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2022-03-22钱静

江西教育C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幼儿

钱静

摘   要:为了契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提升幼儿的认知思维,幼儿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借助于环境的设置和渲染,巧妙地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设置科学化、具体化、可操作的游戏实施路径,凸显课程游戏化的真实魅力。本文提出要巧妙利用环境,开辟游戏区域;遴选投放材料,凸显游戏精神;了解游戏质态,助推游戏能力。

关键词:幼儿   课程游戏化   实施策略

儿童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与人交往的,喜欢玩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为了契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提升幼儿的认知思维,幼儿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借助于环境的设置和渲染,基于幼儿的实际状态和能力,巧妙地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设置科学化、具体化、可操作的游戏实施路径,凸显课程游戏化的真实魅力,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

一、巧妙利用环境,开辟游戏区域

每所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是不一样的,班级教室环境也是与众不同的。对于本班的儿童来说,共同的游戏区域不仅仅是将原本的区域直接“拿来”,还要进行巧妙的创设。在具体设置幼儿的游戏区域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则入手:第一,凸显儿童化,让游戏区域贴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第二,凸显生活化,将生活场景和资源还原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三,凸显课程化,游戏并不仅仅是毫无目的的玩乐,还要强化游戏的育人功能。鉴于此,区域性游戏可以根据游戏方式和游戏内容的不同,进行多样划分,比如益智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表演区,教师要处处从幼儿本身的需要入手,尽可能地释放每一个空间,让每一个角落都发挥出游戏的育人价值,提升整体环境的运用效率。

其中,游戏区域的认知,动静分离是相对合理的安排。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对于自身言行的控制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将游戏动区和静区分割开来,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样可以减少幼儿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幼儿能够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与游戏。同时,动静分离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就在于空间使用最大化,幼儿拥有了相对专一的活动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能够巧妙地运用空间,促进区域之间的作用融合。

游戏区域的设置要基于儿童立场。幼儿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體。任何教学行为的实施、教学内容的研制、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将幼儿放在最中间的位置。因此,我们对于区域游戏活动的设置,就需要基于儿童立场。因此,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幼儿,心中有幼儿,要能够站立在儿童的基本立场下,始终将幼儿推向游戏活动的前台,将幼儿的需要放在首要考量的位置上,可以通过观察和聆听的方式,了解和洞察幼儿的需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与幼儿一起交流、探讨,一起设置属于他们的游戏区域。比如,班级中的区域该如何划分,设置哪些板块,挑选怎样的材料……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听取幼儿的意见。这时候,很多幼儿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可以将阅读区和美工区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自然区要离水源较近些。教师可以将自身设置的理念和想法,与幼儿提出的意见进行交融和调整,从而创设出开放、自主、安全和多元化的环境。

二、遴选投放材料,凸显游戏精神

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而言,开辟和创设游戏区域,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在于要选择投放在游戏区域中的素材。这些素材的投放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些器具,所选择的素材要契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保障其趣味性、互动性、多样性,这对于提升幼儿参与游戏、学习课程知识的整体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广泛收集、合理筛选素材。课程游戏化的素材应该尽可能源自幼儿的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发动家长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路径,广泛且有目的地从生活中收集资源,也可以针对一些废旧用品进行合理的改造。在收集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授,区别出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哪些是有毒有害的;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清洗和消毒的过程中,并尝试着针对素材资源的不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本着发展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依据不同年段幼儿的认知特征,有序、分层进行活动,将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真正与幼儿内在的活动需要整合起来。

其次,要把握投放时机。幼儿在区域性课程游戏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兴趣表现,又体现出怎样的认知状态,这些都需要借助于具体的观察来了解,同时细致深入的观察能够为教师调整、配置材料提供反馈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自主设置契合游戏实际的观察记录表,紧扣不同的契机,选择不同的投放方法。其一,合理增添。即便再有趣的材料,时间一长对幼儿来说也会失去吸引力。为此,教师要能够根据幼儿实实在在的游戏情况,适时地补充相应的素材。这些及时添加的活动素材,不仅保障了课程游戏的新鲜感,也不断地更新了课程游戏的难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曾经设置了迷宫类型的游戏,一开始投放的材料都是以纸质的平面迷宫为主,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升,总是重复这些素材就难以激活幼儿的游戏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提供全新的认知素材,比如水管、绳子及一些废旧的纸箱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原始经验和认知需要,逐步提供富有层次感的材料,促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取全新经验;其二,必要删减。游戏材料的投放不能完全是做“加法”,也要有计划地做一些“减法”,比如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材料,就应该根据游戏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删减。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小黄和小蓝》时,为了营造出与绘本主题相关的情境,教师就有意识地在美工区域减少其他颜色的材料,将更多的三原色材料和相关的玻璃纸投放在游戏区域中,让幼儿在游戏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三原色的变色规律,从而为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奠定基础。

三、了解游戏质态,发展游戏能力

教师要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对幼儿的真实状态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对幼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在获取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手资料时,也能够从不同的维度了解幼儿的游戏状态。可以是用自己的双眼直接观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聊天了解他们参与游戏的具体表现,也可以利用其他幼儿的评价了解游戏合作的状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比如,美工区和建构区的游戏,都是相对复杂的实践操作,如果生硬地指导或传授经验,幼儿就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平行合作的方式,通过一些示范性的方法,对幼儿的角色进行指导;也可以通过游戏参与者的角色,与幼儿一起表演,并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指导;还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材料来指导幼儿的实践性活动。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幼儿教师一直都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即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新授内容的层面上,而评价则是可有可无的。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埋头拉车,还需要时不时地抬头看路。只有有针对性地了解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我们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所有的教学进行相应的反思和调整。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每一次区域性的课程游戏之后,都要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了解、评价与沟通,组织幼儿一起交流游戏的感受和体验,并对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取的成绩进行有效反思,从而提升幼儿游戏的实际经验,激发他们再次进行游戏探索的内在动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对游戏环境创设、内容设置、实施推进等不同的维度进行有效反思。

参考文献:

[1]沈敏燕.家园共育理念下的多元沟通渠道[J]. 教育, 2019(40):66.

[2]冯凯.教育也需要借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1):19.◆(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闸上幼儿园)

1604501186349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