可以以问题导向和任务型驱动为主,例如The Doorbell Rang,这本绘本可以引起学生很多的猜测和猜想,到底是谁在门外按门铃呢,孩子们到底啥时候才能把眼前的饼干吃掉呢?翻开绘本第一页,呈现在读者们面前的是一间干净整齐的房间,非常温馨、宁静和祥和,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到访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地板就永远脏兮兮的,房间的衣物玩具也越来越多……故事即将ending, the doorbell rang again, and this time, who came?这样的情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趣味性强的素材

每位学生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从自己的父母亲或者祖父辈那里听到一些趣味故事:《猴子下山》《小猫钓鱼》《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小红帽》等。如果我们选择的绘本是学生熟悉或者能契合他们已有认知经验的,必将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既有对背景知识的积累,又能很好地完成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使他们更容易地掌握英语语言,并能有效地缓解老师对绘本教学的焦虑情绪,减轻学生对绘本学习的畏难心理。例如,最经典的The Little Rabbits and the Wolf,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幼儿启蒙时期,他们的父母或者幼儿园老师就会讲这个经典的中文版故事,甚至很多还会唱童谣“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把门来开……”我们选用这个英文绘本,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即使生词很多,孩子依靠原有知识储备,结合绘本图片,也可以很快读懂绘本内容。

(三)选择能够实现学生思维交流、实现真实交际的素材

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秉承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绘本的选择,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真实交际,帮助学生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例如,当前流行的绘本What daddies and mommies do best?的话题非常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都有很多话要说,都想表达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得最棒的事情。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互相交流的欲望,能努力去实现有意义并且是感兴趣的交际。

五、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设疑答疑,层层浸入

英语绘本的学习,特别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单纯依靠让学生泛读文本,是无法理解文本的蕴意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合理地引导他们学习和探索。一方面,我们可以设置问题,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故事情节,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力,帮助学生层层拨开,慢慢浸入故事之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了解人物角色特征和心理变化,把握故事内涵。例如,在学习绘本The Cat and the Bell时,一开始,就可以根据故事发展起因设疑:The black cat kills the mice’s brothers and sisters. How can these mice do?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研讨解决方案,替老鼠们想想法子。随着绘本学习的深入,再次设疑:Guess, who can put the bell on the cat?学生再一次组织集体讨论后,各抒己见。紧接着,我们还可以再次发问:Why no mice can put the bell on the cat?最后,引导孩子又重新回到问题的根本:The black cat kills the mice’s brothers and sisters. How can these mice do?

(二)摒弃细枝末节,整篇学习

在“反馈”这一层面上,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正面的加强或奖励会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学会英语,而消极的反馈会让学习者丧失再次犯下“错误”的勇气。绘本学习其实就是2022年版新课标提倡的“语篇”学习。语篇类型分为连续性语篇和非连续性语篇,而英语绘本则是“连续性语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定义为二级指标中的记叙文(如配图故事、叙事性日记、人物故事、寓言、幽默故事、童话等)。在英语绘本学习中,笔者提倡的是整篇学习,抓住主题,理顺故事情节,泛读为主,不过分停留在细枝末节处理上。例如:绘本Dear Zoo中,一位小朋友想要自己养只宠物,他(她)写了一封信给动物园,表达他(她)想要领养一只动物的愿望。没想到,动物园寄来的动物倒是很多种,但是有的太大、太高,有的又太恐怖或太调皮,就是没有适合小朋友的宠物。在故事的结尾,a cute dog被送到了,孩子最终找到了一只合适的宠物。像这种故事情节性很强的绘本,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就不要过分纠结某一页中的生词。例如文中So they sent me a...giraffe. He(the giraffe) was too tall! I sent him(the giraffe) back.这一页的插图有一个单词fragile,如果学生不懂这个单词,其实也不会影响文本的理解;同理,还有So they(people who work in the zoo) sent me a...camel.这一页,插图中也有with care这个短语,如果孩子不懂,同样不影响全篇阅读的推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篇学习是针对故事情节比较强的绘本,有些绘本是需要通过细节来品读的,例如:I am a Bunny.这本绘本虽然只有十几页,但是里面所有的花朵、蝴蝶、树叶、动物等,都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色彩,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细研慢品。

(三)借图发挥,综合提升

英语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如果图片运用得当,那么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利用绘本自身的图片来进行课堂导入是最常见的做法。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展示绘本的封面,让学生观察封面上的图片,说一说、聊一聊封面的内容、文字和细节,先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观察细节,理解信息:绘本故事发生的场景,人物角色的手势、动作、表情,鼓励学生综合说出人物角色的具体情况,故事情节。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图片来描述故事,让他们重新排列图片,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例如:牛津树分级阅读Stage 1 Floppy Floppy,这个故事适合低年级初学者,语言很精简,全书只有Oh, Floppy! No, Floppy. Floppy, Floppy!几句话,通篇只有一个词Floppy, Floppy也是这条淘气调皮的狗的名字。那我们在教这本绘本的时候,就不要把重点放在语言学习上,而是通过观察图画场景的变化,从几个角色动作、表情、手势变化,领悟出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这个绘本故事没有在图片上拓展,那基本就没有可以教授的内容了。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拓展:看看这只淘气包Floppy制造了那么多麻烦事,但书中的主人公们仍然不讨厌、嫌弃Floppy,依然很喜欢Floppy。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过猫、狗或者小兔子、小乌龟呢?这些小动物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一旦养了它就要对它负责,保护它哟!

(四)JIGSAW阅读模式

陈晓堂先生提出课堂上的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图片环游为主要活动,教师给学生讲绘本;另一种则是以JIGSAW reading(拼图)为主要活动,学生自主读绘本。而结合笔者一线教学经验,则更倾向于JIGSAW阅读模式。JIGSAW阅读模式主要教学环节是:热身→导入→JIGSAW阅读→学生自主讨论→朗读→输出活动。笔者以王蔷先生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领先阅读——X计划》第二集的第五个故事Pickles’ New Home为例,具体阐述如何用JIGSAW阅读模式进行绘本教学。

Re-reading阶段:

出示图片,通过猜谜语、观看仓鼠视频导入。

While-reading阶段:

Step 1 把这个故事分为三个小片段,注意这三个小片段的意思是相互独立的。

片段1:Pickles has a new home. In you go, Pickles. Cat and Ant... Now Cat and Ant(the boy and the girl) can go in!

片段2:Ant can go up. Ant can spin. Now Cat can spin.

片段3:Cat and Ant are dizzy. Shhh! Time to go! Pickles falls asleep.

Step 2 将学生分为六组,每小组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故事卡片,每位学生都会拿到不同的故事卡片。

Step 3 分组讨论,了解彼此的故事,然后将它们拼凑成一个合理的故事。

Step 4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顺序进行小组讨论。

After-reading阶段:

1. 同伴合作,分享故事。It’s time to share each other. Anyone likes to share this story with us, volunteer?

2. 展示读故事。Who’d like to share this story with one of your friends?学生可以任意邀请朋友去读,并将书放在展台上读书,这也是为了让下面坐着的学生可以边看边听。展示中如果孩子有读错的地方,教师会带领孩子们再次听录音,纠正读音。

3. 拓展训练。如果学生学得既快又好,教师就引导他们进行拓展训练。

六、 结语

在英语绘本课堂教学中,其实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是学生学习不够深入,对绘本的理解和语言内化还无法达到应有的程度,老师就迫切要求让学生输出,这种情况下输出效果必然不理想,反而会打击师生的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取过于简单和表面化,对绘本的整体理解不够,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开发和发展;三是学习活动设计过于单调无趣,甚至有些教师误以为只要让学生反复跟读即可,机械操练词汇和句型,脱离阅读教学与语言学习。学生小组和个体活动较少,参与程度较低,互动程度较低,主要是老师对班级的互动。笔者在文章中也是浅显地分析了英语绘本研究的现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出绘本选择的三大原则以及如何进行绘本教学的策略,由于文章篇幅有限,陈述的例子尚不详细,希望对各位一线教学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猜你喜欢

语篇新课标绘本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绘本
绘本
绘本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