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①

2022-03-22任云青车昌燕游荷花郝广萍梁小婷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汾阳032200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免疫学医学思政

任云青 车昌燕 游荷花 郝广萍 梁小婷(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汾阳 032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针对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讲授、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课程教学团队提出“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学设计,从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教学改革,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通过成长带来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利用免疫学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1 “1233”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1 教学设计理念“1”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3”个教学环节:是通过线上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忙”起来、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多元化教学活动使课堂“活”起来、实践教学让学生“做”起来;“3”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1233”的理念是理念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产物。

1.2 教学设计 课程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价值塑造3 个维度设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的6 个方面,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和SPOC 线上学习、翻转课堂、实践教学3 个环节,明确医学免疫学各知识点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核心素养实现的路径,构建了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融入体系(表1),以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医德高尚、救死扶伤、敢于担当、献身医学的接班人。

表1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融入体系Tab.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system of Medical Immunology

2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2.1 提高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学习上海“课程思政”经验,认真集中研讨问题、集体备课、专题讨论“课程思政”,充分挖掘课程内容和各教学环节的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路径,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提高了教师课程育人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2.2 采用SPOC+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 医学免疫学共47 学时,包括线上SPOC 11学时,翻转课堂25学时,实践教学11学时。

2.2.1 线上SPOC 教学 医学免疫学在智慧树教学平台开设SPOC,线上共设有17 章课程资源,包含知识点视频(75 个)、试题库、案例库、拓展阅读库、中英文名词检索库等。在各章节知识点视频录制中将表1中设计的课程思政元素及核心素养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课前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课前利用SPOC 资源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发布开放式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新冠疫情期间,重症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未学习免疫学时,学生可能认为是新冠病毒本身致病作用导致的,通过课前发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课程资源、互相讨论、查阅资料探讨患者死亡的原因,促进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来到翻转课堂。同时,利用李兰娟院士等专家“逆行而上”致力于救助重症患者、程薇院士攻克新冠疫苗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专家勇于担当、献身医学的精神。在免疫学领域有众多的诺贝尔获得者,如抗体、补体、MHC 的发现等等,教师团队将这些诺贝尔获奖的科学实验过程从设计、假说、验证、动物实验、临床应用等过程进行重现,制作成视频,让学生不仅懂得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而且懂得其中蕴含的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扎实基础。

2.2.2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如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基于案例式学习(C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小组交流PPT 分享、辩论、头脑风暴、小组互评等,如在超敏反应章节,课前提供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肾小球肾炎、肺结核等临床案例,课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班分为4组,每组学生均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每组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PPT 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对质疑的内容进行提问,讲解的学生或者同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回答,同学们有时会为辨明一个问题引发激烈的辩论,教师此时发挥其引导和把控作用,答疑解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要对角色表演的同学进行评分,教师针对同学们在角色扮演,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给予提醒、纠正,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基础知识,还能感受到基础知识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作为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学会与不同角色沟通的技巧,培养其作为医者的责任感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因此,在各种讨论课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均得到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渗透在专业知识的培养过程,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过程。

2.2.3 实践教学 医学免疫学实验共11 学时,因课时有限,教师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如移液管的使用等课程预先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和考试,然后再进入实验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如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淋巴细胞分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化学免疫测定等学习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并学会如何做,每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基本操作,并根据操作规范程度进行评分,学生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地报告和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对实验结果提出质疑,创新思维,分析不同结果可能的原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卫生的清理、用品的整理和维护,协助实验教师进行实验室的管理等。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也学会尊重教师劳动的成果,珍惜和爱护自己学习的环境,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到提升。

2.3 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为促进学生成长,医学免疫学教学评价过程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SPOC 平台视频学习、讨论答疑、章节测试占总成绩20%,翻转课堂中的课堂表现、平时提交的作业、综述占10%,对思维导图、角色扮演、PPT 汇报出色的同学进行奖励,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占10%,这些过程性评价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激发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途径,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主要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医学免疫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3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本课程教学改革直接受益者有我校2018 级~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星对2019级347名同学进行调查,333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本课程的总的满意度达94.3%,课程考核满意度达94%,教学模式满意度达85.9%,教学内容改革满意度达84.3%。

3.1 师生价值观同步升华[3]教育者先受教育。在共同讨论、挖掘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和各教学环节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教师团队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随着课程思政元素的不断凝练,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其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学会了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医生。

3.2 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升 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场所,而是成为学生主动式学习、互助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阵地,SPOC 平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测试、相互讨论答疑,翻转课堂上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制作PPT,课后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提升,实践课上锻炼操作技能,自主创新,这些改革的举措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导演”,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互助式和讨论式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4]。

3.3 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医学免疫学教学评价的改革,将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构建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全面深刻、及时灵活的可持续评价[5],其既注重标准又注重过程,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判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符合人的多元智能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因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互交融,可以及时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以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长期受其影响将会形成一种习惯,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但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又不宜过高,如果过程性评价过高,同学们可能会轻视期末终结性评价,导致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够。因此,全过程多元教学评价,相互补充,结果与过程并重,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系统总结、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心,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了协同效应,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免疫学医学思政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